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書會:約會老地方,八百年不散場
“胡集書會八百年,孫子故里競絲弦。說演彈唱和諧曲,萬家燈火不夜天。”2月9日,農歷正月十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胡集書會如期開鑼。天南地北的曲藝藝人,踏風霜、冒嚴寒,齊聚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胡集鎮彈唱獻藝。書場內外,鼓聲咚咚、弦聲淙淙。山東快書、京韻大鼓、蘇州評話、河南墜子、陜北說書、三弦書、四川清音等65個曲種、上千部由傳統到現代的曲目精彩紛呈、輪番上演。
2月9日上午,2025年胡集書會開幕式暨中國曲協曲藝名家新秀“送歡笑到基層”走進山東惠民專場演出在新近落成的胡集書會展播中心南中心舞臺上演。寒冷的天氣擋不住觀眾的熱情,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叫好聲此起彼伏。王超、熊竹英、回想、路遙、侯紅蓮、時唯、劉蘭芳、張春豐、王超、楊芊藝、吳新伯、李金斗、滿昱等曲藝名家新秀先后演出了山東快書《面子》、陜北說書《黃風起兮》、相聲《神話人物就業指南》、三弦書《十字坡》、京韻大鼓《春時好》、評書《岳飛傳》選段《還我河山》、二人轉《綜藝表演》、河南墜子《黃河隨想》、蘇州評話《話說評話》、相聲《笑口常開》等曲藝佳作,讓胡集的觀眾在家門口欣賞到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曲藝盛宴。
演出現場,陜北說書傳承人熊竹英激情表演陜北說書《黃風起兮》,引發年輕人陣陣歡呼。熊竹英說,陜北說書《黃風起兮》隨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的爆火流傳開來之后,陜北說書的觀眾群“打了一個顛倒”,很多年輕人成為它的“粉絲”,“之前觀眾都是在線上聽《黃風起兮》,我想把它更多地推廣到線下,這次就把它帶到了胡集書會。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胡集,來到這里后才發現這里的氛圍比想象中還要好,非常接地氣,觀眾非常熱情,我們就更加賣力為觀眾表演”。京韻大鼓《春時好》是一部新創作品,表達了新春的祝福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頌。演唱者天津市曲藝團演員時唯也是第一次來胡集,她說胡集觀眾的熱情感染了她,雖然戶外很冷,但是來看演出的觀眾還是人山人海,而且毫不吝嗇掌聲,這對演員是莫大的鼓勵。對于京韻大鼓的傳承和發展,時唯認為一定要多聽、多看、多學習,多來胡集書會這樣多曲種的平臺交流演出,多借鑒吸收姊妹藝術的精華。
2月9日下午,“鄉風曲韻”2025胡集書會全國美麗鄉村優秀曲藝節目展演舉行。好來寶《民族團結心向黨》、客家竹板歌《村BA》、太原蓮花落《沁州黃》、山東快書《孫武返鄉》、小品《美麗鄉村站好班》等12部原創鄉村題材優秀曲藝作品從106部征集作品中脫穎而出,登上了胡集書會的舞臺,高水準呈現了新時代新農村發展的新風貌,顯示出新時代曲藝事業的蓬勃活力。演出結束的第二天,中國曲協和胡集書會組委會收到了一封“來自草原深處的感謝信”。演出好來寶《民族團結心向黨》的內蒙古呼倫貝爾鄂溫克伊敏民間藝術團團員戴常鎖、朝克圖、銀山等是草原上的牧民,他們用漢語真誠寫下:“胡集書會的舞臺精彩紛呈,各地曲藝家的精湛技藝令人嘆服,既開闊了我們的藝術視野,也讓我們對中華傳統曲藝的深厚底蘊有了更深的理解。山東人民熱情豪爽的人格魅力,更讓我們如沐春風,倍感賓至如歸……愿我們的友誼在藝術的紐帶下歷久彌新!”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四大名著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是評書評話藝術的寶貴源泉。今年的胡集書會又添新彩,中國曲協向全國的評書評話演員發出邀約,以評書評話的形式演繹四大名著中的經典段落。2月10日上午,“妙語說古今”——全國評書評話名家新秀胡集匯活動舉辦。上半場,“書臺開卷話世事——四大名著專場”由90后、00后曲藝新生力量挑大梁,裴中新、辛越、董潤澤、郭元、孫艾佳、穆志恒、楊云柯、孫建凱8位年輕的評書演員依次帶來評書《三國演義·斬蔡陽》《水滸傳·獅子樓》《三國演義·贈羽扇》《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西游記·兩界山伯欽救圣僧》《三國演義·灞橋挑袍》《紅樓夢·亂判葫蘆案》,展現出曲藝薪火相傳、代代延續的勃勃生機。其中,楊云柯作為全場年齡最小的評書演員,今年只有22歲,目前是遼寧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曲藝專業四年級的學生。“胡集書會給我提供了一個和曲藝名家、評書評話前輩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過向他們請教,我獲得了很多真誠的建議,這對我今后的評書表演有很大幫助。”楊云柯說,“胡集書會有濃濃的年味兒,和觀眾的距離更近。這么冷的天氣大家早早來到臺前等候,我們在臺上說書就更有勁兒!”下半場,“南北同說一部書——《水滸傳》專場”由叱咤書壇幾十載的曲藝名家帶來精彩的評書評話演出。武宗亮表演評書《桃花莊》,王壽成表演評書《武大招親》,武秀征表演評書《劉唐下書》,袁國虎、劉寒霜表演四川評書《拳打鎮關西》,王封臣表演評書《斗慶》,馬偉表演揚州評話《武松打虎》,關勇超表演評書《浪子燕青》,吳新伯表演蘇州評話《鬧江州之黑白斗》。評書如酒,評話似茶,現場觀眾在抑揚頓挫間感受中華曲藝的千年脈動。
“16檔評書評話一個上午整整三個半小時,上千觀眾靜靜地坐著聽說書,這場面太震撼了!”中國曲協副主席、上海市曲協主席、蘇州評話表演藝術家吳新伯感嘆道。吳新伯同樣是第一次來到胡集書會,他發現胡集書會比之前想象的規模更大、受老百姓歡迎程度更高。為了讓胡集觀眾更好地欣賞蘇州評話,他采用了蘇州話和普通話相結合的方式,奉獻了特別定制的“北方版”蘇州評話,在“妙語說古今”——全國評書評話名家新秀胡集匯活動中攢底演出《鬧江州之黑白斗》。惟妙惟肖的表演、游刃有余的語言功底、扣人心弦的講述方式,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牢牢抓住觀眾的心。在他看來,胡集地處中原,又在黃河邊上,聯通南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自古就有相互交融、海納百川的傳統。“胡集書會是曲藝人的家園。大家有一個共同意愿,希望把胡集做成南北評書評話交流展演的一個平臺,進一步營造互相切磋、‘互相較量’、共同提高的氛圍。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胡集書會會更加專業化,更加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吳新伯激動地說。
此外,2025年胡集書會活動期間,胡集鎮書會路設置了多個小型書場,各地曲藝藝人“掛旗打擂”,現場“撂場子”說書獻藝,展現原汁原味的胡集書會盛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胡集書會首次發布了標識、吉祥物“惠小藝”,以及同名主題曲,進一步增強了胡集書會文化標識度。“一鼓一琴一副板兒,鏗鏗鏘鏘;天作幕地當臺,快樂精彩亮相……八方古琴響,萬人聽書忙,帶著塵埃,吐著熱氣,叫好鼓掌;胡集書會,來自土壤,曲山藝海,奇葩朵朵,萬物生長……”主題曲中的這段童聲快板,唱出了胡集書會八百年綿延發展、生生不息的生動景象。
據介紹,本次活動由中國曲協、山東省文聯、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濱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曲藝》雜志社、山東省曲協、濱州市委宣傳部、濱州市文聯、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惠民縣委、惠民縣政府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