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長是琴師
他一手創建的“心祖博物館”,被命名為自治區特色博物館,成為收藏新疆古老樂器全國第一人;他是頗有建樹的口腔科大夫,編著的語言工具書正式出版;在自治區音樂大獎賽中,他奪得非專業組都塔爾演奏金獎。
他叫王心祖,地地道道的兵團第二代。
一
剛剛20歲那年,他去了一個維吾爾族居多的小鄉村當知青。
勞動之余,王心祖發現,這里的男女老少非常樂觀,即便是挖渠這樣高強度的活。那時,村子里家家戶戶炊煙裊裊,伴著琴聲和手鼓,一幅鄉村夜炊圖牢牢刻在王心祖心頭。
維吾爾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這個小村落就是縮影。
與村民們朝夕相處,語言不通,你寸步難行。勞動間隙,極富語言天賦的王心祖如饑似渴地學習維吾爾語言。不久,鄉親們發現,這個知青點里最俊俏的小伙子,能用維吾爾語和他們打招呼、拉家常了。村里的麥西來普舞會上,他勇敢地上場了。
一個時期,熱瓦甫成了王心祖的最愛。村里的頭把熱瓦甫手,被王心祖纏的沒有辦法,就答應教他。僅半年時間,王心祖已可以端坐在村里的麥西來普晚會上。
回到知青點,伙伴們都圍上來問他,啥時候學會了熱瓦甫?王心祖神秘地一笑,回答道:天機不可泄露。
一雙漂亮的眼睛在王心祖身上瞄了好久了,他渾然不知。這雙漂亮的眼睛屬于村花古麗,她能歌善舞,聰明伶俐。直到村里最受人尊敬的大叔卡斯木走進知青點,說出原委,王心祖才恍然大悟。那一刻,王心祖滿臉緋紅。他的腦海里立即跳出父親——一位醫療戰線老兵的叮囑,打好事業功底為上!
古麗是個好妹妹,多才多藝,僅此而已,其他的,從來沒有想過。面對剛剛20出頭的王心祖的坦誠,卡斯木大叔格外高興,更加喜歡這個性格開朗、勤快利索、能歌善舞的知青了。
一紙通知召他回庫爾勒市時,兩年的知青生活結束了。
夜里,王心祖心里涌起無數感慨。720多個日日夜夜,最為刻苦銘心的,莫過于小鄉村給他的快樂。
王心祖不知,激情的翅膀就是這個時候,在熱瓦甫、麥西來普和維吾爾族村民開朗性格熏陶下,孕育而成并“嫩芽出土”,直到歷經風雨展翅飛翔。
二
主業——第二師庫爾勒醫院門診部口腔科主治醫師,他干的風生水起。
論文、專著、專利、科研獎項,一樣不差。當“第二師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的稱號落下,父親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父親、他、姐姐,同在一所醫院,一個典型的醫學世家正綻放著令人羨慕的花瓣。
可許多事,總是在順風順水時出現意外。領導在大會上痛批名利思想,那一刻,所有目光都對準他這個師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盛怒之下,王心祖將辭職字條送到主席臺上……
這年他42歲。悶悶不樂的生日,讓一家人都不爽。一把熱瓦甫被搖搖晃晃的兒子拿到王心祖面前。頓時,他的思緒回到了當年那個小鄉村——孕育他激情翅膀的地方。
熱瓦甫的旋律驅散了籠罩在全家人心頭的陰云。王心祖恢復了昔日活潑開朗的狀態。
王心祖口腔醫院落成。事業,在另外一個跑道上開始起步。轉眼間,就成為梨城庫爾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父親不再責怪他,姐姐不再埋怨他,同事們不再為他的醫術惋惜。
熱瓦甫旋律在家里響起,成了常態化。不僅如此,他還以薩克斯手的身份,頻頻出現在一些演奏場合。
他慶幸,自己毫不猶豫地躋身于知識青年行列,不然,激情的深刻內涵是無論如何也體味不到的。在一次父親老戰友的葬禮上,他的精神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禮。
那天,葬禮進行到尾聲,是讓親人和戰友們肝腸寸斷的時候。逝者是和父親一道,同是進軍新疆的老兵,幾十年戎馬生涯和建設歲月過后,留下的,就是這十幾枚軍功章和打著補丁的舊軍裝了。這些,是歷史的積淀,更是一路走來的逝者累累功勛的有力見證。現在,就要與逝者一道隨煙而去?
“不能燒!”王心祖從心里喊出了這個聲音。逝者親屬萬分悲痛地說:還是燒了吧,留著傷心……
王心祖說:叔叔的軍功章和舊軍裝不能燒!請相信我,讓我為你們保管吧……
這次葬禮后,王心祖小心翼翼地保存好逝者的遺物,開啟收藏紅色遺物之旅。
在庫爾勒殯儀館,經常有這種情況,在一些素不相識人的葬禮上,王心祖比逝者親人們哭的還傷心。焚燒遺物時,他就站在焚燒爐旁,將一些革命前輩的遺物搶回來。
有人對他的舉動很不理解,甚至挖苦。王心祖毫不客氣地回敬道:你不懂,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其實,8歲,他就收藏了一本油印歌本。這得益于母親影響。母親是地地道道的民間藝人。那時候,物質匱乏、生活艱苦,有收集東西習慣的母親,什么東西都舍不得扔掉。油印歌本后,可能用得著的東西,王心祖就存起來。連環畫、像章、獎狀、證書、缸子、樂器……
漸漸,王心祖的老革命衣物和用品收集工作得到社會理解和支持,一些家庭自覺自愿把物品捐贈給他。
十幾年下來,居然有幾萬件了。
2012年,經過7年的奔波,在一片鹽堿地上,王心祖建起了自己的博物館。
此時的他,瘦脫了相,面對親朋好友,他道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創建博物館,是為了讓所有的收藏品各自找到歸宿,讓紅色基因得到傳承,發揚光大。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展館,一代偉人的雕像、畫像、著作、照片達200多件,令人肅然起敬。
《革命紅色搪瓷缸》展館,印著各種口號、標語的搪瓷缸子達4000多個,令人眼花繚亂。這只是他收藏的40%,每只搪瓷缸子都是一段難忘的歷史。
《流金歲月》展館,分“團結就是力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 艱苦奮斗”“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向雷鋒同志學習”5個單元,主要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使用過的生活用品、生產用具等老物件,共計有550件。
在這個展館里,腳踏式縫紉機、木質臉盆架、木方桌、長條凳、老式鐵皮保溫壺、伸出長長天線的老式黑白電視機……利用實物與背景墻相結合,打造的懷舊生活場景勾起人們很多回憶。
夕陽西下,最后一批參觀者離去。疲憊不堪的王心祖一屁股坐在展館的臺階上,思緒情不自禁地回到了當年的那個小鄉村。既然是博物館,就應該盡量豐富多彩。樂器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新疆樂器更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為什么不把新疆古老樂器的收藏做起來呢?
這時,工作人員給他取來了熱瓦甫。他沖工作人員會心地一笑,手指在熱瓦甫上熟練地彈奏起來。幾乎,送走最后一批參觀者,他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迎來晚霞的。
三
自從那個小鄉村,給予了他關于維吾爾族文化,諸如語言、樂器、舞蹈等啟蒙和啟示后,他對激情一詞的研究從未放棄。他認為,激情來自文化,沒有文化底蘊的激情是蒼白無力的。他嘗試著,做了幾件文化大事。
1999年,一本《學廣東話不求人》的小冊子,引起在廣州某醫學院進修口腔專業的王心祖關注。他想,如果用這樣的方法編輯一本《學維語話不求人》和《學漢語話一點通》會怎么樣?
在那個小鄉村激發的興趣,特別是在華山中學兩年新版維吾爾語學習打下的基礎發揮了重大作用。王心祖用一年多時間將維漢速成口語叢書編輯完畢。為了提高叢書的發音準確率,王心祖多次到喀什找到當地十多位著名的維吾爾語專家請教。專家們觀點各異,使王心祖陷入了迷茫之中。怎么辦?冥思苦想多日,他茅塞頓開!維吾爾語應該也有中心語言,就像中華民族通用語言的普通話。王心祖以維吾爾語中心語,解決了發音問題,使叢書具有了一定權威性。
既然是學習工具書,就要像漢語字典一樣,方便學習,便于練習,好查找,好讀,好寫。王心祖沒有急于出版已經編輯好的叢書。而是數次往返于喀什、和田,訪談、求教、收集、整理書本里找不到的語言文字資料……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劍出驚天!2009年,《學維語話不求人》圖書出版刊號獲得批準,即將出版。
王心祖突發奇想,如果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維吾爾族長者題個詞,這本工具書豈不更有意義?說干就干!
叢書樣本輾轉反側,送到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司馬義·鐵力瓦爾地手中。沒想到,幾個月后,題詞居然出來了——
雙語學習是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理解、加強民族團結,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社會交際工具。為此,我們要拓寬視野,大力支持和推廣雙語教育,為提高各民族的綜合素質而努力。
2012年3月,《學維語話不求人》出版發行。沒想到,《學維語話不求人》和《學漢語話一點通》剛剛面市,就受各民族群眾的青睞,第一版4萬余冊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只好一次次再版,前后印刷五次,發行近20萬冊。
2014年9月,王心祖向塔里木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無償捐贈《學維吾爾語話不求人》7000冊;為新疆第四屆亞歐博覽會現場無償捐贈《學維吾爾語話不求人》8000冊。在現場,他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和新疆衛視的專題采訪。
在烏魯木齊,一對八十多歲的維吾爾族老夫妻對王心祖說:小伙子,我們翻譯過《紅樓夢》等四大中國名著和許多世界名著,從來沒有看到這樣詳細、實用、通俗、易懂的工具書,你解決了維漢語言交流的大問題啊,我們實在佩服你!
之后,王心祖又編寫發行了《游新疆說維語》、《速成維語對話》兩本書,深受各民族讀者的喜愛。
四
王心祖沒有想到,已經具有吉他、薩克斯、熱瓦甫等多種樂器演奏經驗的他,會在老師面前栽跟頭。
那天,他興致勃勃來到剛剛拜的都塔爾老師——巴州歌舞團樂隊隊長多力坤家,誰知道,多力坤只字不提都塔爾,居然從樂譜“1、2、3、4、5、6、7”教起。這讓王心祖的自尊心受到極大挑戰。
王心祖的臉上掛不住了,直言不諱地提出:多力坤老師,我不學1、2、3、4、5、6、7,我要學十二木卡姆!
多力坤看了王心祖一眼,隨之來了一番“炮轟”:知道嗎?你這是洗臉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淺。走路還不會呢,就想跑了?
王心祖一愣,心里如一團亂麻。
多力坤的“炮轟”在繼續:十二木卡姆是我們維吾爾族最老道的曲子,你知道嗎?十二木卡姆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維吾爾族的文化精髓,它包含了音樂、文學、舞蹈等各類藝術形式,表現了維吾爾人民絢麗的生活、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它曲調優美,豐富多彩,演奏技巧復雜多變,是我們最厲害的曲子,很難學會的,一般人是彈不下來的,專業人員都很難掌握。
王心祖坦誠地說:這曲子我非常喜歡,而且我非常喜歡維吾爾族音樂。我不是為了出名,我會認認真真學,好好學,一定會學好的,老師您放心吧!
多力坤沒有表態,但王心祖這番話的確有殺傷力。最終,多力坤把《十二木卡姆樂譜》給了他。
王心祖走了,多力坤搖搖頭對妻子說:這個王醫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沒有想到,王心祖早已從牛犢子,成長為一頭猛牛了。此時,他按照多力坤要求,先小心翼翼將《十二木卡姆樂譜》保存好。然后,沒黑沒夜地開始練了起來……
一天、兩天……僅僅一個星期,王心祖就可以彈奏了。
多力坤不可思議,對王心祖說:這還了得?你這徒弟我教不了……
雖然是玩笑話,多力坤還是認真教這個高徒。一年后,十二木卡姆的十二支樂曲,王心祖可以彈奏6首。多力坤在心里為自己的徒弟豎起了大拇指。
2000年,庫爾勒市維吾爾族音樂愛好者俱樂部成立。協會規定,每月聚會一次,通過演唱、彈奏,切磋技藝、交流經驗。
王心祖加入俱樂部很孤單,就他一個漢族。每次聚會交流時,總有人喊著:王院長來一曲,王院長來一曲!
起初,王心祖覺得沒有底氣,沒敢逞強。幾次后,俱樂部成員覺得他是不是濫竽充數?這可激怒了王心祖的自尊心。他操起都塔爾,撿最難的《十二木卡姆樂譜》來了一曲,演奏廳里鴉雀無聲,之后,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再聚會時,王心祖的獨奏成了一場壓軸戲。
可他并沒有滿足于此。
他打聽到,有位叫穆莎江·肉孜的國家級都塔爾大師,90多歲了,現在伊寧市居住。王心祖便想去拜師學藝,兩次專程去伊寧,都被拒之門外。
第三次去到伊寧,王心祖再次敲響了大師院門。家人給穆莎江·肉孜報告:還是那個年輕人,想跟您學都塔爾……
穆莎江·肉孜終于被王心祖誠意感動了,請王心祖進來。他上下仔打量完王心祖后,示意現場彈奏一曲。王心祖忐忑不安地彈唱起來,彈著彈著,深厚的功底回到手指上。曲調悠揚,指法嫻熟、流暢……
漸漸,穆莎江·肉孜隨著音樂打起節拍來,情緒開始激動。突然,他揮揮手,讓王心祖停了下來。握著王心祖的手:你這個徒弟我收了!
穆莎江·肉孜把壓箱底的歌譜翻了出來,遞給王心祖,語重心長地說:這是我一生彈奏最難的,也是最美的樂曲,你拿去練習吧!
隨著師徒之間的時光推移,穆莎江·肉孜對王心祖有了極高的評價。臨別前,他取出兩把最心愛的都塔爾,簽上名送給了王心祖。王心祖仔細一看,其中的一把琴已有120年歷史。霎時,王心祖淚沾衣襟。
以后的日子里,王心祖更加刻苦練習。每年,專程去穆莎江·肉孜家匯報演奏,直到老人家95歲離世。
這段師徒間的都塔爾情誼,被人們傳為佳話。
王心祖再次打聽到,新疆歌舞團有位叫阿不都·熱依木的國際都塔爾大師。他信心滿滿,一張機票飛到烏魯木齊。沒有想到,兩次專程拜師,都吃了閉門羹。
阿不都·熱依木認為:一個醫生,一時心血來潮,練練彈奏玩玩而已。
便讓學生送給王心祖一盤自己演奏錄音帶,打發了事。
王心祖將錄音帶小心翼翼地放進提包,打道回府了。
剛剛落地,朋友的電話就到了:這么難的曲子,你能練的出來嗎?
王心祖回答道:有難度,我王心祖才有興趣!
這天晚上開始,他戴著耳機開始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聽錄音,手里也跟著走。
五年過去了,王心祖居然把阿不都·熱依木錄音帶里的曲子彈奏了下來。成功那天,王心祖破例喝了一口酒。望著丈夫臉上蕩漾起的興奮,媳婦徹底放心了。
王心祖信心滿滿地來到烏魯木齊,可阿不都·熱依木依舊不露面。
采用迂回戰,終于打聽到了阿不都·熱依木侄女的電話。侄女被王心祖感動不已。在電話里對叔叔說:一個庫爾勒的醫生,五年時間,能把你的樂曲演奏下來,多么不易啊……
阿不都·熱依木以為自己聽錯了,問道:你說什么?是那個叫王心祖的醫生嗎?
侄女說:還能有誰呢?
第二天,王心祖叩開了阿不都·熱依木的家門。
阿不都·熱依木一點也不含糊,遞給王心祖一把都塔爾。王心祖知道,入門考試開始了。
彈著彈著,阿不都·熱依木坐不住了,直截了當地說:這、這?開什么玩笑!我這曲子已經創作十八年了,我們歌舞團樂隊的教授、專家,沒有一個人能把這首曲彈下來,也沒有一個人敢彈我的曲子。真不敢相信,我的曲子還真有人敢彈?
從這天起,阿不都·熱依木把王心祖請到家中,手把手傳授都塔爾彈奏的秘訣,熱情地講解自己創作樂曲的結構、情感表達意圖、演奏方法,王心祖得到了真傳。
一天中午12點多,王心祖的手機響了。
阿不都·熱依木急切地說:心祖,今下午四點,你趕到我家來,我有重要事給你說。
下午四點半,王心祖準時趕到阿不都·熱依木家中,倒茶遞水果讓座,這讓王心祖一時間不知所措。
阿不都·熱依木說:心祖啊,我招了五個徒弟。你是我唯一的,也是年齡最大的徒弟。其他的,都是博士和碩士,在國內外音樂屆有一定名氣。今天,我要把我所有的曲譜贈送給你,希望能幫助你的技藝提高,更希望你能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發揮作用,做出你的貢獻!
王心祖深知老師的用意,但阿不都·熱依木演奏的都是高難度曲目,目前能夠順暢地彈奏才七首。自己能擔得起這艱巨使命嗎?
按照慣例,王心祖匯報演奏。聽完演奏,阿不都·熱依木坦誠地對王心祖說:大徒弟,你是最勤奮、最用功、最有成效,也是我阿不都·熱依木最喜歡的徒弟!
不久,新疆第四屆音樂大獎賽舉辦。
經過激烈角逐,王心祖獲非專業組都塔爾金獎;曼蘇爾江·艾尼瓦爾獲專業組彈布爾金獎;兩人獲得專業組樂器合奏銀獎。阿不都·熱依木樂不可支,到一定場合就夸自己的愛徒。
消息傳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在文藝界產生了巨大轟動。
2017年,新疆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彩排現場。
十幾位來自基層的民間達人,一起表演歌曲和戲曲反串節目。王心祖和曼蘇爾江·艾尼瓦爾用都塔爾演奏的《羅布淖爾民歌》,配合默契,樂曲柔美動聽……
不久,尉犁縣舉辦《羅布淖爾的回響》大型音樂晚會。
排練前,自治區音樂家協會主席、新疆歌劇院院長努斯萊提·瓦吉地宣布:《羅布淖爾回響》音樂晚會,王心祖為首席都塔爾演奏……
樂隊一片嘩然。
努斯萊提·瓦吉地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誰都也別說了,首席都塔爾就是王心祖!
結果,《羅布淖爾的回響》大型音樂晚會獲得圓滿成功。
新疆電視臺的記者采訪王心祖,他說:為了表示謝意,請允許我用熱瓦甫為你們演奏一曲《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好嗎?
記者們激動得鼓起掌來。
新聞專訪里,王心祖的話,句句帶有真情實感:做為新時代的新疆人,我熱愛這方土地,熱愛各族人民,熱愛民族音樂。我有責任、有義務把新疆優秀的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護、傳承下去,為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新疆和諧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一個星期后,《中國音樂報》頭版刊發通訊《羅布淖爾的回響》,作者:王心祖。王心祖把報紙剪樣寄給了努斯萊提·瓦吉地主席留存。努斯萊提·瓦吉地看后,若有所思,喃喃道:看來,無論什么民族,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王心祖用維漢兩種文字編輯成冊的《羅布淖爾民歌》已經送審,即將出版。
五
在這些文化事的基礎上,王心祖收藏新疆古老樂器是順理成章的事。
博斯坦村,隸屬和田市策勒縣古勒馬其鎮,距烏魯木齊市1600多公里。此時,一位大爺和一位大叔,懷抱都塔爾深情地彈唱,大叔就是王心祖。
彈唱完畢,王心祖直奔主題:大爺,我特別特別喜歡您手上的那把琴。
大爺神情緊張起來,把琴往懷里抱了抱,沒有說話。
王心祖繼續說道:能不能把您的熱瓦甫賣給我,我把它收藏起來。
大爺沒有正面回答,卻說:這把琴啊,是我爺爺的爺爺傳給我的爺爺,爺爺傳給我的爸爸,現在傳給我……
王心祖張開嘴,剛想說話,便被大爺擋了回去。
大爺的話在繼續:這把琴像我的生命一樣。每一天天一亮,我對著升起的天陽彈唱,對著大山唱,對著草原唱,對著我的牛羊唱,也對著我的老伴兒唱……
王心祖陷入了沉思。
大爺還在說:我開心時唱,悲傷時,還唱。這把琴是我的魂,如果沒有了熱瓦甫,我的生命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我不能沒有它……
淚水滴在了熱瓦甫上,苦澀卻從王心祖心里升起。
這把熱瓦甫產自若羌、且末、于田、民豐、策勒縣一帶,其他地方沒有這種樂器,現在的市面上非常罕見。如果不把這把琴收藏起來,一旦失傳,再也無法復制。
大爺的老伴把馕端上炕桌,示意王心祖喝茶吃囊。
王心祖心里想著那把琴,便不經意地說:大娘,不用了,我們吃過飯來的,馬上就要走!
大娘居然抽泣起來,擦著眼淚說:不吃我家的馕,不喝我家的茶,是看不起我們……
王心祖趕緊拿起玉米囊掰了一小塊,放在嘴里咀嚼,并呷了一口茶水。
大爺和大娘高興了。
王心祖從懷里掏出一百塊錢雙手遞給大娘,說道:親愛的大娘,我來自庫爾勒,看到您和大爺像親人一樣。您和大爺身體都很健康,我很高興。這錢,您先拿上,給孫女買一些學習用品,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大爺望著大娘欲言又止。
王心祖拉著大娘的手說:大娘,大爺那把琴,現在外面已經見不到了。我想把這把琴收藏起來,好好地保護它。還想啊,把這把琴和大爺唱的歌拍成視頻,在電視臺播放,讓全國的人看到這把琴,讓全世界認識這把琴,聽到大爺的歌。好嗎?
大娘高興起來,大聲喊道:老頭子,把琴給他!讓他替我們保護起來……
大爺用袖子擦了擦都塔爾,戀戀不舍地遞到王心祖手中。
王心祖接過琴,以維吾爾族最高禮節深鞠一躬,上車離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老的民族樂器越來越少。
民間藝人要么舍不得賣,要么等著賣個好價錢。
策勒縣古勒馬其鎮有把年代已久熱瓦甫,據說已有200年的歷史,音色特別好,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可王心祖一行剛住進小鎮,熱瓦甫的主人便鎖上大門,匆匆離去。
時隔兩個月后,王心祖聽朋友說熱瓦甫的主人一家在,便立刻驅車前往策勒,連夜趕到小鎮。當他和村委會主任一同將熱瓦甫的主人堵在家中時,主人甩出一句話:我的熱瓦甫不賣!
王心祖又一次無功而返。
第三次,王心祖來到鎮上,在巡診活動的同時,捐獻物品、衣物35噸。鄉親們得知消息后,從四面八方趕來,排起的長隊足有上千米。
這時,王心祖和村黨支部書記再次來到熱瓦甫的主人家中。
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熱瓦甫的主人喝了口茶,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我們家是熱瓦甫世家。我爺爺的上輩不知道,只知道這把琴從我的爺爺傳給我的爸爸,再傳到我的哥哥,現在傳到我這里,已經一百多年了。
村黨支部書記拉著他的手說:大爺,如果這把琴只放在您的家中,是不是只有您一家人看啊,最多也是我們村里的老鄉們看啊。
熱瓦甫的主人點點頭,看了看王心祖,沒有說話。
村黨支部書記繼續說:如果,讓王院長收藏起來,就可以讓全疆的人看到,讓全國的人看到,您說是嗎?
熱瓦甫的主人被說動了,但還是有點舍不得地說:書記說的很好,我沒有意見。可王院長拿走了這把琴,我的爺爺、我的爸爸、我的哥哥,眼睛沒有了,他們再也看不到了,我會很傷心的。
王心祖有把握地說:大爺,您請放心,你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厝ズ螅铱淘谇倜嫔?,放在我的博物館里,讓更多的人知道您和您家族的故事。
熱瓦甫的主人點頭了。
十幾年間,王心祖算了一筆賬。每收藏一次民族樂器,大約要花費20多萬元;已累計向岳普湖縣捐贈物品30噸、且末縣捐贈衣物45噸……
甘苦換來事業興。“心祖博物館”已收藏新疆古老樂器近400件,王心祖成為收藏新疆古老樂器全國第一人。
2022年5月,“心祖博物館”被命名為自治區特色博物館。
2024年金秋九月,一個特大喜訊傳來,他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光榮稱號。此時,他正對一批參觀者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我一定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
參觀者報以熱烈的掌聲。王心祖心潮澎湃起來,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炊煙裊裊、琴聲不斷的小農場。
是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永續繁衍的血脈,更是根植于人民群眾這片沃土的參天大樹。
傳承和保護,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