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梁看火龍
重慶銅梁的舞龍,何等的浩蕩壯觀!
入夜的廣場,人如潮,燈如晝,歌聲飛揚,秧歌隊,旱船隊,舞姿翩躚。激動人心的鑼鼓敲起來了,手擎彩球的引龍人興致勃勃、容光煥發地閃亮登場了,一條條彩龍騰云駕霧般橫空出世了,逶迤、翻滾、跳躍、搏擊……浩浩蕩蕩的隊伍,將廣場舞成了一片龍的海洋。
這天夜里,有豐收銅梁龍,有清風荷花龍,有綠韻竹梆龍,有九天競技龍,有鯉魚跳龍門,有曾經騰飛在北京夜空的奧運龍……一條條舞龍張牙舞爪,霸氣凜然,流光溢彩,勢不可擋。那些舞龍健將一個個步伐穩健、身手了得,隨著鼓點節拍,讓金光閃閃、銀光閃閃的巨龍一會兒擺出“雙龍戲珠”,一會兒形成“蛟龍出?!?,一會兒龍頭高昂、躍上九天,一會兒龍身圍繞糾纏,玩起疊羅漢,繞了一圈又一圈。
上天入地的金龍銀龍剛剛舞罷,6條勁舞的火樹銀花銅梁龍隆重登場。剎那間,人群寂靜無聲,他們在期待,期待夜空里鋼花飛濺,鐵水流星,噼啪炸響,綻放成最美麗的煙花雨。
銅梁火龍的火,絕非現代科技衍生的火硝煙花,那美麗璀璨的鋼花,根植于銅梁熱土,粗獷、奔放、彪悍,凝聚了一代代銅梁人的英勇、豪邁與智慧,造就了人世間的別具一格。
廣場四周擺著12個燒得通紅的鐵水爐,先由熔鐵師傅熟練地從紅得耀眼的火爐中舀起紅彤彤的鐵水,再由打花師傅奮力將鐵水打向天空,讓鐵水在空中盛開成一朵朵巨型的五彩鋼花。瞬時間,鋼花飛舞,斑斕閃爍,絢麗耀眼,姹紫嫣紅,整個夜空一片瑰麗輝煌。一個個打著赤膊、扎著紅腰帶的健壯漢子在滾燙的鐵水和彌漫的煙火間揮舞著噴火的巨龍,馬不停蹄地奔跑、跳躍、舞動著,似行云,如狂瀾。
人在火中舞,龍在火里飛。那矯健雄壯的火龍,那瞬息多變的舞姿,那激越雄壯的打擊樂,那燦爛旖旎、從天而降的鋼花,讓觀眾眼隨火龍舞動,心隨火花起落,那種刺激亢奮的感覺,真是酣暢淋漓!火花偶爾散落到四周的人群里,立馬引起一陣驚呼、一陣歡笑。
這場精彩壯觀的火龍表演足足持續了半個多小時,觀眾的情緒也被點燃得激動難耐、渲染得五彩繽紛。最后的“神龍升天”儀式結束后,廣場上仍然掌聲不斷。觀眾意猶未盡,遲遲不愿離開。那些享受了鋼花洗禮的觀眾更是興奮,因為坊間有言,鋼花落在身上,可以驅除晦氣、祛病消災,新的一年定會好運連連。
銅梁是著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其龍燈藝術享譽海內外,有“中華第一龍”之稱。作為首批國家級非遺,銅梁龍舞曾多次赴北京參加國慶盛典,參加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演出,還遠赴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在國際大賽中屢屢奪魁。
在舞龍現場,我結識了一位當地的攝影家。他說自己開始攝影,就是因為喜歡上了銅梁的火龍。到現在,他拍攝銅梁龍舞已經30多年了,用壞了五六部相機,雖然有許多作品獲獎,可總覺得還沒有拍出龍的“魂”來。銅梁龍舞本身就是一門精湛的藝術,要想定格精彩瞬間,尤其是火龍,既要選準角度,還要冒著被鋼花灼傷的風險,真的很難。我們又談到舞龍技藝,攝影家笑稱自己也參加過舞龍,技藝深奧得很,至少有形(姿勢)、技(配合)、法(方法)、情(神韻)四大要素。而僅一個法,又包含舞法、步法、握法、鼓樂法等。
過去,銅梁人新春舞龍,是用以求財求福,祈望風調雨順;旱天舞龍,是用以求神求雨,祈盼五谷豐登。如今,銅梁龍舞不再是小打小敲的“雜?!保缫讶A麗轉身,成為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品牌,形成了逛龍城、品龍宴、泡龍泉、觀龍舞、賞龍燈“一條龍”服務的特色文化旅游業,打造了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帶動當地人致富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