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行動》總制片人于冬:這是最想拍也最難拍的電影
“我為什么籌重金拍《蛟龍行動》?因為中國電影需要這樣的重工業電影。”春節檔影片《蛟龍行動》總制片人、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表示,他從來不為拍攝該片而感到后悔,也相信2月份會有更多人看到這部作品。
作為爆款電影《紅海行動》的續作,《蛟龍行動》由林超賢執導,集結黃軒、于適、張涵予、段奕宏、王俊凱等主演,是國內首部深海軍事動作大片,首次展現核潛艇對戰等軍事場面。于冬堅信,無論最終票房如何,《蛟龍行動》一定會留在2025年的中國影史中。
籌備5年拍攝2年
核潛艇專家全程護航
蛟龍小隊隊員身著單兵飛行器起飛、全景式展現一艘核潛艇內部的各個艙室、兩艘核潛艇開啟魚雷對戰、“刀槍不入”的機械狗荷槍實彈巡邏……作為國內首部核潛艇題材電影,《蛟龍行動》中的許多戰爭場面令觀眾直呼大開眼界。于冬表示,這部電影中的不少內容,“不光中國電影,甚至全世界電影都從來沒有涉及”。
7年前,于冬與導演林超賢合作的軍事動作片《紅海行動》在2018年春節檔上映,取得36.5億元票房。很多觀眾留言,能不能再拍一部海軍題材的電影?
于冬在帶領主創團隊構思時想,海軍有五大兵種,分別是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岸防部隊,他們選擇拍攝難度最大的核潛艇。核潛艇長啥樣,鮮有資料看到,就連好萊塢也很少拍現代戰爭的潛艇對戰。于冬為林超賢請來涉及核潛艇各個方面的專家,如退役潛艇長、潛艇機電長等,從前期籌備到中期拍攝,每場戲都有相應艙位的專家在現場指導劇組,確保專業上經得起考驗。
在故事的鋪排上,主創團隊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動用核潛艇?蛟龍小隊如何跟著核潛艇“龍鯨號”出任務?整體劇情如何與《紅海行動》相關聯?“四棲作戰的特種兵蛟龍小隊,再加上核潛艇,已經是超乎想象,加上影片內容是維護世界和平,主題更加宏大。”于冬透露,經過五年籌備和兩年多拍攝,《蛟龍行動》終于亮相。
并肩作戰到生死考驗
兩對兄弟詮釋熱血擔當
“你不覺得黃軒和張譯有一點很相似?他們都文質彬彬的,但演的都是武將。”于冬回憶,當年黃軒正在拍博納影業出品的劇集《上甘嶺》,那天剛殺青,他就把黃軒從戰壕里拉出來,說晚上跟你談去拍林超賢的新片。就這樣,黃軒成為蛟龍小隊新任隊長。于冬評價,黃軒非常投入地完成了這一角色。
至于飾演蛟龍小隊成員韓驍的于適,則是于冬“一眼相中”的決定。2023年7月,《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首映禮上,受邀觀影的于冬看完電影,記住了飾演姬發的新人演員于適。他馬上給林超賢打電話,說自己發現了一個表現很好的演員。首映禮結束后,于冬叫來于適,問他想不想拍林超賢的《紅海行動》續集,于適拍著胸脯回答:“讓我來,我能做。”于適在拍攝動作戲時表現出的身體協調能力和動作準確性,讓于冬大為贊賞。
《蛟龍行動》里,張涵予與段奕宏、黃軒與于適飾演的角色構成了片中的兩段“兄弟”關系。前一段側重并肩作戰、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默契,后一段則通過誤傷情節展現軍人的付出與犧牲。
以往于冬去劇組探班,都會叫主演出來聚聚,但去《蛟龍行動》劇組,他發現收工之后,所有人回到房間都不會再出來了,因為一早又要訓練,又要投入拍攝,根本沒時間聚餐。“拍林超賢的電影都要提前拿出幾個月時間訓練,不準軋戲,拍完才能去接別的戲。”于冬評價,《蛟龍行動》所有演員的表現都非常好,每次他去看拍出來的樣片,都無比激動。
導演倒吊入水拍攝
拼盡全力奔赴十年之約
2024年春節前后,于冬去《蛟龍行動》探班,恰逢劇組正在拍攝一場水下戲份。當時劇組在青島影都挖了一個17米深的巨大水庫,把一艘破損潛艇倒懸在水中,飾演蛟龍小隊的演員們全都要進入最底層的水下密閉空間拍攝。林超賢抱著攝影機,把自己180度倒吊起來,入水拍攝。那是青島最冷的時候,于冬站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風中,看到林超賢一頭扎下去的那一刻,他感動極了,“這樣拼命的導演,全世界也找不到幾個了。”
“其實我每次去探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導演能夠減點預算,控制成本,但是每次看到導演在片場這么拼命,我都不想再跟他討論預算問題了。”于冬說。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緊急救援》《長津湖》,再到今年的《蛟龍行動》,于冬與林超賢的合作已長達十年。于冬以前評價林超賢是“中國的邁克尓·貝”,但現在認為,就連邁克尓·貝也拍不過林超賢。
于冬坦言,無論同行還是團隊內部,都曾質疑他,說為什么要拍這么貴、這么燒錢的電影。但于冬覺得,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他與林超賢的十年之約。“我希望在林導最有能力的時候,也是我最年富力強的時候,把我們最想拍,也最難拍的電影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