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家庭劇重構真實生活
當“套路化”劇情已經再難吸引觀眾觀看時,“反套路”劇情為影視劇創作打開了新窗口。17日,家庭輕喜劇《180天重啟計劃》在互聯網平臺上線。該劇聚焦代際溝通、重組家庭、青年啃老等社會議題,以荒誕戲碼映射現實困境,展現家庭關系的矛盾與和解。
家庭劇作為最貼近觀眾生活的影視類型,長久以來因“婆媳矛盾”“學區房焦慮”“婚姻危機”等套路化敘事陷入創作瓶頸。今年春節檔“黑馬”短劇《夫妻的春節》,短短幾天內觀看人數就超過一億人次,目前播放量已超5億次,凸顯了該劇的熱度和話題度。“反套路”家庭劇為何受到觀眾青睞?以《夫妻的春節》為例,該劇的魅力不在于“反轉”本身,而在于對生活真相的勇敢觸碰。該劇主創表示,不同于傳統的家庭劇,該劇在貼近生活之余,在劇情設置上有不少創新之處,其新穎的故事設定打破了傳統的家庭觀念。比如一對年輕夫婦在過年回家時遇到了父母的婚姻危機,兩位男主角聯手開啟新年追妻計劃,試圖挽救即將破裂的婚姻。這個情節既搞笑又有溫情,展示了當代年輕人面對家庭問題的態度和方法。劇中還涉及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如春節期間的離婚潮。這些劇情都反映了當代社會夫妻關系面臨的挑戰,包括經濟壓力、價值觀沖突等難以回避的問題。
“反套路”家庭劇的崛起,反映了影視劇創作者從“制造沖突”到“發現沖突”的創作觀迭代。《180天重啟計劃》導演李漠執導的都市劇《我在他鄉挺好的》,在劇本創作階段曾采訪數百名“北漂”青年,聚焦“合租尷尬”“隱形加班”等痛點,因細節真實引發共鳴。此次執導新劇,李漠繼續堅持“尊重真實”的創作宗旨,希望借助這部戲為觀眾提供改善家庭關系溝通的參考 。由此可見,“反套路”家庭劇的成功密碼,不在于刻意追求“驚掉下巴”的反轉,而在于其對真實生活的創造性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