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腳步(十章)
迎春花
又一場風雪,彌漫起大片大片的寒意。
我就站在冬的這邊,踮起腳,朝天的盡頭遠遠地望去;不經意間,只見窗外幾束淡黃淡黃的花束,在枝頭黃燦燦恣意地搖曳……
在我的眺望里,這哪里是一束束綻放的花啊,分明是一束束誘人搶眼的詩!
不是嗎,且不說百花未開、野草未綠,就連那一根根還未綻放的枝條上也不見一片綠葉。
但迎春花卻站在季節的額頭,連一件綠色的衣衫也來不及穿,是聽到冬的深處萌動的生命躍躍欲試的聲音,還是為了踐行生命的某種諾言,自信而不無驕傲地朝著冬的籬笆那邊的春,露出嫵媚的笑容。看它那性急的樣子,是不是早在風雪深處,就按捺不住預言的催促,蠢蠢欲動,欲要綻放貯藏了一冬的激情啊!
作為春的預言,迎春花自然以先驅者的腳步,走在季節的前面。
我的筆呵,你還有什么理由慵懶酣睡在桌子上,不動聲色?!
剪春的燕子
是去年飛走的那只嗎?
瞧你,不知是飛過變幻莫測的風云,還是穿過千山萬水,這才銜著滿滿的期待,又吻著一瓣瓣新綠飛來。
抖動翅膀的燕子,為何在屋前低旋徘徊?是尋覓溫馨的夢,還是憶念溫暖的家?
風剪剪,你的翅膀每拍擊一下,也剪動著風。
然而,山村的風景已不用剪裁了。你消失在村莊的盡頭,那曾經盛著寂寞也裝著貧困的破舊土屋的殘垣斷壁,早就隨著歲月的風雨徹底消逝了;而就在破舊的土屋荒草萋萋的舊址上,也就是在父親的父親曾經住過的地方,建起了一棟紅磚黑瓦的三層小樓。
是的,小樓鋼筋混凝土的脊梁,再也不怕歲月的狂風暴雨;而汗水與信念支撐起來的陽臺,以寬敞明亮告別潮濕而光線不足的日子,讓歡樂與富足拾級而上……
此刻,你驚愕什么?
是看見家家房頂上遙向天外的天線,每一根天線都感知著天外窸窸窣窣的美意。無論是迎著拂曉的風,還是沐浴晚來的霞,你都會盡心盡意攬著日子歌唱。這不,當你剪著春風飛來,你不見這天線又揮動熱情的手,遙向遠天。歡迎你自由的翅膀,銜著一撮泥,或一撮草,或一撮春天。
落下來吧,穿過萬水千山遠歸的燕子,落下你渴望的呢喃細語、落下你經過風雨洗禮的期待、落下你愛意滿滿的詩句。
山村,煥然一新的山村,家家都搬進了新家,現在該你營巢了!
野草
一株株野草,從路邊的坡埂上綠了。一株又一株的嫩綠在風的鼓動下,一直綠到路的盡頭,綠到一首古詩里,這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啊!
是夠平凡的,也夠卑微的,只要有土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野草綠得透明的身影,它們挺起或站立,飲著露珠。
莫看這野草看似卑微,它不僅有堅忍不屈的意志,更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靈魂。野草想在哪里安家,就在哪里扎下根來,與泥土相依相伴,不離不棄,以樸素的愛和粗獷之美,閱讀大地的蒼茫。
智者與先知預言了什么,野草不管不問,也沒有興趣去問;一心只想以一種不可抑制的激情,蓬勃地萌發生長。當陽光以詩意的方式愛撫大地時,野草只顧把根須深深地扎進泥土,不動聲色看盡風吹雨打,日出月落,桃紅柳綠。
縱然冰雪覆蓋過它、腳印踩過它、馬蹄踏過它,但它們依然默默無語,也不嘆息,只顧以堅忍與純真,一邊修復自己的傷口,一邊匆匆吐一縷新綠,以自己樸素的愛,舉起生命的旗。
只因野草有一個夢,愿殫精竭慮依傍土地而蓬勃茁壯,綠遍天涯……
難怪當年魯迅先生,將他的散文詩集命名為《野草》。
黎明的腳步
在黎明即將醒來的時候,我把影子輕輕藏起,坐在山路邊的亭子里小憩。
四野靜謐沉寂,本想領著黎明散散步,不想黎明不領我的情意,一醒來就把我丟在身后,讓我氣喘吁吁追趕,但還是趕不上黎明的腳步,只好停下來,小憩一下。
黎明走得真快,但春天卻走得很慢。走得很慢的春,從山的那邊漫了過來,惹得性急的風拽著春光,在山坡上閃閃爍爍。
走得很慢的春漫過山來,一時間粉紅的、絳紫的、天藍的、霜白的花兒爭先恐后開了,在和煦的風里微笑著,似在向我招手哩!
啊,春來了,還能在亭子里小憩么?
踏著別人走過的路,走在環山的小路上。后來的人,又踩著我的足跡向前走去。一時,一些走的走了,一些來的來了,還有一些正走在山路上。
人們對于腳步很慢的春天,似乎并不那么關注,只有我被黎明丟在身后,就想追著黎明那洋溢著生命活力、跳動著亢奮節律的步伐,走在春天的前面。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啊!
殘雪
二月輕微的冷風縈繞大地的時候,從曠闊的天宇那頭走來的陽光,有些不屑地望著一叢茂密樹下的殘雪,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
殘雪躲在樹下。曾以晶瑩的軀體裝扮凜冽寒冬的它,身體顯然已經殘缺不全了,但殘雪還是一往情深地想,二月這唯一的時間不應該屬于我嗎!
想到這里,殘雪冷冷地望著遠來的陽光,不聞不問,默不作聲,依然做著比雪還白的夢。
它知道,這是最后的夢。
是呵,既然陽光已經走來,哪怕是姍姍走來,你殘雪般的夢,哪怕是比雪還白的夢,還能美美地夢著嗎?
殘雪呵,你不見冬眠的土地剛剛蘇醒,泥土也溢出春的芳馨,而泥土里夢見春天的種子,那一句句遙遠的獨白,你沒有聽見嗎?
春已歸來,干嗎還依依不舍賴著不走呢,殘雪!
筍的獨白
滿蒼穹的飛雪,以陰郁的冷,從遠山寥廓的曠野落下,落在曠野一角我的園里。
這遠來暴虐的雪,不僅用抖動的手指將我投入冰天雪地,更想以一層一層堆積的凜冽,冷卻我青春的熱血,吞沒彩色的記憶。
是呵,這被寒風肆虐又被陰郁涂亮的雪,確實讓我感覺到刻骨的冷;但這種冷的感覺竟然讓我感覺很美,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是嗎,這刻骨的冷不僅不能凍住我被久久抑制的夢的期冀,反而讓我深扎在萬籟俱寂的泥土里的根須,以風雪般不可理喻的不屈意志,默默蓄積著力量,默默在夢的這岸靜靜地等待,等待春遠來的消息。
這不,就在我靜靜地等待里,幾聲隱隱的雷聲從夢的那頭傳來,將我從沉睡中驚醒。
一時,沒有被埋沒的苦痛,只有等待的焦急;就在我從地底滿滿汲取一冬的汁液后,我躁動的激情以不可抑制的力,奮然拱破僵土的禁錮,我凌云的信念,從泥土中昂然崛起。
這從泥土中昂然崛起的一根根新筍,舉起一面面生命的旗!
我這生命的旗,不也是春的旗幟么,更是我綠色的宣言——
冬在哪里猖獗,春就在哪里勝利!
故土的竹
這不是鄭板橋潑墨于紙上精心寫意的一株又一株墨竹,也不是瀟湘妃子滴淚灑在竹上的斑竹,這是我家老屋后竹園里翠青翠青的竹。
在我的故土黃岡,隨處都可以看到像我家老屋后竹園里的翠竹,所以王禹偁在《黃岡竹樓記》里開篇就說“黃岡之地多竹”。
兒時最高興的事,就是跟著父親挖竹筍。每每冰雪消融,不等春風拂面,滿園的竹筍破土而出,父親就教我去弱留壯,有選擇地去挖竹筍。
除了挖竹筍,父親還要給我講竹筍的生長過程,要我學習竹筍沖破禁錮、崢嶸向上的堅忍。
竹筍,不僅帶給了我春天的味道,更帶給了我崢嶸向上的精神。
后來長大了,每每倚窗望著竹園中挺直的竹影,聞著竹葉飄逸淡淡的清香,我總是想起東坡先生“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詩句。
是呵,望著卓然傲立的竹竿,聞著竹葉特有的清芬,耳畔響著滿窗颯颯的竹韻,怎不想就要像竹子那樣,挺起腰桿做人。
蘇醒的雨
是不是我匆匆的腳步驚醒了這沉睡的雨呢?
就在我剛剛回到久別的故居,剛剛打開關閉了許久的窗子,呼吸一下久違的春天的氣息時,驚醒的雨就不管不顧地落下來了。
呵,這穿過冬的籬笆怡然清新的雨,這落在我的故土上的親切的雨。
這落在我的故土上的親切的雨,讓我的懷念像雨中的背影越遠越美;而一串一串細密的雨絲,不僅落在故土上,也將我的鄉愁驚醒。
望著窗前的雨,我想起兒時春天下雨時,父親總會站在門口,眼睛瞇成一條縫,那雨好像是從他的旱煙管里流出來的,讓他喜不自禁。
坐在一旁的母親就數落著父親說:別只顧著看雨,你的谷種還沒選擇好哩!
這時,我會調皮地朝他們笑一笑,然后赤著腳跑出門去,奔走在雨里,去田野里尋找亮晶晶的雨滴,如何把青草的張望安頓、讓野花的熱情迸發、將水田的浮躁撫慰……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
而今,當這怡然清新蘇醒的雨,灑落在我的故土上,我祈望這雨是一位妙手丹青,給我的故土帶來初春的詩情畫意。
遙望桃花溪
夕陽在走,溪水在走,我的目光也在走。
猛然間抬頭,只見桃花溪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云里,浮在夕陽里,一片緋紅。
落霞映紅桃花,還是桃花映紅落霞,一簇簇,一團團,搖曳在季節的枝頭,搖曳成賞心悅目的風景。
桃花,美麗的桃花,因熱愛春天而競相開放。
三月是個抒情的月份,風行于此,水行于此。
待我驚嘆于桃花溪賞心悅目的景色,這時,盈盈溪水間,山風送來一絲涼意,我在浸著涼意的風里,似覺淡淡的惆悵。
那落在一簇簇花蕊上的蜜蜂呢?
溪水。夕陽。桃花。我看見早凋的桃花落在溪水里,像淡淡的火焰在夕陽里美麗地燃燒。
桃色隔岸的美麗,惆悵的失意里,正欲尋覓芳魂向何處;這時,只見桃林深處,走來誰家的妹妹,艷如桃花的桃花姑娘,就那么隨意嬌嗔地一笑,燦爛了一樹樹桃花,燦爛了半在天上、半在云里的桃花溪。
走遠的桃花姑娘,走向何處?想不想走進我的詩里?
在玫瑰花海
此刻,站在這片玫瑰花海里,縱然我的眼睛不想迷亂,也不得不與陽光一起迷亂。
紅、黃、粉、紫、藍、黑、白……豈是姹紫嫣紅可以形容的?就是走在詞語深處,也找不到語言來描述這七色玫瑰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的自然美,更狀寫不出七色玫瑰妖艷嬌羞的風姿……
一縷香馨、一絲曖昧似從初開的玫瑰花蕊中彌散開來,散在風中,誘惑我的記憶。
肯定有哪一朵玫瑰,遭遇到愛情。這不,當我無意中看到晶亮的露珠凝在玫瑰花瓣上,我在想,是昨夜的風送來的露,還是玫瑰內心喜悅沁出的淚?
還沒等我細想,一片嘻嘻哈哈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只見一群衣著各異的姑娘正在玫瑰花叢中擺造型。少女們的嬌艷與嫵媚,以及她們婀娜多姿的姿態,似比這驚艷了時光、浪漫了歲月的玫瑰更艷更美!
走在玫瑰花海中,一朵朵玫瑰似在對我說:我不會辜負一個疼愛自己的人。
毋庸諱言。當我以青睞的目光,欣賞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的七色玫瑰花,遙望玫瑰花叢中搖曳生姿、色彩斑斕、嬌艷嫵媚的玫瑰少女,我多想將這隱匿于內心的秘密坦露,然后走向妙不可言的詩與愛的意境。
(作者:謝克強,系湖北省作協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