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套有料有趣又有顏的文史圖書 ——新華文史叢書出版側記
“新華文史叢書”是新華出版社于2024年4月份推出的全新歷史叢書,已經出版《上兵伐謀:戰略、外交與三國風云》《清代反貪大案》《可汗的子孫與魏晉亂世》《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典籍里的中國史》等品種,并開展了積極多元的營銷推廣,走過了誕生后的第一個年頭。
歷史圖書是出版市場銷售常青的品類之一,即便在近年來整體市場發展停滯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國內眾多的出版單位都涉足歷史圖書品類。新華出版社在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版過《朝貢制度史論》《宋徽宗時代》《脆弱的繁華》等中國歷史圖書和《蘇聯真相》《中蘇關系史綱》《布拉格之春前后》等世界歷史圖書,產生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判斷在內容與市場之間尋找平衡,挖掘出版社既有歷史品類的基礎,是能夠有所作為的。因此決定,沉淀當代歷史研究者和寫作者的厚重內容,用輕松、時尚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力爭做出一套有料、有趣,又有顏的文史叢書。新華文史叢書由此誕生了。
經過一年的努力,叢書陸續推出了多個品種。其中,《上兵伐謀》一書獨辟蹊徑、論從史出,從外交角度還原了三國這個大動蕩時代的紛爭與精彩。全書剖析了三國這一中國古代外交的生動案例,展現了全新視角下的三國歷史圖景。《清代反貪大案》通過對13起震驚朝野的清代貪腐大案的細致描述和深刻分析,揭示了清代制度和社會的實際運轉,在展現社會變遷之余折射出古代王朝體制無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可汗的子孫與魏晉亂世》是一部魏晉南北朝斷代史。西晉短暫統一僅36年后,前趙滅晉,晉王室攜百姓南渡長江,中國再次陷入大分裂時代。此后北方內遷中原的諸族匈奴、鮮卑、羯、氐等紛紛建立政權。大分裂伴隨著大融合,在這一時期,北方諸族與中原人混同一地,彼此影響。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遷都城到洛陽,從上到下全面向漢文明靠攏,民族大融合達到頂峰。北方可汗的后代漸漸湮沒在中原的茫茫人海中,而中國即將迎來下一個大一統時期。《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則聚焦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羯、氐、羌、鮮卑等北方少數民族的緣起、遷徙及其與中古政治的互動,指出民族融合是中古歷史的必由之路。該書不僅對匈奴、羌族、烏桓、鮮卑等民族史做了專題研究,還涉及十六國政治制度、民族分布、社會經濟等課題,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史研究具有開創之功。《典籍里的中國史》通過解讀人們并不太熟悉的數十部傳世典籍,挖掘其中的關鍵內容或與讀者聯系比較緊密的話題,折射中華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部視角新穎的通俗讀物。
叢書選材獨特,內容上乘,印制精良,一經推出便引發了讀者喜愛和市場關注。北京大學教授葉自成、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馬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佩琦、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寧欣、清華大學教授侯旭東等學者紛紛對叢書品種進行推薦。毛佩琦認為:“陳琳國(叢書作者之一)以開闊的遠見的視角駕馭全局,使這段歷史生動鮮活地突顯于中華史林。深入描繪了北方各民族的歷史畫卷,重新估價了各北方民族的歷史地位。”葉自成評價《上兵伐謀》對吳蜀兩次外交聯盟的介紹和對聯盟理論的穿插分析,為讀者展現了中國特色的聯盟征伐情況,非常深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寧欣評價《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從制度研究到民族史探,從宏觀論述到微觀解析,以魏晉南北朝歷史為軸心,向我們展示了胡漢融合、多元一體的大歷史脈絡”。侯旭東則認為該書“無疑為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古時代,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此外,著名文史作家袁燦興、金滿樓、唐博、南門太守、成長、李浩白以及自媒體賬號“星彩她爹講三國”等紛紛熱情推薦叢書品種。個別品種在豆瓣上獲得了超過9分的高評價。
對于新華文史叢書的宣推,新華出版社與時俱進,開展積極、多元的營銷推廣動作。叢書推出之初,出版社同步推出了簽名鈐印毛邊書,在全渠道營銷本叢書。2024年4月下旬,出版社在京津冀地區舉辦了“新華文史叢書聯合首發”活動:先后在天津內山書店、河北衡水之外書店、北京彼岸書店分別舉辦新書發布活動。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取得了圓滿成功;6月下旬,新華出版社聯合朝陽區圖書館、北京建投書局共同舉辦的《重返“歷史現場”——在個人抉擇與時代風云之間》圖書分享會,在朝陽區圖書館(勁松館)成功舉行;8月中旬,新華文史叢書在上海展覽中心2024上海書展現場舉辦名為“可汗的子孫與魏晉亂世”的分享活動;9月,新華文史叢書在地壇書市舉辦名為《重返歷史現場:戰略、外交與三國風云》的分享活動。一系列的線下活動,搭配營銷人員積極聯絡小紅書、抖音、視頻號大V的種草、宣傳,叢書盡可能直接觸達更多的讀者,產生更大的營銷效果和影響力。
在新的一年,新華文史叢書將進一步拓展選題范疇,力爭延續現有的良好勢頭。據悉,叢書即將推出《中華民族史話》《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河朔藩鎮150年》《司馬遷的精神世界》等新品種,并將持續舉辦叢書宣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