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北京文學》:在篤定創新與敏銳開放中前行
    來源:文匯報 | 師力斌   2025年02月21日21:23

    文學是人學,當DeepSeek沖擊波來臨時,許多人使用后發現,AI寫作還是不能跟人的寫作相比,它完成聲音模擬、圖像生成、學生作文、論文大綱、規范公文還成,但寫一首詩或者小說,還是浮皮空泛,套路堆砌。人的心靈、人的精神最為復雜、最難以量化,最豐富又最美麗,而文學最長于對此的探索,這也正是文學千百年來吸引人之處。《北京文學》偏于對復雜人性的真摯表達,是一杯暖胃的冬日咖啡,或者一絲入懷的春日細雨。文學有文學的方式,潤物無聲,文學的愛好者即使在天涯海角,只要一紙在手,便可靜心品味雙向奔赴的美妙。遙想1980年汪曾祺先生發表在《北京文學》的短篇小說《受戒》,接文學史流韻,開文壇風氣之先,靠的并非一時一地的火爆得勢,而是文字獨特的生命力,靠的是文學潤物無聲的力量。當年《受戒》并沒有獲獎,正像杜甫并沒有被殷璠選入收錄開元天寶間詩選的《河岳英靈集》。1981年他獲獎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授予他的《大淖記事》。

    今年恰逢《北京文學》創刊75周年。回顧歷史,或許可以這樣說,如何理解北京、書寫北京,一直是《北京文學》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它開拓前行的動力。新歲瞻望,萬象更新。今年《北京文學》將一如既往繼承老舍、汪曾祺等前輩編輯的優秀傳統和辦刊理念,關注現實,謳歌時代,心系人民,以更加寬闊開放的辦刊思路和高品位的作品為廣大讀者奉上優質閱讀大餐。

    一如既往關注名家新作,推出了海外華人作家陳河《盧默夫婦》,短篇名家劉慶邦有關進城系列的新作《京京爺爺》,以及王蒙先生的散文《文學和語言的魅力》。一如既往推出新人自薦欄目,推出詩人趙汗青有關《千里江山圖》作者、繪畫天才王希孟的中篇處女作《希孟之死》。

    《北京文學》目前設有“名家開篇”“佳作力推”“現實中國”“新人自薦”“天下中文”以及詩歌欄目。這里簡要介紹下三個新欄目,“新北京作家群”“到世界去”和“星群”。

    近年來,北京文學的創作非常活躍,無論是北京本地的作家,還是外來的作家,或者是外來多年已在北京扎根的作家,單人單篇很難反映首都文學全貌。有鑒于此,《北京文學》決定推出一個專欄,從相對總體的視角連續展示北京文學的新經驗、新敘事、新面貌、新氣質,“新北京作家群”應運而生。早在四十年前,汪曾祺先生就提出“北京作家群”的概念,他在《北京文學》1985年第6期《祝愿》一文中說,“北京文學的興旺和北京作家群的形成是分不開的,北京作家群,現在大家都已經說得很順口了,最初提出,大家還有點含含糊糊,怵怵惕惕,怕這和宗派、‘小圈子’扯在一起。這種顧慮逐漸消除了。北京的作家有相當雄厚的實力,這是事實。”

    “新北京作家群”專欄自2023年第一期開辟以來,已經編發了孫睿、古宇、杜梨、張天翼、西元、馬小淘、常小琥、劉汀、毛建軍、徐則臣、彭敏等22位作家的24部作品,引起廣泛關注,并成為首都文學近年來重要的文學現象。作家劉恒在欄目開欄導語《緩慢而必要的進步》一文中寄語各路語林勇士,“在海量信息的圍困之中,靜心書寫是一種突圍,靜心閱讀也是。本刊的新欄目以‘新北京作家群’命名,在這面樸素的旗幟之下,各路勇士們將提供進取心和創造性的證明。我期待文章內外的人彼此坦誠凝視,透過文字領略孤獨之筆滴落的心血,以及那些遙遠而陌生的目光里流淌的心聲。”作家李洱說,“新北京作家群”的出現應該是首都文學界、文化界的重要現象,很值得關注。

    新北京作家群正引起學術圈的關注。北京作協、北京評論家協會先后召開專題研討會。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同代人沙龍2024年開年第一期便將沙龍的主題確定為“新北京作家群的寫作指向”。批評家楊慶祥的《新北京作家群寫作:空間、視野和問題》、徐剛的《“新北京作家群”:總體性消失之后的文學圖景》兩篇理論文章提出了精彩的見解。

    “新北京作家群”是一個空間上的概念,又大于這個空間,有鮮明的地域性指向,又大于這個指向。它總是大于我們的言說和想象。復雜性、開放性、流動性,反倒是新北京作家群的特色。與老舍、沈從文、汪曾祺、王朔等京派、京味作家相較,他們置身于新北京復雜、開放、流動之中。石一楓說,北京最大的特點就是復雜。孫睿說,個人很難把握北京,尤其難把握“今天”,因為“明天”下一秒就到來。杜梨說,我至今也沒太搞懂北京,我也把握不住北京或頤和園。恰恰是作家們都提及的這種復雜到難以把握的北京帶給當下作家以無窮的吸引力。不斷出現的個性化書寫、敏銳的觀察、獨特的經驗,都令人心動。他們寫下了這個三千萬人的大都市中一些小人物的打拼、奔忙、背影、側臉,每一個動作、表情、飾物,都有了超越性意味,那是這個大都市的打拼、奔忙、側臉、動作、表情、飾物,剛剛走過便消失,卻令人不忍忘懷。當我們把這些文本放在一起,就發現了與此前的京派、京味文學敘事的不同。我們每個人身處于一個巨大的潮流中向前,無法全顧,但這是歷史的瞬間,大都市的側面、時代的表情,是能激起共鳴激活記憶震動良心的,這便是它的價值。“新”和“北京”是欄目希望突出的兩個關鍵詞。

    2025年是“新北京作家群”開欄第三年,新年第一期推出作家劉汀的中篇小說《富貴如云》,一部令人興奮的、地道的“新北京文學”之作,刻畫了一個“新北京人”富貴哥形象,既熱情仗義又不著調,“有心有肺、有情有義的神經病”。第二期是徐皓峰短篇小說《神速》。徐皓峰屬于典型的跨界高手,他的老派武俠傳奇中,顯露出極其嚴苛的文字潔癖,六千字文比六萬字文還要豐富。相信他寧缺毋濫、一個字都不多寫的語言風格,即使匿名放在當代作家中都是可以一眼辨認的。古宇的《形莫如就》將老莊哲學與大廠潮涌有效聯結,繪就一幅劇烈市場競爭中苦苦掙扎的職場心電圖。“新北京作家群”欄目中比比皆是這樣跟蹤時代、描摹人心的佳作,在《北京文學》創刊75周年華誕之際,我們還將編選推出《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選》并舉辦相關活動,對該欄目進行階段性總結、研討。

    《北京文學》始終關注文學潮流和動向,核心的思路是關注時代,思考現實。1988年發起的“偽現代派”討論,后又推出的“新體驗小說”,1999年聯合發起舉辦的“盤峰詩會”等。2025年開辟“到世界去”專欄,也立意在此。立足首都,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是我們進入新世紀以來的辦刊思路。如何最大化挖掘北京的文學寫作資源,呈現文學的最新面貌是《北京文學》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近年來隨著旅游、貿易、文化交流等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到世界去已成常態,到世界去的寫作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種寫作已經沒有百年前的民族悲情,也少了上世紀80年代的東西文化秩序,更多的是自由、自主、平等的文化交流對話。作家張翎的走近非洲系列散文正是這樣的典型文本。自2024年第十期開辟專欄,至2025年第二期,張翎共發表五篇散文,顯示了強大的創作能量和精致的漢語水平,是近年來我讀到的跨文化交流的最精彩的文本之一,除了對非洲肯尼亞獨特的地理面貌,人文風情,生活習俗,百態諸相,特別是大草原上動物遷徙的零距離觀察體驗,還容納了更多的文化政治的思考以及對人性的思考,是不同文明接觸的最直接、最生動的記錄,已經遠遠溢出了文學。2025年第二期發表禹風的紀實《六月入巴黎》,同樣以一個優秀作家獨到的眼光來打量我們從媒體和新聞中碰到過千百遍的巴黎,是到世界去的出色的田野調查,是走向世界的生動記錄,也是跨文化交往的極佳個案,兼有文學、思想、學術、文化等品質。到世界去,不光是看,還有想,不光是遇見,還有反思。

    “到世界去”欄目其實是《北京文學》幾十年來“現實中國”紀實欄目的升級版,只不過視野更開闊,思想更豐富。作為首都的文學陣地,我們向來將跟蹤歷史發展大事、重大建設成就、前沿科技成果以及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養老、醫療、教育等焦點熱點問題作為稿件重點。2025年第二期發表龔玉的《證明的迷宮》,以一位退休老人辦理出國手續遭遇的種種難題的親身經歷,呈現對社會問題的密切關注。

    培養年輕作者不遺余力。《北京文學》幾十年來專門開辟了“新人自薦”欄目,發表年輕作者的小說處女作。三年前又開辟“星群”欄目加大對年輕詩人的發現培養。

    中國是詩歌大國,詩歌也是我們文學長河中最為燦爛耀眼的門類,百年來的新詩在體制革新后爆發巨大創造力。上世紀80代詩歌輝煌之后,詩歌雖然失去了轟動效應,但仍然是相當活躍、敏銳的領域,藏龍臥虎,生生不息,借助新媒體傳播手段,偶有爆款,流傳廣泛。為展示新詩活力,發現新詩人才,我們從三年前開設“星群”欄目,旨在短平快推出有才華的年輕詩人,縮短稿件排隊時間,打破論資排輩發詩歌的慣性,加大對年輕詩人的發現推介力度。每期二十位左右詩人,每人一兩首詩,每年推出約250位詩人。編輯們對此非常用心,專門召開編輯會,集體推薦年輕詩人,從中擇優遴選,發現了趙汗青、王徹之、陳丙杰、謝健健、拓野、王年軍、賈想、加主布哈、張小末、陳陳相因等一批年輕的寫作者,他們站在百年新詩巨人的肩膀上,又有著年輕的不羈的活力和創造性,其寫作令人興奮,展示了操持漢語的豐富性和創造力。

    此外,我們還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國內三十余所高校的文學社團攜手共建書香校園活動,培養大學生閱讀興趣,發現文學新人。發揮資源優勢,依托北京文學期刊中心《東方少年》,從青少年小作者抓起。堅持自然來稿審閱制度,注重從中遴選優秀作品。

    在這個新媒體稱王、自媒體泛濫的時代,傳統紙媒的流傳遭遇巨大挑戰,但紙質文學仍有不可替代的原創性和生命力。在圖像視頻喧囂包圍中,一夜走紅或一鍵走紅顯然不是我們的目標,優秀的文學能陪伴我們靜下心來,發現那些在角落里安靜行走的書寫者,在風雨間歇里記錄的眾生,推出那些寂靜明心或者滄桑掙扎的文字,并帶給我們心心相印的情感共鳴,這便是文學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系《北京文學》執行主編、評論家)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91视频国产精品|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的精品99精品66|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四虎8848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