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呈現南京文學歷史脈絡與空間體系—— 打卡“南京文脈”展 漫步文學之都千年畫卷
從東晉時期形成的山水詩派,到南朝宋元嘉年間設立的中國第一個文學教育和研究機構——文學館;從明代成為江南文化的中心,到2019年成為世界文學之都……千年文脈,浩浩蕩蕩,綿延不絕。正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展出的“南京文脈”主題展,從不同維度出發,立體全面呈現南京文學的歷史脈絡與空間體系。
時間為軸 展現南京文學璀璨星光
雖然是工作日,參觀人員仍是一撥接著一撥。走進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特展館,即可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南京氣息。
在地勢險峻的群山之間,展板上的“南京文脈”四個大字飄逸靈動、遒勁有力,顯現出傳統書法藝術的獨特韻味和美感,更突顯出南京自信大氣、兼容并包的氣質。
文學塑造了這座城市,而南京獨特的山川形勝又在歷史演變中形成了不同文化區域,有以鐘山、臺城、覆舟山、玄武湖為中心的帝王陵寢文化區域,以秦淮河、長干里為中心的士庶聚居冶游文化區域,以及以烏龍潭、石頭城、清涼山、隨園為中心的名士隱逸唱酬文化區,鑄就了南京華貴蒼遠、旖旎脫俗和清幽雅逸的文化性格。
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抒懷吟唱、激揚文字,創作出不朽名著。群星閃耀中,展覽通過一個個可感可知的經典意象,清晰呈現出南京的文化脈絡。
“六朝文學為南京抹上了古典的金粉與魅惑的色澤,以及散淡瀟灑、風流而瑰麗的氣息。”跟隨“南京文脈”策展人之一王明亮的指引,記者在展覽中看到南京城市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吳都賦》《文賦》《搜神記》《世說新語》等著作的出現,不斷托起六朝文學的一座又一座高峰。
六朝文學對孕育唐代中國文學的空前盛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唐宋元時期的南京,吸引了眾多詩人墨客流連于此、懷古詠嘆,成為人文薈萃之地。這時期的南京雖然遠離政治中心,卻因“金陵懷古”這一文學母題而升華為寄托民族精神的心靈所在。
到了明代,南京更是成為江南文化的中心,吸引無數詩人文人在此留下一篇篇佳作。在此基礎上,文學出版、評論等也得到進一步的繁榮和發展。南京由此成為當時的創作中心、評點中心和出版中心。
中外對比 以獨特樣貌融入世界文學
在南京綿長的文化血脈中,時間是一個觀察角度,人與城的關系也是一個觀察角度,將它放在國際視野中進行考量,又是另外一個角度,展覽即通過多個維度打開南京豐富的文學歷史。
《吳都賦》誕生的同一時期,西方的羅馬帝國開始出現跨越國界的拉丁語文學,成為歐洲多國民族語言文學的淵源之一。干寶在東晉都城建康完成了《搜神記》的創作,開古代神話小說之先河,其中董永與織女、東海孝婦等故事,成為后世眾多文學創作的靈感來源,而同時期的北歐神話也已經成型,開始以詩歌形式在多地口頭流傳。
在對比中進行觀展,讓人對展覽內容有更直觀、更全面的認識。
如果說中國的詩壇是一片高原,那么唐詩無疑屬于這片高原最為輝煌的高峰,在唐詩以境界之闊大、風格之奇偉大行其道時,同時期的歐洲也在走浪漫風,浪漫的騎士詩在歐洲非常流行,《特洛伊傳奇》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湯顯祖一生與南京有著不解之緣,曾創作出《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作為與湯顯祖同時期的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創造出同樣精彩的文化瑰寶。時至今天,學界常常將他們二人相提并論,進行對比研究。
18世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世情小說《紅樓夢》問世,這部泣血之作與南京之間有著極其深厚的情緣,差不多同一時期,歐洲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受《趙氏孤兒》啟發寫出《中國孤兒》。
王明亮表示,讓中國的燦爛文明融入世界文學城市大家庭,將更有利于大家了解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增進對中國、對南京的了解。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展覽在作常規性的介紹之余,也不斷更新。2023年底,位于中華門外的西街遺址發現的長干古城,將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年,展覽中即介紹《吳都賦》中有“長干延屬 飛甍舛互”的描述,這是“長干”作為地名最早見于文獻的記載。
有趣互動 沉浸式感受作家筆下的萬千世界
“一往情深、鳳毛麟角、琳瑯滿目……從《世說新語》可以發現好多成語和典故?!薄妒勒f新語》中有大量和南京有關的人物與故事,為后世研究魏晉風流提供了優秀史料,展覽突出互動性,讓人在觀展中可以沉浸式讀到不一樣的南京。
記者抽出一塊“一往情深”展板,就可看到有關介紹和故事。原來,這個成語和東晉時期一位叫桓伊的音樂癡迷者有關,桓伊擅長吹笛,人稱“江左第一”,因為對音樂太癡迷,當時住在秦淮河邊烏衣巷的宰相謝安感嘆,他對音樂可謂是“一往情深”。
“鳳毛麟角”背后同樣站著一位有名的才子,名叫謝超宗,是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靈運之孫。新安王的母親逝世后,謝超宗寫了一篇悼詞,宋孝武帝讀后大加贊賞,稱贊說:“超宗殊有鳳毛?!倍镑虢恰敝f則是出自《北史》:“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p>
典故“琳瑯滿目”則出自烏衣巷,有人去拜訪太尉王衍,還遇到了王戎、王敦和王導在座。在另一個屋子,又見到王詡和王澄。出來后,他對人說:“今日太尉府一行,觸目所見,無不是琳瑯美玉。”
為了讓游客在觀展中獲得別樣的體驗,展覽不止一處特別設立了互動裝置。其中,“測測你的詩人氣質”通過一定的科技手段,幫助經過的人們了解自身文學素養,同時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在此過程中,人只要站到一塊屏幕前,屏幕上方置有一攝像頭,裝置捕捉到人像后,屏幕里立即在其頭頂提示是什么氣質,包括左思風力、萬事莫愁、學優登仕、冰心玉壺,等等。
《韓熙載夜宴圖》相傳為李后主命畫家刺探韓熙載家宴以觀其志之作,畫中描繪了南唐朝中官員歌舞行樂的場面,為后世留下了李煜詞中所懷念的金陵城中真實的生活場景,展覽中逐一還原出畫中場景和器物?!赌隙挤睍拔飯D》以明代南京的繁華市井生活為藍本,展覽帶著觀眾,通過民俗畫面感受古代文人的創作環境。
此外,借助烏衣巷、浦口火車站等文學地標,人們還可以沉浸其中,與古人同呼吸,再次感受他們筆下的萬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