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時代的多聲部中,重新打開《喧嘩與騷動》
    來源:澎湃新聞 | 蕭耳  2025年02月05日09:25

    如果說剛剛去世的美國導演大衛·林奇——他的故鄉美國蒙大拿州的米蘇拉,一座藏身于群山與森林中的小城,以他的雙峰鎮和橡皮鎮為世界貢獻了神秘,美國作家??思{則以郵票大的美國南方小鎮貢獻了喧嘩。

    最新版的《喧嘩與騷動》(李寂蕩譯)的封面上畫著一只鐘表,鐘表的表面上站著一個穿黑色大衣、戴黑色帽子的男士,男士站立的位置正好在 最長的秒針上。就像小說中康普生家的老大昆丁,他對時間仿佛有種病態的執著,常常盯著手表,時間的無情流逝,在昆丁看來象征著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即使你沒注意到它,下一秒鐘的嘀答聲,也會讓你進入到時間不可消除而又漫長的行進中去。

    《喧嘩與騷動》,李寂蕩譯,大星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

    現在已是乙巳蛇年,這樣冬日的午夜時分,最宜讀完一本書后癡人說夢。關于“癡人說夢”,最著名的典也是來自福克納,??思{的靈感則來自莎士比亞——他的世界經典名著《喧嘩與騷動》的書名取自莎士比亞《麥克白》中的臺詞 ——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在《紅樓夢》式的東方話語體系里,可以翻譯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感覺兩句話其實是同一句話。

    正因為對“癡人說夢”的深刻演繹,《喧嘩與騷動》成為一代又一代人閱讀不倦的世界經典名著,穿越不同時代的風云與場景,社會的,家庭的,個體的。比如當下的歲末年初,世界照舊充滿了喧嘩與騷動,洛杉磯持續數日的大火,妙瓦底聳人聽聞的電詐以及隨之發酵的泰國旅游退訂潮,涌進小紅書的“難民”,甚至是《再見愛人》真人秀引發的跟親密關系相關的一浪一浪口水……又與近一百年前的世界名著《喧嘩與騷動》形成無比貼合的對照關系。

    重新打開《喧嘩與騷動》正是時候。

    多聲部的“癡人說夢”

    我把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視為美國南方小鎮版的《紅樓夢》,康普森家族從1699年開始紀元,至1945年止,家族從小鎮名門經歷數代,到后來的醉生夢死,一代不如一代,終局的凋零,落在了康普森家族中的最后一代小昆丁身上,小昆丁也即被放逐的四兄妹中的凱蒂的私生女,凱蒂身上還有貴族氣質,她的女兒小昆丁或將淪落到底層流女。東方的賈寶玉與西方的小昆丁,其命運似乎已見軌跡:終將流落于江湖?!缎鷩W與騷動》完成于1929年,這一年,美國經濟危機開啟,卻是福克納個人的幸福之年,不僅因為這部日后成為世界經典名著的長篇小說出版,他還和自己青梅竹馬的艾斯苔爾新婚,到帕斯卡古拉的海灘度了蜜月,艾斯苔爾是個南方美人,可惜后來,這段婚姻并不美滿。??思{去世于時代之變已經摧枯拉朽的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風氣已然徹底改變。在《喧嘩與騷動》中,康普森家還有迪爾西一家這樣忠心耿耿的黑人為其服務,到了??思{彌留之際的60年代,民權運動已經風起云涌,凱蒂這樣追求個人自由與解放的女性,也將迎來一個搖滾樂與嬉皮士齊舞的時代。但那時候的凱蒂哪怕仍在世上,也已進入人生暮年。

    威廉·??思{

    康普森一家的《紅樓夢》式敘事——家庭的“徽章”是一把老蘇格蘭劍和一條蘇格蘭格子裙。第一代老州長昆丁-麥克拉昌,白手起家,最終自殺。他擁有了整整一平方英里的土地,日后這里成了杰弗遜鎮的中心,直到1840年,土地完好無損。第二代杰森-利庫格斯二世,陸軍準將,參與了一場密謀又失敗的逃亡軍人,孤注一擲的賭徒。這位常敗將軍的余生將家族的這一平方英里的土地在40年時光里一點點敗掉,直至1900年去世,康普森家族僅剩一幢房子和周邊的一點點土地。第三代杰森-康普森三世,酗酒,不成功的律師,生了四個孩子,他將最后一份地產賣給了一家高爾夫俱樂部,籌得的錢供兒子昆丁去哈佛大學求學,女兒凱蒂舉辦一場體面婚禮。第四代,大兒子昆丁在哈佛大學讀完一年級后自殺,大女兒凱蒂未婚先孕,結婚后被拋棄,私生女小昆丁交給娘家撫養,自己浪跡江湖,從此成為人們傳說中的放浪交際花式女子。三兒子杰森四世成為事實上的一家之主,冷酷自私,一個小商人,現實主義者。四兒子班吉明是個傻子,只有三歲智力,最終被哥哥杰森送去閹割,后又被送去了養老院度過殘生。第五代,沒有父姓的老州長的玄孫小昆丁,在17歲那年,少女昆丁盜走了舅舅杰森密藏的錢(這份錢的大部分是小昆丁的母親凱蒂寄來的給女兒的生活費,被杰森占為己有),順著一根雨水管爬下樓,和一個旅行劇團的小攤販一起逃走了,從此下落不明。

    《紅樓夢》里,賈府從開創者至賈蓉、賈蘭,也經歷了五代人。賈演是寧國公,賈源是榮國公,他們是賈府的開創者,第二代賈代化、賈代善世襲爵位,維持了賈府繁榮局面,第三代賈敬、賈赦、賈政。賈敬沉迷煉丹,賈赦好色貪婪;只有賈政任工部員外郎,卻無力應對內憂外患,眼看著家族在醉生夢死中走向衰落。第四代賈珍、賈璉、賈珠、賈寶玉、賈環,還有元春等眾春,男的都是些荒淫無用頹廢做夢的公子哥兒,唯一看似成材的賈珠英年早逝,隨著元春在宮中的失勢和死亡,走向整體性大敗局,再也沒有一個擎天柱式的家族人物出現。第五代賈家子弟,賈蓉紈绔荒淫,賈蘭上進,或者能拯救的只有他自己,也無力挽回賈府的風雨飄零,賈府走向徹底衰落。

    都是五代人,一整個家族的敘事,重點落在最后三代人的挽歌上面,《紅樓夢》是賈語村言的上帝視角,《喧嘩與騷動》是多聲部的四重奏,分別以傻子班吉明、昆丁、杰森和黑人家奴迪爾西四個視角來敘述,女主角凱蒂只存在于多聲部的敘述中,是不在場的中心。無論是東方章回體小說還是西方意識流小說,逝水年華里的凋零感都強烈沖擊了不同時代的心靈。

    也可以說,這是兩部可以在時間之河里對流的令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不朽文本。我在康普生家二女兒凱蒂身上看到了林黛玉,凱蒂和林黛玉以不同的方式叛逆,凱蒂是野性派,黛玉是性靈派,女性代表的美最終走向毀滅與消逝。

    《紅樓夢》里,“癡人”主要是賈寶玉,他有一個大觀園繁華夢,還有一個寶黛愛情夢,最終都墜入虛無。在《喧嘩與騷動》中,傻子班吉一直在癡人說夢,混沌之夢。他的夢里最重要的是姐姐凱蒂。但是隨著凱蒂的離去,他的夢被剝奪了。暗戀妹妹的昆丁,一個幻夢。在自殺前的大段意識流獨白也是癡人說夢,因為他理想中的人倫、秩序、榮譽、愛情與世界觀,隨著妹妹的叛逆,以及家族的各種崩塌永不可能出現,他唯有一死獻祭他的理想國幻夢。老三杰森有一個財富與功利的迷夢,女兒凱蒂則有一個逃離家庭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夢,最終這些夢一一破滅了,只有班吉活著,混沌地癡人說夢下去?!缎鷩W與騷動》與《紅樓夢》有相似的荒誕與虛無,都是舊貴族繁華舊夢的破滅,是終將瓦解的大廈傾圮。

    還有一點,從房地產經濟與每個現代家庭產生緊密聯系的當下看過去,在《紅樓夢》的時代,還是有與曹雪芹生活的時代有重疊部分并延伸到了1945年的《喧嘩與騷動》的時代,地產始終都是家族重要的經濟來源。賈府作為大貴族有大量家族地產,家族運行主要是靠地產收成支撐,最終因入不敷出及朝廷罰沒而萎縮、失去,使賈府經濟崩潰。康普森家隨著一平方英里的地產漸漸萎縮,可售的土地一代代地售凈,走向了徹底敗落,四兄妹的父親酗酒無為,母親不停抱怨生病哀聲嘆氣,從此階層真正滑落,再兢兢業業做生意的杰森四世也只能是個小商人。最終無論是東方的賈家還是西方的康普生家,在眾聲喧嘩之中,老貴族繁華落盡、好一似食盡鳥投林,只消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

    幾百年后,在眾聲喧嘩的當下,中國人一個家族的主要資產持有也依然都在房子上面。房子的升值貶值依然強烈地牽動著無數國人的神經。這就是世界名著穿越了無數個經濟周期后,在當下仍然不過時的魅力之一。

    多聲部的昆丁與斯通納

    在讀完李寂蕩譯本《喧嘩與騷動》后,我又從書架上抽出了《斯通納》,把擱置已久的《斯通納》讀完了。因為我發現了《喧嘩與騷動》中的昆丁與《斯通納》中的斯通納之間隱秘的關聯性?!端雇{》是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 1965 年,而《喧嘩與騷動》1929年就出版了。威廉?斯通納是一個農家子,出生于美國中西部的密蘇里州的一個偏遠農場,19 歲時進入州立密蘇里大學學習農學。他本來被父母送去學農學,為的是畢業后回到自己的農場干活,結果大學二年級的一堂文學課——一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文學通識課徹底改變了他人生的方向,他改修了文學專業,一直讀到博士,留在大學任教,在象牙塔里找到了活著的意義,他追求智識以對抗人生的無意義、他一直與外部世界格格不入,卻拒絕做廉價妥協,在學院因為與系主任結下了梁子,長期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斯通納在知識的殿堂里找到了意義,他沉浸其中,以此抵擋住了其他方面的人生挫折:與妻子伊迪絲婚姻的失敗、事業的挫折、經濟的困境、愛情的失去、女兒因家庭氛圍的窒息想逃離家庭導致的未婚先孕以及后來的失意等等,斯通納一方面是不幸的,在失去愛情后,生命力迅速枯萎,后來又得了癌癥,死于63歲,似乎是個悲劇人物,但另一方面,斯通納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在長期浸淫的文學與哲學的幻夢中,找到了歸依之物,使他并沒有像昆丁那樣的夢碎,而是在很小的一個小世界里生存了下來。昆丁的可悲在于,盡管他已經是天之驕子的哈佛大學學子,他似乎只認領了哈佛學子的身份感和榮譽感,卻并沒有真正投入智識生活之中,他的靈魂沒有歸依到斯通納式的象牙塔內部。斯通納卻躲在象牙塔里面消極地不出來,他躲在象牙塔,從而躲過了戰爭,躲過了家庭風暴、經濟危機、職業危機,情感危機,他在大學和自己的書房精神游走,他專注而又疏離地活了下去,而階層更優越的康普生家子弟昆丁,只是在象牙塔外面徘徊了幾下,就帶著一顆凌亂的心,投身了河流。

    我們看到了斯通納在大學象牙塔的圣徒般的專注,也看到了昆丁在進入哈佛求學后的恍惚與不專注,他常常在課堂上獨自陷入沉思,與周圍人格格不入,與同學因為觀念發生沖突,也無法集中精神學習。他在大雨中獨自在校園里漫游,孤獨而又無力。直接地說,他似乎沒有從大學獲得真正的人生養分,這才是悲劇。

    如果要追究昆丁的悲劇,也可以說昆丁式脆弱是舊貴族傳統里的虛弱帶來的先天不足癥。昆丁看重家族的榮譽,想捍衛妹妹凱蒂的貞節,有挑戰者的沖動,卻不能真正像個成年男人那樣去戰斗,去成事,同時他又不具有弟弟杰森那樣冷酷的現實主義。他仍然是回避型父親和訴苦型母親的家族血統繼承者,雖然他的父親最后賣地之舉是清醒的,賣地的錢送昆丁去哈佛求學,他朝這條路走下去,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斯通納式的人物,但最終昆丁選擇了擁抱虛無,投身寂滅。

    可以說,斯通納的悲劇,內核并不悲傷,因為他有一個理性的、確定的靈魂。導致斯通納在密蘇里大學幾十年里受打壓,一直不能晉升教授的是他固執的原則,他不留情面地給系主任的研究生打了不及格,必須要把那樣不符合象牙塔素質的人擋在門外,他認為大學是真正的知識分子的終極庇護所,這是斯通納的執念。昆丁的悲劇恰恰是連他的悲傷和脆弱都帶著青春期的魯莽與沖動,是無序的。19歲的他離真正的智性生活很遠,他還沒有摸到那個真正打開智性生活的開關,他錯過了這個象牙塔的庇護所,只能為他剛構建的混亂理想而獻身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斯通納》這部小說的語言風格始終是質樸而又冷靜的,小說的語言風格也在呼應著斯通納身上的古拙鈍感,而??思{何以要采用意識流的寫法,僅僅是為前衛而前衛?我們恰恰從傻子班吉和精神恍惚者昆丁兩個關鍵先生身上,看到了意識流的恰到好處。人物或混沌或混亂的思維連綿不斷地沖破了靈魂的邊界,沖出了身體的邊界,最終精神摧毀了肉身,確實沒有比意識流來表達更妙的了。

    在我們的時代,如果不是人物的需要,為了形式而去刻意追求一種意識流寫作的效果,可能會顯得奇怪,因為我們時代的人雖然越來越多地在碎片化思維之中,但這些思維因為被規訓過度,很難突破肉身獲得自由的存在,成就意識流本身。

    多聲部的譯本

    以后,對于永恒的經典,不同的讀者或許會珍藏自己最喜歡的那個譯本。隨著翻譯的門檻越來越低,大量的翻譯工作AI機翻都可以完成,其實對真正好的譯本,讀者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比起二十年前,我們讀世界經典名著,對譯本的選擇是很有限的,基本上只能給什么讀什么。我們時代的讀者更幸運的是,你有了更多的選擇譯本的權利——像《喧嘩與騷動》這樣一部從不落伍的經典名著,我覺得每一位讀者一生都應該讀一次,現在我們終于有了在好幾個譯本中自由選擇的可能性。關于《喧嘩與騷動》,大多數讀者第一次閱讀的可能是李文俊先生譯本,李文俊先生是德高望重的翻譯家,李文俊譯本于1984 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但并不是說翻譯家鼎鼎有名就一定是完美的翻譯,從翻譯的難度來看,李文俊先生的年代要翻譯這樣一部艱澀之作的難度,比現在的翻譯家要難得多,因為他們占有的信息是不對等的。印象中我第一次讀這個版本時,有些段落是跳著讀的,有些南方郵票小鎮的沉悶,這本書不像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那么有趣得淋漓盡致。后來還有語言方式較現代的李繼宏譯本,他的版本里會出現“傻逼”這樣的詞眼,對我來說,這好像是在大觀園的賈璉賈環嘴里蹦出幾句國罵,有些時空錯亂的感覺。還有方柏林譯本等等,浮光掠影,各有千秋,讀者也各有偏好。世界名著的譯本哪個譯本最好,這件事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

    人們一直說福克納的家鄉是個郵票大的地方,到底是多大的一張郵票呢?他的家鄉在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個叫牛津的小鎮。這個地方很偏僻,最近的城市是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喧嘩與騷動》的中心是約克納帕塔法縣縣城杰弗遜鎮,它們的原型就是??思{的家鄉拉法葉縣和縣城牛津鎮,他小說的基本版圖也就是這么個地方。但意識流寫作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或大或小的地方。??思{在牛津小鎮,尤利西斯在都柏林,普魯斯特在法國,弗吉尼亞-伍爾芙在英國。對現在習慣了短視頻的受眾來說,要閱讀大段大段隨意識飄移跳躍流動不加標點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意識流寫作的文字可能會有點不適,甚至是一種閱讀上有難度的挑戰,所以越新的版本,在去除閱讀障礙上為讀者考慮得越多,最新出版的《喧嘩與騷動》(李寂蕩譯本),給讀者投喂了諸多元素:包括人物關系表、重要時間點列表、用各種顏色標注出時間與事件的對應、插圖、譯者導讀等等,譯者李寂蕩先生是70后,這是《喧嘩與騷動》的中文版譯者中相對年輕的一位,他并不是以翻譯家出道的,他是一名在貴州的詩人、作家,中國著名文學期刊《山花》主編,該譯本2023年9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后,被認為是一個比較先鋒、現代的版本。關于翻譯李寂蕩有一個觀點:沈從文寫作是貼著人物寫,他做翻譯也要貼著人物去譯,話語要高度吻合人物特征。同時翻譯又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相互的妥協,外國作家的中文譯著,肯定要與漢語作家的作品有比較大的差別,在文字流暢的前提下,盡量體現出外國文學的特征。在李寂蕩看來,??思{是一位既前衛又傳統的作家,他就像一位現代派畫家,盡管開創了抽象、變形、夸張的手法,但他也具備扎實的寫實能力。李寂蕩是詩人,他在翻譯《喧嘩與騷動》中,很好地保留了人物的語感和語調。比如傻子班吉的第一個聲部,譯者能完全貼近班吉的詩性世界,在我與李寂蕩的交流中,他說在四個人物中,他自己更多地投在班吉的身上,就是一個孩子的孤獨無依的,極度依賴的,又比較單純的一種狀態,我挺喜歡這個部分的譯筆,李寂蕩呈現出一個梵高向日葵油畫式的超高濃度的班吉的世界,既是囈語的,夢的碎片,又是一個完整的,童真的世界。班吉的通靈,在于他能看見日常性的生活中人們看不見的東西。他的姐姐凱蒂在樹林里與人發生關系后回家,班吉馬上感覺到了姐姐的變化,于是就開始尖叫哭泣。李寂蕩譯本在翻譯班吉這樣一個通靈者的精神囈語時,風格也是偏向詩性氣質的。

    或許正因為這種詩性的、童真的、混沌交雜的特質,我們才能將《喧嘩與騷動》中的班吉明與《鐵皮鼓》的奧斯卡區別開來。相比智力停留于三歲的班吉,生活在納粹德國的奧斯卡也拒絕長大,和班吉一樣有敏銳的通靈,也具備遠超常人的聽力與觀察力,能洞悉周圍人的隱秘。但奧斯卡作為一個人更為復雜,他身上兼具了孩童的混沌與非理性與成人的復雜狡詐,卻沒有班吉身上那種特別動人的詩性之美。讓讀者鮮明地感知到班吉身上的這一點性靈之光,或許也有翻譯家的功勞。

    昆丁的聲部,同時也是意識流最強烈的部分,尤其是自殺前的囈語,閱讀時令我想起《尤利西斯》里男主人公、都柏林游蕩者布魯姆大段大段的意識流思想活動,昆丁部分充滿了哲思又有抒情性,這個部分讓我想起《紅樓夢》,昆丁身上有賈寶玉的沒落貴族少年的氣質,昆丁更憂郁也更擅于思考,哈佛一年的求學生涯在他身上同時又打上了象牙塔的烙印,使他激越的思想深刻的抒情性與本能的暗流無法融入現實世界,他的烏托邦世界一觸碰到現實就碎了一地,就像他最終投身的那條河,他在河邊經歷的現實世界就像一個小小的荒誕的現實鏡像,讀這一部分,我感到正因為譯者自己是詩人又是畫家,他對昆丁自殺前漫游的那個環境的描寫時有神來之筆。??思{在寫小說之前,也是個詩人,一個失敗的詩人,但他寫詩的記憶運用到小說里是成功的,他的詩性表達,比如“一屋頂的風”,像一句詩,就像蘇東坡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李寂蕩認為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完全一樣的。

    自《喧嘩與騷動》后,他正在翻譯福克納的48個短篇小說,看來這個難度系數也是非常之大。這本《喧嘩與騷動》有李寂蕩繪的??思{肖像,濃縮了詩人、翻譯家李寂蕩對福克納的這個人的了解。

    (蕭耳,作家,浙江工商大學金收獲寫作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出白浆|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