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學》2025年第1期 | 加主布哈:彝人的母親(組詩)
祖母的舊櫥柜
從前裝著從漢地換來的瓷碗
裝著祖母留給孫子的蕎麥粉
村里人搬走后
它被擱置在雨中
少了精雕細刻的窗
裝著一場經不起深究的風
等待,來飲用我的
一條彩虹睡在湖面
我躺在湖邊緣的木船里
不敢伸手指它,祖母說過
伸手指彩虹,手指就會枯萎
祖母還說過
彩虹是神靈到人間,只飲用最清澈的水
接近彩虹源頭的人會被神飲用,立刻消失
此刻,我在等待前來飲用我的
神
彝人的母親
一
倚著褪色的紅土墻
她擠出蕎麥味的奶
喂養第五個兒子的饑餓
她的身軀
落滿黃昏的銹跡
二
那年,祖先沒有守住諾言
洪水沖走了古寨
她把孩子藏在山洞
孤身走向麥田,與烏鴉一起拾荒
三
雨水從錯位的瓦片里滴下來
滴在火塘上,她不知所措
嗜酒的丈夫哪兒去了
她搖晃懷里的女兒
偶爾拍打背上的兒子
說:“彝人的火塘不能熄。
四
關于頭發
她為我剪過一次頭發
換了兩張褶皺的百元大鈔
供我上縣城的初中
后來她的頭發越來越稀薄
再沒值過那么多錢
五
為了參加弟弟的婚禮
她把木箱衣柜翻到了底
稀松的頭發捆不穩紅色頭帕
皺紋像山溝,蔓延到百褶裙深處
母親送給她的銀手鐲
在最底層
六
午后
她拿出口弦,背對著苞谷地
兩瓣竹片奏出的旋律
回響在山岡
丈夫就坐在一側抽煙,不笑
也沒有說話
七
妹妹出嫁的冬天
她穿上黑色素衣
那晚,為妹妹換上紅帕子和百褶裙
她一直拉著妹妹的手
把母親留給她的銀手鐲戴在妹妹手上
說了很多話,流了很多淚
八
在故鄉
陽光把這場大雪梳理得充滿暖意
她佝僂著,拾回來一捆干柴
她說:“彝人的火塘,不能熄。”
此時
我已經推倒故鄉的柵欄,準備遠行
有些流浪,迫不得已
有些流浪,情不自禁
送 靈
冬天是老人的最后一聲嘆息,在我的家鄉
一入冬,老人們就會安然迎接所有可能
他們將死時要穿的黑色素裝
疊放在子女能找得到的地方
他們不輕易出門,出門也是去另一個老人的葬禮
他們在另一個老人的葬禮上很少流淚
就好像在參加自己的葬禮
——題記
一
在冬天的臂膀上結束
外祖母的火葬禮
(是誰站在神靈的高度和紅塵做買賣
讓逝者的溫度托住了雪,托住淚水)
祝詞在火塘邊攪弄星火
“逝者即將前往祖神相聚之地
逝者前往,逝者即將前往
生者勿從
生者勿從”
在陽光貧瘠的土房子里
是誰一次就聽懂了,神靈的語言
二
童年最愛的座位
靠著母親的慈祥
也靠近祖母的羊披毯里
緊裹著的傳說
這個冬天,我結束所有尋覓
緊閉木門,門楣上的圖案
讓我想起了祖母的鐮刀
把屋后的蕨草地割進神話里
發酵
三
山里有兩泓清泉
祖母說這是山脈的眼睛
當塵埃落入,渾濁了這雙眼
憤怒的滾石就會闖進寨子里
撞死一生不言語的老牛
祖母的遺囑是這樣寫的:
“要沿著遷徙之路生
沿著歸祖之路死
要抵達火的意志
抵達雄鷹的勇敢”
四
她逝去時的睡姿,是枕著右手
她的左手要緊握著紡織工具
她在人間的冬天與死神的談判輸了一次
唯一一次
我就面對遙遠的故土斟滿一杯烈酒
最后一杯
五
親愛的祖母,人間此時太冷
我握不住刀和幻想
在去往祖神聚集之地的途中
今夜你在哪里棲息,可別迷路
你茅草屋的炊煙向哪
故鄉的河流向哪
我就向哪
六
親愛的祖母啊,悄悄地
跟以往一樣輕輕推開我的木門,告訴我
枕著我的甜夢,告訴我
死亡是什么顏色
如果天亮之前你要離開
請在我的額前留下呼吸
留下遺憾
七
親愛的祖母,安心走吧
順著風走,淋著雪走
路過陌生的寨子時,騎著馬走
翻過故鄉的山脊后,唱著歌走
怎么憂傷也沒用了
怎么思念也沒用了
你要順著風走,淋著雪走
路過陌生的村莊時,收好你的拐杖
抵達祖神聚集之地時,記得報上姓名
怎么富有也沒用了
怎么憂傷也沒用了
八
“逝者即將前往祖神相聚之地
逝者前往,逝者即將前往
生者勿從
生者勿從”
黃昏辭
祖母在這里乘過涼
祖母手中,針線慈悲
正在縫補一個木質的黃昏
黃昏下
一頭母羊對著西山長長地叫
它夭折的羊崽就掛在西山
另一棵核桃樹上
正被烏鴉啃噬
黃昏,像太陽的血泊
我倒在其中,躲避愛情和斧頭的追殺
一條魚在臥落河岸,剝自己的鱗
【作者簡介:加主布哈,男,90后,四川省大涼山彝族人,著有詩集《借宿》《如果屋頂沒有星星》,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入選第39屆青春詩會、第二屆四川小說家星火計劃、魯迅文學院第45期高研班。曾獲第三屆詩酒文化大會校園組金獎、第二屆四川省十大青年詩人獎、第七屆青春文學獎中短篇小說頭獎、第八屆青春文學獎詩歌頭獎、2022年度《廣西文學》新人獎等。作品散見于《星星》《詩刊》《青年作家》《四川文學》《草堂詩刊》《朔方》《廣西文學》《青春》《北京文學》等刊物。參加第13屆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2019《中國詩歌》“新發現”詩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