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跳出“虛焦”書寫,真實城市在網絡小說中凸顯
    來源:光明日報 | 金方廷  2025年02月17日09:04

    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與中國城市化進程緊密相連。中國網絡文學成長于中國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時期,隨著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網絡文學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的數字河流,悄然成為連接城鄉社會、跨越時空阻隔的文化橋梁,流淌進每一個渴望故事的心靈深處。

    與此同時,網絡文學對中國過去幾十年間高速城市化進程,作了富有文學想象力的呈現和展演。從網絡文學創作來看,絕大多數將故事時代定義為“現代”的網絡小說,都傾向于選擇以城市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過去,網絡小說書寫城市的特征之一,在于以首字母代號的方式(如“S城”“N城”)指稱城市,以便營造與現實有“距離感”的想象空間。但近來越來越多的小說開始跳出對城市的“虛焦”書寫,選擇讓現實中的真實城市在網絡故事中現身,而一旦城市以其真實名稱在小說中出現,便意味著網絡文學開始將現實中的城市視作具象刻畫的對象,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質成為小說敘事加以著力表現的內容。

    網絡文學參與“思考城市”的優勢,在于其慣于使用“平視”的方式,去觀察和描述一座座人們生活其間的城市。不同于描摹“廣普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高密度的城市)和宏大建筑景觀的鳥瞰視角,網絡文學在不自覺的狀態下,以貼近城市地表的“觀看”眼光,展現當代中國城市內在豐富多樣的文化形態。這種“觀看”方式至少在兩個維度上使網絡文學拓展了城市書寫的深度和廣度:既能從微觀層面刻畫城市中存在著的各種有機“小世界”,也能透過講述城市與人的關系敘事,從宏觀角度展現城市發展背后的“大歷史”。

    尋覓帶有“市井煙火氣”的日常視角與地方風情

    在網絡小說中登場的絕大多數中國城市,通常都是集現代化城市景觀與地域文化景觀于一體的復合體。圍繞城市的雙重書寫,網絡作家將小說中出現的當代中國城市轉變為展演“現代”與“地方”有機辯證的場所,進而在這種辯證的文化關系中,富有創造力地嘗試為現代化中國城市尋覓帶有“市井煙火氣”的日常視角與地方風情。

    這方面的典型是一批以當代廣州為背景的作品。借用網絡小說《花都不熱氣》中的說法,廣州是一座“珠江新城高樓林立,老到的老廣味卻藏在舊區的街巷之中”的城市,而包括這部小說在內,由作者“瑞曲有銀票”創作的“廣府三部曲”,就是一組嘗試從“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中,持續挖掘、尋覓并重塑廣州“市井煙火氣”的作品。無獨有偶,在相當一批以當代廣州為敘事背景的網絡小說中,廣州都被塑造成一個現代與傳統有機結合的城市,這里既是為個體造夢的一線城市,同時又很有煙火氣。

    網絡文學擅長在故事中細致描摹“大城中的小世界”。“市井煙火氣”所指涉的充滿地方文化風情的城市日常生活,很少出現在充滿現代感的寫字樓和商場里,而總是被濃縮在城市各類老舊城區中。不少網絡小說取材于城中某個自成一體的微觀空間,可能是一個街區、一家舊式老店,也可能是三五個在舊城區內生活的家庭,隨后用白描筆法呈現獨特的老城肌理與居民的精神風貌。這些老城區、舊街巷,本身是城市社會內部形成的有機“小世界”,成為網絡小說用以再現城市地域文化的最佳場所。

    與鋼筋水泥森林迥然有別的“市井煙火”地帶,常為小說帶來許多新奇的閱讀體驗,更重要的是,這些“大城中的小世界”本身也傳遞著一些別樣的文化觀念和態度。一方面,這些老城區始終凝結著濃郁的城市懷舊情結。近期引起關注的小說《滬上煙火》,以改革開放時期上海為背景,在最有上海風味的弄堂生活的鮮活描寫中,注入大量帶有本土懷舊色彩的文化符號。可以看到,故宅、舊街和老城,不僅在建筑意義上表征著現代城區的另一面,在小說敘事所指向的文化意義上,它們也始終是城市記憶與“舊日美學”的情感寄托所在。另一方面,老城區中的城市社會在本質上是一類有機共同體,所以,“總是帶著一份不那么生硬的溫情”——這句話來自小說《廣府愛情故事》,這部小說置身于舊式粵菜連鎖酒店“章記”內展開,在有限時空中濃縮了大量廣州打工人的故事,表現出與現代白領生活截然不同的廣東市民眾生相。通過講述老城中的有機共同體,網絡小說描繪了一種溫情脈脈且令人心生向往的城市生活形態,這里充滿人情味,每個人在這里都會被包容。

    盡管網絡小說中出現的各種老城“市井煙火”經常內在地包含了一些確定的敘事構造要素,好比說在北京寫胡同、在上海寫弄堂、在廣州寫城中村,已經成為描寫這些城市的定勢敘說,引入方言寫作也成為大批網絡小說指認地域文化的必要敘事元素。這些城市書寫的特定視角和元素,也曾頻繁出現在經典城市文學中,但網絡小說書寫城市的優勢,也許正在于講述一種關注人際情感聯結的城市生活,從而讓城市成為帶有“爽感”的個人敘事得以合理展開的最佳場所。這種城市書寫至少雄辯地道出讓人“愛上一座城”的理由:高度發達的城市經濟,固然可以點燃人們對城市生活的向往,但城市內在的“煙火氣”才是讓人安心在此定居和生活的根本。

    在成長敘事中充分想象個體與城市的關系

    眾所周知,大量網絡小說以個體成長為中心構造敘事主線。通常,閱讀網絡小說中的個體成長故事會有極強的代入感。小說之所以傾向去關注個體“人”的命運,是因為關乎“自我”的意義模式與價值框架,需要借助文學想象的視野得到充分的論證和展開。具體到城市書寫,當文學充當了思考“我”與城市之關系的有效工具,就會演變為用小說來探討人們如何在城市中締造有意義的生活形式。因此,在敘事中充分想象個體與城市的關系,連同這種主觀感受強烈的敘事意圖,也就成了網絡文學城市書寫的另一個突出特點。

    許多小說都涉及長達數十年的城市化發展對城市及城市中人的改造。一部時間跨度近30年的短篇小說《枕中記》,改寫了“黃粱一夢”的經典寓言,在“夢中”濃縮講述主人公盧浩從“浦東新區剛剛設立”至今在上海的人生起伏,其間經歷了“第一波互聯網熱”“金融大熱”到“房地產黃金十年”等上海財經領域的大事件。小說用當代人經歷過的“今典”,重述了《枕中記》的“史典”,以點帶面地記錄下城市在過去30年間所見證的諸多風云變幻,個人命運就此成為這座城市的縮影。以北京為背景的都市傳奇小說《那年冬天什剎海沒有結冰》則借助“穿越”的情節,追溯北京什剎海到北海一帶在20年間的發展歷程,講述小說主人公周巢再度尋回城市認同和自我認同的獨特情感體驗。“穿越”讓小說主人公得以身臨其境地回溯這座城市的歷史,作為網絡小說里常見的情節,“穿越”也因此成為個體尋求精神與情感“回歸”的敘事裝置。

    不難看到,這些小說極力刻畫的是一座座處在發展和變動中的城市。這種城市書寫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共同的生活經驗所決定的,因為“我們”與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當代歷史同在,小說的讀者和作者都真實地感受乃至經歷著一座城市不斷自我更新的過去與現在。在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流中,小說的敘事時間與真實的中國城市發展進程發生了重合,聚焦講述個體人物經歷的網絡文學,也由此成為展演“個人”如何參與“城市大歷史”的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有相當一批網絡小說取材于城市更新的主題,有意識地展現這種“個人”成長與“城市”發展之間的“并軌”關系,塑造著人與城市的內在聯結。城市空間的改造重組早已是當代城市生活的一手經驗,例如短篇小說《穗城旮旯——城中村里的你和我》對廣州城中村“樊城里”轉變為“廣州最大的金融城”和“一處繁華地”的變遷作了細致描寫,這正是城市更新的魔力所在。網絡文學對城市更新主題更常見的處理方式,則是選擇把主人公設定為城市更新項目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如此一來,小說文本則成為圍繞城市更新的各種力量發生交鋒的舞臺。

    以舊城更新為敘事中心的網絡小說《他愿意》和《西關小姐》,不約而同地為主人公設置了身兼“舊城原住民”和“城市更新項目參與者”的雙重身份,個人成長的小說敘事,就此戲劇性地與“家”的改造聯系在了一起。在《他愿意》中,經歷了動員、投票、簽約、拆遷等重重“關口”,小說主人公王南方終于實現了事業與愛情的“雙豐收”。《西關小姐》則展現了一種樂觀而理想的城市更新愿景。小說主人公陳家嫻不斷把符合原住民利益的改造方案,引入“西關”老城的改造項目中,到小說結束時,“西關”老城的更新改造不僅有效傳承、保護了城市的歷史文脈,原住民利益也由此得到了維護。

    可以看到,網絡文學所講述的城市更新故事,從情感上看注定是糾結而曲折的,但網絡文學能夠透過這層復雜情愫,去講述一種個人因參與并經歷城市翻天覆地式的變化,從而迎向人生光明未來的都市愿景。盡管網絡文學里也時常能看到對城市現代性的多維度思考,但擺在小說敘事“前臺”的始終是聚焦于個人成長敘事的文學想象,于是網絡文學在不經意間搭建了一種人與城市“雙向奔赴”的關系。當城市發展的宏大歷史與個人奮斗的微觀歷史在此合一,這批聚焦于描寫個人成長的城市小說,也就為個人理解并想象中國當代城市與城市化進程,提供了一種帶有參與感和共情體驗的思想方案。

    網絡文學在二十余年間的迅速崛起,與中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進程交相輝映,共同編織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一方面,當代中國城市連同過去幾十年的高速城市化進程,都已經是網絡小說試圖去反映的現實素材。網絡文學不僅記錄了中國城市的長時段變遷,也映照著城市化進程在不同個體身上所激蕩出來的愛痛和悲喜,這使得網絡文學因此具備了在不同面向和維度上“雕刻”城市文化形態的潛質。另一方面,正如美國城市社會學家羅伯特·派克所說的那樣,“在創造城市的過程中,人類間接地、不知不覺地再造了自我”,當網絡文學不約而同地將敘事焦點定位在真實的中國城市,文學完全有潛力成為一種想象“城市與人”關系的建構性中介,深刻地促進城市不同群體間的認同和理解,也讓走向深度發展的網絡文學逐漸具備了嚴肅書寫的潛能。

    總之,大量植根于真實中國城市的網絡小說,顯然是當代中國城市文化多樣性的集中體現。網絡文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有態度地記錄著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城市的發展變遷,訴說著城市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溫情與夢想。在這個意義上,網絡文學見證并塑造著我們這個時代的光輝與傳奇。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天堂AV女色优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情侣大量精品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