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胡東偉:冬日(組詩)(2025年第5期)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評選以作品質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站發表作品的數量與質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胡東偉
胡東偉,河南南陽八零后文學愛好者。個體工商戶,賣貨送貨為主。古典詩詞愛好者。曾有作品發表于《星星》《躬耕》《牡丹》《火花》《文學港》《海燕》等。
作品欣賞:
冬日(組詩)
一
冷以冷為刀刃,逼迫
人群添衣。我聽到簌簌的聲音,
在冰雪到來之前,長久地低徊。
風暴的預兆,有時形成于
一個人的身體。被救護車
拉走之前,我從未意識到,
她如此脆弱。仿若堅硬的冰凌,
已處于
斷裂的邊緣
二
樹木新學隱身術,個別枝頭
還是綠油油的。為了弄清其中緣由
它一再把斜陽拉近梢頭
屋子里畫畫的人,也在試圖拉近某些事物
每次落筆,都能喚醒一些
走失的瞬間
現在,她已經能厘清
光線的明暗和著墨的深淺
在她勾勒的世界里,一直在溢出的
是不甘的心跳
每次描摹,都是對完美城堡的
趨近
在那里,她與冬天失去的童年
還有曾經愛她的人
重逢
三
當對一個季節的感知
成為身體上的痛點,
紛揚的雪花
才能毫無壓力地出場
當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
記憶里刻骨的珍藏,她必將用痛苦
和愛,凝結成最閃光的
淚珠
冬日的樹林,有人憧憬春天
有人期盼
寒冰落下,最好把一切過往都凍成
萬年
四
允許一些樹木,脫下
沉重的皮囊
允許一些飛鳥,去往
更遠的南方
允許一個人,把思想
沉入冰封的江河。在被平靜
覆蓋住的激情里,看他們
在與歲月的搏擊中,如何
退回自己的深淵
夕陽
是被一再消耗的驚喜
現在,卻是最后的寄望
糾正我們對冬天的看法
五
我看到白河恢復豐腴,白鷺
帶著偏愛從眼角升起。將就的陽光,
也有無法周全的顧慮。冷空氣
如同不可抗拒的故人,來到面前,
我們又能抗拒
什么呢?
柳穗的抽芽還是
大雁的南飛?
你告訴我故人離世的消息
過往已撐不起
一片雪花,我們
卻在雪中迷路,遲遲找不到
出口
冬天的到來,總是
迅疾而無聲
本期點評:
閱讀《冬日》,我的第一感受是舒服。為何要用“舒服”一詞來形容?是因為全詩擁有一副難得的干凈面貌。一方面,整組詩歌的語言底色是清澈的,作者有意識地剔除了語言上的贅疣,同時又保持住語言內部的表現力,使語言能最大程度地貼合內容,幫助內容有效地凸顯,而不是讓語言蓋過內容,將內容與意義湮沒。另一方面,詩歌內蘊的情思是克制的,作者顯然懂得節制之妙,始終在用克制有度的表達烘襯幽遠豐富的冬日世界。
《冬日》雖是組詩的形式,但細讀下來,似乎并沒有明顯的結構安排和邏輯線索。五首詩的內容各有側重,比如第一首是個體感受的速記,其中有體感(“冷”)、聲音(“簌簌”),也有“風暴”;而她“被救護車拉走”,是一個突然的事件,“我”在這一事件中產生的感受,與冬日有關,“仿若堅硬的冰凌”。第二首寫“屋子里畫畫的人”,接下來幾首亦不盡相同。總的來說,雖然五首詩之間的結構邏輯不明晰,但在不同的內容之中,又蘊藏著共同的主題,即冬日。
進一步看,冬日或許也暗示了五首詩的寫作時間。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五首詩是作者在冬日記下的隨感。按照寫作的時間順序,作者把它們依次排列。之所以這樣猜,是因為我也有這樣的寫作訓練:先確定一個大致的主題,接下來,想到什么就記下什么,能寫幾首就寫幾首;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系強不強,并非寫作考慮的第一重點,重要的是能把主題開發出多少個方向、挖掘到什么層面,這一寫作能持續多久。如果到一定時候寫不下去了,也不要緊,因為前面的練習總會有收獲。有這樣的心理預設,這一類寫作就不至于緊繃,甚至會呈現出一種姿態上的放松感。
我不確定《冬日》是否也屬于這種練習,但我看到,詩人的書寫姿態也有放松感。從第一首到第五首,詩人并不追求意義的連續性和確定性,不試圖造出一個關于“冬日“的答案,而是讓情感思緒自然流動,再用節制的語言將其適當地收束聚攏。在這里,語言本身也像冬日一樣,具有克制的冷感。由此,詩人在語言層面上也唱和了“冬日”主題。
——楊碧薇(詩人,批評家,魯迅文學院教師)
了解胡東偉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胡東偉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