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四大名著里的謎語
今日是元宵節(jié),一提元宵節(jié)就要說到燈謎。燈謎就是謎語,只是元宵節(jié)掛在燈上時叫燈謎。中國人喜歡猜謎語,有的謎語還特別有趣,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四大名著里的謎語。
《西游記》里,孫悟空去找神仙學藝。他師父須菩提祖師住的地方,叫“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兩句都是謎語,謎底都是“心”。因為“斜月”就是“心”字的一斜鉤。“三星”就是心的三點。
“靈臺”和“方寸”,意思是也是心。靈臺是古人對心的代稱。中醫(yī)里心臟附近還有一個穴位,叫靈臺穴。魯迅先生有一句詩“靈臺無計逃神矢”,意思是說,他的心沒有辦法逃過丘比特的神箭。方寸也是心,意思是心處在胸前寸把大小的地方。所以說一個人“方寸大亂”,就是心亂了。為什么給須菩提祖師住的地方取個字謎名字呢?這其實就是暗示著:真正的本領,不必去外面尋求,而只在你的心中。要向內心去探求,修心就是修道。
《三國演義》里記了一條謎語。說楊修和曹操一起看一塊碑,碑文后面寫著八個大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楊修立即說:“我明白了!”曹操說你先別說,等我想想。
走了三里地,曹操猜出來了:這是一個字謎,謎底是四個字:黃絹,是有色的絲織品,有色之絲,是個“絕”字。幼婦,是年紀小的女子,所以是少女,是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所以是個“好”字。齏臼,就是搗蒜的罐子。搗蒜的罐子,是接受辛辣食品的器具,受辛合起來是個“辤”字(“辭”的一種古代寫法)。所以四個字合起來是“絕妙好辭”,稱贊碑文寫得好。一問楊修,果然他也這么說。
雖然曹操猜出來了,畢竟他的才華比楊修差了三里地。比領導聰明,這可犯了大忌,沒多久楊修就被曹操殺了。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可以說是謎語的祖宗輩了。
《水滸傳》里也有一個字謎,說當時流傳著一個民謠“禍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禍害國家的人,是家字頭加一個木字,就是“宋”;興起刀兵的人,是點水旁加一個工字,就是“江”。意思是宋江帶著三十六好漢(或36歲),在山東造反。
宋江自己對這首民謠,表面上咬牙切齒,其實心里是十分高興的,甚至是他自己編出來“沖熱搜”用的也說不定。
《紅樓夢》里的謎語,那就更多了。首先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金陵十二釵冊子,每一個女子都給了一首判詞,每首判詞其實都是一首謎語。而且,謎語里還套謎語,比如王熙鳳的判詞,第一句是“凡鳥偏從末世來”,這句話謎底就是王熙鳳的鳳字,因為鳳繁體字寫成“鳳”。拆開來就是“凡”“鳥”兩個字(凡這里的一點寫成了一橫)。
不但如此,這個謎語,還套著一個老謎語。這個謎語也是祖宗輩的。
三國時期,有兩個名人——嵇康和呂安,有一次,呂安去看望嵇康。嵇康正好不在家,嵇康的哥哥嵇喜出來接他,呂安也沒進去,拿筆在門上寫了個“鳳”字,就走了。嵇喜一看,特高興,因為他不如弟弟嵇康有名氣,這回呂安寫個鳳字,是夸我人中龍鳳吧?后來有人告訴他:你別自作多情了!“鳳”拆開就是“凡、鳥”,他說你是凡鳥,不是什么好鳥。
那么,曹雪芹說王熙鳳是“凡鳥”,是不是也有這層意思,就不好說了。但《紅樓夢》里的謎語,確實很多都是在預示人物的命運和結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