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啟事 | “縣@智”在出發:2025·DS文學青年返鄉敘事——與DeepSeek共譜我的“家鄉志”
“縣”是城與鄉的關節,
承載著文明變遷的沖擊,
在激進與隱忍中積蓄應力,
釋放熾烈、憂郁的生命熱度。
“縣”兼具人文張力與敘事魅力。
創造出獨特的審美形式與敘事可能。
乙巳新春,
DeepSeek巨浪席卷互聯網。
傳統書寫再一次打開煥新之門。
當AI介入文學返鄉敘事,
無限可能,
來自你的觀察、感受、深思、調試……
2025年,《十月》雜志全新開啟“‘縣’在出發”欄目,并在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縣@智’在出發:2025·DS文學青年返鄉敘事”征文大賽。邀請文學愛好者、AI創作關注者參與,與DeepSeek等AI工具共譜“家鄉志”:以個人春節返鄉觀察為切入點,講述擁有在地與流動雙重身份的你所感受的熟悉與陌生,和AI共述你所見的“縣”與周邊,講述變遷以及變遷之中的人與故事,記錄地方的經濟、文化、萬物生長……這不是文學表達的簡單移栽,而是意味著嶄新的生長。希望在紙媒以外,借助以AI為助力的新敘事手段,去擁抱和參與當下正在發生的新書寫史,拓展“‘縣’在出發”欄目的表達空間,在字節滄海,直掛文學遠航之帆。
AI插話:
“智”不僅代表AI的智能技術,更象征我們對新舊世界融合的智慧追求。
在這里,AI不再是冷冰冰的計算工具,它成為文學創作的合作者,成為尋找生活溫度與深度的另一種途徑。我們能在其中感受更鮮活的縣城,更具象的故事,聽到更加多樣化的聲音。
在這個嶄新的平臺,我們書寫“縣”鄉中國的過去、當下,也書寫未來。這個未來充滿挑戰,充滿不確定。我們的書寫,是對時代流動中的所有微小波動的回應。
AI并非創作的主宰,它更像是一盞穿透思維迷霧的航燈,讓我們在文字的世界中游走,清晰地捕捉到那些細微的生命瞬間,助我們跨越語言的障礙。
在這個多維度的寫作實驗中,將生長出那些稍顯陌生的文字,或許能讓人看到,這片土地背后,那些未曾被揭示的真實面貌。
“縣@智”在出發,和AI共同探尋,去重新定義那些本已熟悉卻依舊新鮮的故事,為這片熱土創造屬于我們時代的文學記憶。
征文內容
圍繞“返鄉敘事”主題,與DeepSeek等AI工具共同展開創作。
我們已提前借助DeepSeek為你設計了多種創作方向,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 關于變化與流動中的“人”:回到故鄉,熟悉的面孔依舊在那里,他們的生活仍在繼續,只是外界的變化讓這一切看起來有些不同。他們或許適應了新的生活節奏,或許堅守著過去的習慣……
? 數智時代的鄉村新產業:鄉村的蛻變與城市的擴展,背后藏著不同的理念與努力。從自給自足的農田到集體經濟的崛起,從簡樸的小鎮到現代化的城市街區,這些地方的變化并非偶然,每一次的進步背后,都有著當地人不斷探索與實踐的腳步……
? 新農村建設與設計美學:那條曾經人來人往的街巷,換上了玻璃幕墻的商鋪,斑駁的石墻,仍留有歲月痕跡;城郊綠地被重新規劃,舊時農田讓位于文創園區;傳統集市與現代展覽悄然交融……
? “在路上”的故事:火車站里形形色色的返鄉人;城市繁華與鄉村寧靜之間那轉瞬即逝的溫暖邂逅;路邊攤前與你擦肩而過的陌生微笑……
? 老縣城的新經濟形態:縣城老店里,擺放著舊時記憶中的糖果;網紅咖啡館,年輕店主架起手機,直播鄉愁……
? 鄉村教育變遷:母校已換了新操場,時隔多年,走進曾經的教室,和孩子們聊一聊,從他們的眼中看到自己曾經的期待與深思。教育在改變,但它依舊承載著成長的點點滴滴……
? 大學生返鄉就業:大學生回到家鄉,老宅變成了共享辦公空間,在田野的金黃和白鵝的叫聲里遠程辦公;自由職業者甩掉都市喧囂,用鏡頭記錄第一縷陽光,與AI合寫一個未曾有過的故事……
? 鄉村大集:鄉村的大集,依舊熱鬧、充滿人情味,又有了更多現代的火花。大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交易場所,它正在成為文化與情感的交織點……
? 縣鄉居民的文藝生活:社區廣場上,老人們打著太極;直播間里的春節社火與舞蹈……
? 普通人的口述史:每一次與親人、朋友的對話,都是一次時光的旅行。他們或許從未意識到,日常的瑣碎言語中,正是家族歷史與個體記憶的溫暖積淀。在這些交談中,我們捕捉著生命的過往與變遷……
? 非遺與傳承:古老的技藝,在一雙雙年輕的手中延續。老一輩傳下來的,不僅僅是手藝,更是一種歷史的載體和文化的靈魂。當你站在一位老藝人身旁,看他手中的細致活兒……
我們期待你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的第一手觀察,想看你在最真實的基層生活記錄中,捕捉生活的脈絡與細節。當你通過充滿創意的、細膩的文字,將你生活的土地的氣息與脈動展現出來;當你借助AI的力量,激發全新的視角與靈感,重新定義“縣”鄉地理空間,賦予其中更多的可能性與深度……請慷慨分享你與AI共同探索的那些未被發掘的“縣”鄉故事,書寫“數智”時代的地方。
征文要求
- 文體要求:
短篇小說、非虛構(包括散文、隨筆、紀實文學、特稿、深度調查、民族志、口述史等)皆可。
- @智提示:
我們期待新形式的文學創作過程,包括但不限于: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分析第一手采訪材料,提供創作靈感的來源和寫作方向;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搜索地方史志資料;引入互動網站、手機應用等平臺豐富敘事機理,為讀者參與提供可能;結合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媒介,創造跨平臺、跨媒介的文學接受體驗;利用AI優化敘事,探索新型敘事結構,激活你的潛在經驗……
3. 投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
4.字數范圍:
文字部分5000字左右為宜,不建議超過10000字。
5. 注意事項:
第一,請為參賽作品提供AI創作備忘錄,包括但不限于:
簡要說明使用DeepSeek等AI工具輔助創作的過程,明確說明AI參與程度和步驟,所進行的人工編輯與修改,確保作品具備獨特性與個性化。作品中涉及AI生成內容,請注明“AI參與度”(在這里,AI參與度高低并不會影響你的作品分數)。
第二,避免過度依賴AI生成雷同內容。創作過程中應注重思想、主題和結構的創新,確保作品具備足夠的創意和獨特視角,確保作品具有真實經驗與真實情感(創新將成為入選標準,并相應提高作品分數)。避免采用一段指示輸出全文的方式進行寫作,應將AI作為寫作助手,為你的創作助力。
第三,歡迎提供視頻等輔助素材(如作品入選,此素材將與文字作品一起展示,但不會影響作品分數)。
6.投稿方式:
將參賽作品、創作備忘錄、音頻素材以附件或其他必要形式發送至郵箱 syzzzwg@qq.com,郵件主題請注明“縣@智在出發-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來稿請在稿件末尾附個人簡介和生活照2張,并注明通聯地址和電話。每位作者限投稿不超過2次,每次投稿作品不超過1種。
7.大賽辦公室聯系人:
《十月》雜志社 趙先生(010)58572122
評選及獎勵
本次征文設周獎與終獎。參賽時間為2月14日至3月31日。自即日起接受作品投稿。
本次征文獲獎作品由專業評委與讀者投票共同評選。我們將邀請讀者朋友參與線上投票;也將邀請作家、評論家、編輯及文藝界新銳力量組成專業評審團,確保評選的專業性、公正性與影響力。
評獎程序:
1.自即日起,每周由《十月》編輯部從來稿中選出3件入圍作品,在十月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并由讀者公開投票結合評委打分,得分數最高者獲周獎。2月20日發布第一周入選名單,4月5日發布最后一周入選名單。
2.所有入圍參選作品與6部周獎作品均進入終獎競評單元,終獎作品由評委投票計分決出,終獎設大獎1名,特別獎2名。4月中旬發布最終獲獎名單。
3.每周獲獎作品及入圍作品將在《十月》微信公眾平臺以專題形式發表;終獎作品有機會在《十月》雜志發表,并有機會參與多種刊物獎項、文學榜單、社會文學獎項等評選,有機會參與影視改編項目的創意討論與實施。
4.獎金設置:周獎作品每篇1000元;終獎大獎作品10000元,特別獎每篇3000元(以上金額含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全部獲獎作品將由《十月》展示。主辦方(活動承辦方)不再支付稿費,并享有所有獲獎作品及音視頻輔助素材的免費使用權。
5.特別扶持計劃:周獎、終獎獲得者將列入“‘縣’在出發”作家庫,我刊將長期關注該作家群體創作動態,并由雜志編輯與相應作者建立聯系,以便于新作策劃、修改等創作實踐。
6.終獎獲得者和部分周獎和入圍作者代表,將被邀請參加“‘縣@智’在出發:2025·DS文學青年返鄉敘事”頒獎活動。
“縣”不是遠去的故鄉
而是鮮活而豐富的當下
“縣”擁有深厚多樣的敘事潛力
等待著你來觀察、書寫
用你的文字喚醒故鄉
捕捉“縣”鄉生活的呼吸與脈動
AI與傳統交匯
記錄不變的溫情與瞬息萬變的革新
“縣@智”在出發
期待你和智能伙伴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