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詞與物的歧途
    分享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李國華  2025年02月19日08:21

    寫詩最大的困境,或許是詩人總在面臨詞與物的歧途。明明物是那么新,轉換成詞卻那么舊;又或者詞已經是那么新,物卻是舊的。黃遵憲說:“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胡適說:“詩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讀黃遵憲的《今別離》,錢仲聯用的是讀懂典故才能讀出詩味的老法子;讀胡適的《蝴蝶》,廢名以為它所以是新詩,在其詩思,不在其語言。真是欲舊反新,欲新反舊。

    黃遵憲的《今別離》共四首,分詠輪船、電報、鏡子和時差,物是何等的新,這新也是詩人真正的詩情蕩漾所在,詞卻是何等的舊,襲用的乃是古樂府《今別離》(一說《古別離》)的形式。試讀其中詠電報的一首:

    朝寄平安語,暮寄相思字;

    馳書迅已極,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書,又無君默記;

    雖署花字名,知誰箝緡尾。

    尋常并坐語,未遽悉心事,

    況經三四譯,豈能達人意?

    只有斑斑墨,頗似臨行淚。

    門前兩行樹,離離到天際,

    中央亦有絲,有絲兩頭系。

    如何君寄書,斷續不時至?

    每日百須臾,書到時有幾?

    一息不相聞,使我容顏悴。

    安得如電光,一閃至君旁!

    詩中對電報這一新的物反復描摹、詠嘆,離情早成承載新物的舊框子,陪襯而已。以抒情主人公面目出現的敘事者,先是表達對電報媒介功能的不信任,質疑其不是“手書”,沒有“默記”,中間多經轉販(“況經三四譯”),不能“達人意”;接著又對陌生的事物進行歸化處理,通過“只有斑斑墨,頗似臨行淚”的比喻賦電報以抒情主人公能夠理解的形式,然后展開新的聯想;而接下來對于發送電報要用到的電線,卻當成極為熟悉的事物了,以“思”入“絲”,通過諧音的樂府詩技法,表達了電報之迅捷仍抵擋不了如電的思念之情。也就是說,對于電報這一新的物,對于其帶來的新的信息傳遞方式和感情表達方式,詩歌表達了兩種相互矛盾的態度。詩人先是將電報作為新的難以理解的物來寫進詩中的,但大概是為了表達“別離”這一難分新舊的主題,后來又將電報作為日常經驗完全已經理解的物來寫進詩中。這種前后矛盾的情形,如果不加細察,就會有陳三立“以新事而合舊格,質古淵茂,隱惻纏綿”的推崇,而完全不顧詩人在新舊之間左右支絀的情狀了。

    通觀全詩,詩人表達的都是對電報傳遞信息和表達感情方式的不信任,最后一句“安得如電光,一閃至君旁”更是試圖越過一切媒介的阻攔,仿佛只有零距離才能心心相印似的。李白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那種心物無間的感覺,在這里算是消失殆盡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被陳三立許為“質古淵茂”的《今別離》恰恰是古今有霄壤之別的表征,《今別離》骨子里有可能是極新的詩。至于說“有可能是”而不說“是”,則是因為黃遵憲不但沒有設法真正地“我手寫我口”,如“電報”之類的字眼都不讓在詩中出現,而且極力貼近古樂府的寫法,費盡心力。這意味著在詞與物的歧途中,黃遵憲的詩歌寫作分裂成兩個部分,一隨詞行而擬古,一隨物行而趨新,陷于自我交戰且不可開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可能極新的詩,確乎是值得陳三立推崇的極舊的詩,二者間并不矛盾。

    順著黃遵憲的詩歌原文來看,“尋常并坐語,未遽悉心事,況經三四譯,豈能達人意?”四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電報作為中介的質疑,而且表達了對語言(“語”)的質疑,“心事”是不容易通過“并坐語”而相互知悉的。心事不可言傳,只可默會,或者語言是心事從彼到此要走過的最長又最不可靠的通道,類似這樣的觀念在古代中國也不算罕見。在黃遵憲的詩歌中,重要的是電報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本是負有穿破障礙和建立信息橋梁以助益交流的物質中介,卻被當成不可靠的異物來對待;而其對待異物的方式,又不是努力發掘異之為異的所在,而是以熟化異、以舊納新,將難以歸化的物以歸化到舊的語詞的方式歸化完畢了。

    不過,這不是在重復胡適提倡白話文之后對黃遵憲《今別離》的批評和排斥,視其為糟糕的詩,而是要導向這樣的一些思考:如果一個詩人已經敏銳地感覺到新的物了,他在怎樣的程度上生產出新的詞來是恰如其分的?恰如其分是否可能?他需要生產出新的詞,或者他能夠生產出新的詞嗎?漫長的詩歌史告訴我們,詩人總是想生產出新的詞來的,而且也總是生產出了新的詞,即使是在沒有新的物出現的時候,也總在生產新的詞。那么,將問題化約一下,也許該思考的是如何恰如其分?夏曉虹曾對黃遵憲的《今別離》青眼相加,贊譽滿滿,而對后起的仿作頗有微詞,甚至譏為下流,也許在夏曉虹看來,黃遵憲已經做到了恰如其分。如果是這樣,就會有一種危險,即詩到黃遵憲所能代表的“詩界革命”足矣。

    然而,事實是詩仍然在變化,而且后起的詩與黃遵憲的詩相比,可謂大相徑庭。即如被夏曉虹譏為下流的譚澤闿詠模特詩“歡憐通體嬌,為歡緩結束。恣歡寫真態,寸寸在歡目”,雖形似子夜歌,而實在吟味賞玩現代生活;目光是充滿肉欲的,仿佛是來自封建的淫猥,然而現代不正是解放欲望而充滿欲望的嗎?在這樣的變換路徑中,胡適的《蝴蝶》倒貌新而實舊了,一切還是“發乎情止乎禮義”的樣子,不太像是詩人胡適的真性情;至少可以說,胡適通過《蝴蝶》的寫作不是“關不住了”自己的欲望,而是“關住了”自己的欲望。原初的詩人胡適的面目不太清晰,我們所見的乃是一個被精心修飾過的詩人胡適。所謂原初的物,倒也未見得就是新的物,關鍵是要在詞中獲得新鮮感。例如廢名重新闡釋過的李商隱的詩和溫庭筠的詞,或者馬雁喜歡的李白的《天山月》。尤其是李白的《天山月》,開頭兩句“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月、山、云海皆非新的物,而且是亙古如斯的舊物,但經李白的詞一表達,就仿佛月、山、云海都為人所初見,是原初的樣子,新鮮得不能再新鮮了。這也就是說,物總有原初的一瞬,如果詞抓住了或者透過時間的重重障壁發現了那原初的一瞬,物在詩中即是原初的物,詞也就歷久彌新。詞之新舊無妨,物之新舊亦無妨,要緊的是詞與物的關系是新的。但這只是就已成舊詞舊物的狀況而言,并不是當新的物出現時,反而以舊的詞進行表達的借口。相比于林庚《滬之雨夜》、戴望舒《雨巷》、卞之琳《車站》將新物做舊的處理,更值得欣賞的是卞之琳的《道旁》:

    家馱在身上像一只蝸牛,

    弓了背,弓了手杖,弓了腿,

    倦行人挨近來問樹下人

    (閑看流水里流云的):

    “請教北安村打哪兒走?”

    驕傲于被問路于自己,

    異鄉人懂得水里的微笑,

    又后悔不曾開倦行人的話匣

    像家里的小弟弟檢查

    遠方歸來的哥哥的行篋。

    廢名激賞此詩不僅詩意新鮮,取譬新鮮,而且語法新鮮,“驕傲于被問路于自己”新鮮的倒裝語法關聯著蝸牛卷曲的形態,具有某種以語法來表達象征的意味。連語法都是新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詞與物的確在新的維度上達成極重要的契合。但像《道旁》這樣的詩,也只可偶一為之,不可模仿,不可重現,一旦模仿或者重現,其新鮮感就將喪失殆盡,詞與物的歧途就會顯現。所謂“點鐵成金”之類的技法,在現代的詞與物關系中,大概沒有太大意義吧。因此,“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樣的古典佳話,在現代是不可重現的。新的物應接不暇,每一瞬都是最后的一瞬,哪里有時間去反復錘煉和鍛造新詞呢?新詩之難以像古詩那樣具有古典氣息,似乎也不一定就是毛病吧。

    對于現代的波西米亞人來說,家是馱在身上隨身游走的。這種嶄新的經驗,作為詩歌需要去用詞來捕捉的物,大概也像卞之琳《道旁》詩所表達的那樣,有著神秘的、不可究詰的意味,歸宿不清,路途不明,要建構怎樣的詞與物的關系呢?也許只有一再地誤入歧途。歧途倒像是詩人真正的回家的路。有太多的詩人像黃遵憲一樣,臨歧彷徨,最終老馬識途,回到熟悉的王國里休養生息。但是,誰敢一空依傍,始終在歧路彷徨呢?“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作者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10|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9|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99这里只有精品66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州日韩精品专区久久久|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精品第100页|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精品日韩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97福利视频精品第一导航| 99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d动漫精品专区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