《都市》2025年第2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乙巳新春,AI爆火。而生活的驟變不應湮沒“回歸”的清醒。
王虎山的短篇小說《拱極門》,以女大學生龍依晨和“雙拐黑衣男”的對話展開敘述,以浸潤著城市底蘊的歷史文化氣場,托舉平凡中堅守、高蹈而蓬勃的靈魂。龍依晨在考取大學之際遭遇生活變故,同班時得到她真誠幫助、離校謀生后仍對她深懷感念的男主人公,全力以赴代她照顧母親,其間愛的火苗在內心深處愈燒愈旺,與龍依晨大學期間隨波逐流的草率戀愛形成強烈對照……情節跌宕、反轉之間,有著對家庭、婚姻及世風、世相的嚴肅觀照,男主人公處變不驚的篤實擔當,令小說貫注了沉穩的氣質和強健的筋骨。他甘做幕后憨厚情種,忠于所愛、傾心付出,更能在危難之時見義勇為,并坦然承受命運的拷問……拱極門上,男女主人公完成了最終的自我療愈、精神洗禮,貫穿始終的懸念在此刻張力十足。龍依晨回歸故鄉的選擇,伴隨著對生命價值的反省,與男主人公的守望相助珠聯璧合。古老城墻上有寬厚的氣息可以貼靠,故事中升騰著穿透歲月的傲然與從容。承受當下社會問題的一代人,回歸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精神傳統和對厚土、大愛的信仰,這樣的故事不妥協、有擔當。男女主人公似乎難抵愛情終點,但究竟是怎樣的情感如此深刻地打動了我們?
張彤的中篇小說《金玉良緣》,反省著落花流水般的人生段落。“我”與海珊大學畢業后回到島城做了同事。中學時代“我”曾暗中表白,工作之后二人彼此依賴,活潑的生命,自然生長的愛情,這原本是故事可以扎根的地方,然而貌似水到渠成的愛情,卻像中了魔法般一次次斷線。細細品味,這條縱貫首尾的線索觸及了多重痛點。有口皆碑、心高氣盛的海珊受制于職場移花接木、暗渡陳倉的手段,憤而離鄉出國。名韁利鎖拆散了“我”的愛情。行業技術更迭來勢洶洶,原有業績與經驗迅速“貶值”,所有爭強好勝都遭遇釜底抽薪,這也沖淡了“我”對愛情的自信。最深一層失落源于人格退化、性情無著。曾負鴻鵠之志的海珊雖在京城立足,但終究受縛于“滄海一粟”之倦怠,再次面對“我”的愛情時已變得猶疑、恍惚。更為不堪的是,“我”對愛情從未煥發出奮力一搏的生命沖動,這種軟弱、含糊的人格在當下頗為典型。是誰奪走了重啟愛情的信心?節骨眼兒上,AI給出的研判著實扎心。呼喚“回歸”,還是墮入不問前程之混沌?
王大燁的短篇小說《火麒麟》,意味指向網絡時代的阿Q。網絡游戲“火麒麟”吃掉了“沒腦子”的王浩,而處心積慮設下鴻門宴、一雪前恥的馬高杰也并非贏家。人性深處的塌陷令人窒息,我們該如何擺脫魔性,回歸童真?
遲牧的短篇小說《像水一樣溫暖》,寫少年對母親的追思、緬懷。在永不言棄的探尋中諦聽母愛永恒的召喚,在生命的極限處涅槃重生。有誰還能解得這種原初完滿的感情?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目錄
太原故事(短篇小說)
拱極門 /王虎山
創作談:生活是文學最好的老師 /王虎山
中篇小說
金玉良緣/張彤
短篇小說
火麒麟/王大燁
像水一樣溫暖/遲牧
名家隨筆·祥夫說
隨筆五章 /王祥夫
創意·閱刊
創意寫作視角下的期刊小說品鑒(之二十五)
窺探每個人物的情感秘密/張敦
小說語言的地方性問題/子禾
散 文
蟬鳴陋室/孫遠剛
啞笛/劉照進
寒號鳥與魚刺/劉亞榮
自囚與放逐/江錦靈
我與真菌/一問
評 論
略談蔣殊散文的主觀性敘事風格/石國平
都市詩歌
冬日的大地(組詩)/徐禎霞
滇西之行(組詩)/文博
一生去丈量的光明(組詩)/化塵
一些詞,匯合于枝頭(組詩)/伊雪
短詩點評——特邀點評人:王立世
我為什么娶她/彭先春
麥子/冷眉語
狹小/高粱
秋天裹藏了私心/朵拉
它世界/左右
獎狀/何壯遠
藍刺頭/溫秀麗
觀魚圖/孟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