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2025年第2期目錄及卷首語
卷首語
走過風雨,走過四季。從最初的一刊難求,到曾經的艱難跋涉,再到如今的浴火重生,《火花》緊隨共和國前進的腳步,走過了近70個春秋。寒來暑往,世事變遷,唯一不變的是作者和讀者對文藝的熱愛,對文學的執著,對《火花》的惺惺相惜和關愛呵護。
時間,如緩緩而逝的流水,晝夜奔赴。我們每個人都是旅途中的行者,有歡笑有淚水,有辛勞有收獲。在歲月的洪流中,《火花》堅守初心,用最質樸的文字、最真摯的情感向世人傳遞著永恒的愛和責任。
本期推出散文名家閆文盛的萬字散文《一種與書寫相關的時間標本》。閆文盛是近年來從山西崛起并走向全國的散文名家,他堅持10余年創作的主觀書系列成為當代散文創作的獨特現象。在這篇作品中,作者展開了對時間、記憶、孤獨、寫作等主題的深刻思考,通過黃昏、孤月、星空等意象,表達了對思念、離別以及命運的感慨,哲學的內核、詩的外殼以及冥想的模樣,讓讀者感受到詩意的綻放與思想的火花。
生之重、愛之重、親之重,豐盈了我們的生命,點亮了我們的旅程,不論幸與不幸,都值得深情懷念。非虛構作品《不再傷逝》記錄了一個女人悲情的大半生,是“我”的心路之旅,更是對所有命運強者的致敬與禮贊。正如潤雨在評論《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中所說,馬肆的《不再傷逝》“以文字直面苦難的曠達,又是以另一種形式高歌生命的頑強”。
《海市》與《無盡冬日》兩部小說,分別以現實與回憶的交織、情感的起伏與內心的復雜,展現了生活的多元面貌與人物的內心世界。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物畫卷,引人共鳴,發人深省。趙樹理文學獎獲得者裴彩芳的《井洼女子》,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人生的艱辛坎坷,主題深刻,情節跌宕,人物飽滿鮮活。
文學大家余華的小說給人以特別的閱讀快感和深遂的思考余音。衣名的評論《以繁星之名》指出余華從《在細雨中呼喊》到《活著》,再到《許三觀賣血記》的風格變化,繼而揭示余華作品背后及故事之外的深刻。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站在新的起點上,《火花》將繼續堅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理念,挖掘和傳播更多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優秀作品,為山西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主編 王志峰)
目 錄
大家視野
04 閆文盛/一種與書寫相關的時間標本(散文)
星火燎原
12 馬肆/不再傷逝(非虛構)
21 馬肆/傷逝的力量(創作談)
22 潤雨/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評論)
火樹銀花
24 梁思詩/海市(短篇小說)
33 裴彩芳/井洼女子(短篇小說)
38 楊永磊/無盡冬日(短篇小說)
44 王婷顥/向日葵(短篇小說)
雕刻時光
47 李成/河邊紀事(外一篇)(散文)
51 李丹崖 /芝麻冊頁(散文)
55 楊自瑩/拂云(外二篇)(散文)
59 燕青/星宿堡(散文)
文藝品鑒
63 衣名/以繁星之名(評論)
66 王順天 /奔馳的美學:重讀張承志《黑駿馬》(評論)
70 薛笨笨/再遇樸素的“鄉村老職業人”(評論)
73 黃文剛/藝術道路民族化的探索與追求(評論)
詩文雅韻
77 馬端剛/從前冷(外三首)
78 鴿子/守望(外二首)
79 吳濤/問題詩(外八首)
80 趙強 王文炳 雪瑞彬 翟開雄/現代詩四首
封 面 張小茜剪紙作品《綻放》
封 二 吳建偉書法作品
封 三 邵春雷書法作品
封 底 李桂平美術作品
題 頭 書 法 頡林
插 頁 “藝韻迎春 共話新程”省城文藝界迎春茶話會舉行
風骨崢然 境界淡然——趙承楷先生其人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