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2025年第1期|曉角:河底有魚在月夜尋找鱗片(組詩 節選)
編者按
“草原騎手”作為《草原》雜志的品牌欄目,至今,已經走過了十二年。十二年中,海勒根那、拖雷、娜仁高娃、阿尼蘇、陳薩日娜、渡瀾、劉惠春、謝春卉、蘇熱、阿塔爾、曉角、田逸凡等許多本土作家從這里出發,嶄露頭角,羽翼漸豐。2025年,為持續強化“草原騎手”的品牌影響,《草原》雜志將于全年交替推出“草原騎手·00后”和“草原騎手·多文體”欄目,充分激發本土青年作家的創作潛能,深入發掘更多文學新銳,繼續對本土青年作家的培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草原騎手”作為一個文學群體,將繼續集中呈現內蒙古青年作家文學創作的審美趨向和地域特色,建構起獨具魅力的文學景觀。讀者也可以通過他們作品中兼顧的個人經驗和時代話語,感受青年一代對人生、價值、世界的構建與思索。
蝴蝶標本
我睡在陳年的落花里
刺穿的一瞬
世間一切也消失
紛紛蝶翅彩塵
這一生
一半隨風逝
一半連陰雨
終于迎來
遠離泥土的休息
我一生在忍耐我的心
忍耐疾病
平凡,脆弱,血味
破繭后傷疤的花紋
在忍耐中飛行
蟬 聲
蟬聲
細碎的,魂魄的歌
在夜空輕輕跳舞
夜里
我聞到秋天雨味的裙角
現在是哪里
我一個人
捂住眼睛
只剩我一個人
整夜聽著星星熄燈
再次亮起
記 事
在我惶惑的一生中
云朵升起
云朵飄逝
不留痕跡
昔日手中的糖果
融化在明天
那條河是否還有魚?
痛,是我唯一的不動產
天明前痛飲
在天明前
痛飲天明
我在夜晚
尋找夜晚
月亮是姿勢不變的
黑色的燈
飛蛾永遠尋找光
尋找一千個
可以躲起來的白天
飛出飛蛾的肉身
煮碎顏色
留下光
夢到春天
1
我在一個夜里夢見春天
夢見雨水的香氣
灰色天際
倒在風里的樹葉
有人從夢里跑過去
記憶卻沒有留下腳步聲
2
我祈禱明天
為我自己
春天
眼下青痕
春天
長眠不醒
我住在一片樹葉下
遺忘的順序正好當作日歷
日子一點點過去
河底有魚在月夜尋找鱗片
3
窗臺下
秋天輕輕啜泣
蟲子跳過磚石
用翅膀
撫摸露水
走在前面的日子
連血液都勞累
我要在冬天來臨前挖一個地洞
我要在雨水熄滅前躲進自己的心
4
我做了一個乏味的夢
夢中夢
只有
乏味的生、離、死、別
和它乏味的對角線——平常每一天
被我忘記的
嚴冬天明的太陽
手上的繭
加熱的刀削面
夢里
我又看見每一個瞬間的我
她長大
離我越來越近
我卻越走越遠
情 詩
1
終會遠去的夜晚
失去琴聲的蟋蟀
撫摸著秋深
在雨里
雨是失意的煙花
我走到我的盡頭
還是想念你
2
疼痛是住在血里的
白色的魚
躍出我勞累、生病的水面
幾年前也曾化為水
游出樂極生悲的眼睛
自在難得
我潮濕的魚
你們在時間撥片后銷聲匿跡
我心愛的魚
我摸到你們秋天一樣的鱗片
就像摸到飛翔
3
一下午的陽光
溫暖得想變成衣服
公園無名的花朵
一叢紅色
向天空
美麗的
不會遠去的風
等待冬天
等待冬天的時候不知道該干什么
一塊石頭坐著
人從眼前走過
風吹進風中
蝴蝶長出靈魂
我聽見螞蟻說話
糧食太冷
想躲進地里
我聽見螞蟻說話
撫過觸角
沙沙
藍色樓梯
一小截破損的天空
住在院子里
有十年不曾出門
愿人們在地上飛行
……
—— 全文見《草原》2025年第1期
【作者簡介:曉角,本名李華,2003年8月生于內蒙古。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詩集《三天過完十六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詩刊》《草原》《中國校園文學》《文苑》《南方都市報》《西南作家》《特區文學·詩》等刊物發表詩歌、散文若干,并入選《2020年度詩歌精選》《中國女詩人詩選·2020年卷》《內蒙古女子詩歌雙年選2019/2020年卷》《內蒙古女子散文雙年選2017/2018年卷》《中國當代詩歌年鑒》等選本,有作品入選彝族教材。曾獲“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征集展示展播活動文字類二等獎、“重慶地質杯大學生自然寫作”二等獎、《中國校園文學》年度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