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筆架山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梅潔  2025年02月25日08:28

    位于遼西走廊的歷史名城錦州,北依千古圣山醫巫閭山,南臨渤海的最北端錦州灣,蜚聲海內外的人文自然景觀吸引了世間無數訪客游人。

    2024年金秋10月,幾位探尋遼西走廊文化的作家,來到了渤海西海口。我是第一次看到浩瀚的渤海,驚喜自在心中!

    陽光下舉目望去,眼前是水天相接的茫茫大海。而在這煙波浩渺的大海之中,突兀地屹立著一座小山峰,它的形狀很像筆架,又像是一座萬噸游輪擱淺在淺海之中。遠遠望去,似筆架如游輪的小山隱沒在彌漫的煙云之中,白云在山頂上輕輕飄過,如薄霧如輕紗。海島小山并立三峰,兩低一高,面對萬頃渤海。

    導游說,那便是錦州筆架山了。

    天下叫“筆架山”的山巒有30多處,唯錦州筆架山,從古至今被譽為“筆鋒插海”。而最令人驚異和矚目的是這座海中小島通往海岸有一條時隱時現的“海路”。人們稱這座寬約9米、長約1600米的海路“天橋”,也叫“天路”。

    這條神奇的“天路”并非一條真正意義的道路,而是隨潮汐起伏,時隱時現。退潮時,這條海底之路就會慢慢露出來,仿佛一座天路架起,游人可以走路上島。漲潮時,海水將天路淹沒海水中,不見蹤影。

    我們到達時已是午后,不遇漲潮、退潮,只見這條海底之路半隱半現,它仿佛是一具臥海的神龜,脊背裸露于淺海之中;更似一條巨型的蒼龍在海中逸游,蜿蜒著龐然的鱗體,一頭銜山,一尾掃岸。

    我們走向海灘,走向天路。這條路并不那么好走,遍地是砂石海蠣子,非常扎腳。許多趕海拾貝的游客,一邊走一邊開心地玩水、撿拾海貝。到達海邊,我們乘上快艇,直奔海中筆架山。

    登上筆架山,山上綠樹成蔭,花草遍地。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用石頭筑造的山門,向南走一段路,就是呂祖亭,它的形狀像兩層小塔,亭外有二十幾級石階。傳說這是呂洞賓“八仙過海”小憩之處。再往前走,五母宮就到了,它是一間有五尊女佛的屋子……真沒想到,一座海中面積僅4.72平方公里的小島,竟然有著一座豐富龐雜的古建筑群。人們依次由山門、真人觀、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往上攀登,直達山頂三清閣石樓建筑群。

    我在五母宮平臺前眺望大海,晴空萬里,海天一色。渤海灣波平浪靜,陽光燦爛。山下的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白色的浪花四處飛濺。葛藤樹貼壁垂海,三角梅艷紅映天。

    筆架山最令人驚嘆的是山頂的三清閣,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石結構建筑,矗立在筆架山上不著一釘一木的花崗巖石樓建筑群,和閣內造型奇異的漢白玉石刻造像群,令人嘆為觀止。

    三清閣以花崗石仿木結構建造,通高26.2米,層層疊疊,望海而立。六層清一色石料建筑,飛檐挑角,壁畫門神,全部為石雕。一至二樓兩層拱形石門窗上,全都雕刻著具有歐洲建筑藝術元素的精美浮雕和紋飾,石雕匠人的精湛技藝在這里一覽無余。閣內各種神佛道雕像全部為漢白玉石質,面目端莊,衣紋流暢,栩栩如生。

    而在這數百件石刻藝術作品中,最匪夷所思的,應是修建在三清閣最高層上的巨型盤古石刻造像。盤古是古代中華各民族崇拜的創世神,在古老的神話故事集成《山海經》中,就有了盤古神的原型——“視為晝,眠為夜”的鐘山之神。筆架山的盤古神像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海上盤古像,也是中國文化中最為奇特的一尊盤古造像。多少年來,這座迎風破霧的神秘石像,面對大海,默默地守望著錦州灣的碧波清浪……

    集樓臺、寶塔、角亭于一體的三清閣,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上乘建筑。該建筑是以道教建筑為主體,集佛、道、儒、伊斯蘭多種宗教與民間諸神信仰文化于一身的建筑與雕刻世界。

    在海風習習的山頂,你會不斷發出詰問:是誰在這個小小海島上建造了如此龐大的石頭的藝術世界?這些成千上萬噸的石頭是怎么運到這海中山上來的?這些多神藝術造像匯聚一閣的文化淵源來自何方?

    下山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座真人觀,距山門約百米。觀塔文字注明是筆架山開山道姑玉清真人朱潔貞的陵寢。墓觀通高4.7米,觀基為正六邊形,整個建筑端莊、洗練。真人觀附近還有一座形制相同,但體量較小的石塔,據說是朱潔貞三徒弟高明霞的陵寢。

    導游的介紹回答了我第一個詰問,原來就是這位道教龍門派十九代傳人玉清真人朱潔貞帶領弟子和一眾石雕藝人修建起了筆架山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等龐大的海上建筑群!朱潔貞是錦西縣(今葫蘆島)人,幼年出家。1939年,朱潔貞羽化,她的弟子賀保江、孫金言為她修建了這座真人觀以示紀奉。

    為尋找修建龍門派道教圣地之所,朱潔貞走了很多地方。光緒庚子辛丑年間(1900年-1901年),她來到了筆架山。筆架山是海中小島,常年經受海風吹襲,以致原來島上磚木結構的廟宇建筑都已破敗坍塌。為了建立永久性的海上道教圣地,朱潔貞決定在島上建筑不用一釘一木,而是用純石材建筑和漢白玉石像雕刻。建造之初,朱潔貞即對負責工程的弟子孫金言說:“筆架山是一只船,能讓所有的善男信女同舟共濟。在筆架山的最高峰建三清閣,就好比在船上立起桅桿,更有天橋通向大海的彼岸。登上筆架山,更上一層天。”

    自此,這一位有信仰的女子從海上天橋走來,走向了大海中的筆架山,幾十年劈波擊浪,寒暖不計,饑飽不知,不屈不撓完成一種使命。感嘆中我問導游,建造如此規模宏大的建筑群,資金如何籌集?

    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民國時期的錦州醫生孫金言,一個是亂世中的北伐軍人賀寶江(也說赫寶江)。

    孫金言在朱潔貞去世后,招募來一批有高超雕刻技藝的民間石雕藝人,經過十年的努力,至1948年,終于完成了包括三清閣、呂祖亭、太陽殿在內的石樓建筑群和幾百座漢白玉組成的石刻造像群。而厭倦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混亂時局的軍人賀寶江,于民國六年(1917年)偕妻來筆架山避難清修,后來,又把自家大量的土地和財產變賣成12.6萬元大洋,全部布施筆架山修筑三清閣。他的夫人后來不幸在島上病故,他便出家當了道士,道號赫明樂。

    個體生命的螢火之光亮了、滅了,都在滾滾紅塵之中。今天的我們,并不了解朱潔貞、孫金言、賀寶江更多人生與命運的故事,但他們留在錦州灣海島上的龐大建筑群,作為獨特的文化遺產,無言無聲而被世代觀覽、簇擁。早在1988年,三清閣建筑群就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正如錦州民俗專家所說:“建筑是凝固的歷史。錦州灣的海上小島建筑,是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奇跡,也是那段歷史文化留在錦州大地上的一個投影。”

    走出筆架山山門,只見3米多高的山門橫額外側題字“光耀家國”,內側題字為“重道親德”。導游說,這是當年主持修山的賀寶江所寫。也許,這正是一個曾經厭世絕望的人內心深處真實的聲音。

    要告別了,回眸錦州灣那條通往海中小島的蜿蜒天路,天路那頭仙境般縹緲的小島,小島上形似筆架的三座并立的山峰,我倏忽一驚:那莫不是當年三位修山人寧靜的守望?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91精品国产免费|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99精品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