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樹增新作《天著春秋》:歷史、文學與戰爭的交響
    來源:解放軍報 | 袁 詮  2025年02月03日08:37

    10年前,王樹增在完成“革命戰爭史系列”的收官之作——《抗日戰爭》時,曾透露一個宏大的設想:要將春秋以來我們這塊國土上那些波瀾壯闊的戰爭,以獨特筆調展現給世人。這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從這些戰爭中誕生了中國燦爛的兵書文化和傳承至今的軍事思想。

    2024年12月,王樹增在多年精心研讀文獻筆記的基礎上,終于完成這一設想的開篇之作——《天著春秋》,并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天著春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從當下視角解讀和再現春秋時期戰爭的作品。本書從夏商之間的鳴條之戰寫起,簡略回顧了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更迭,爾后著重書寫從周平王遷都洛邑至三家分晉的春秋歷史。作者用10場古代大戰,帶領我們穿越時空,領略那段戰亂紛爭卻又誕生輝煌戰爭文化的壯闊歷史。這段歷史是我們回望和探求民族成長經歷和民族精神發端的重要源頭。這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時代。戰火四起、群雄并立,橫尸遍野、稱王爭霸。但同時,這個時代又產生了留存至今的哲思、謀略乃至情歌”。

    創作過程中,王樹增潛心搜集、整理各類典籍,涉獵范圍很廣。史學著作、諸子百家以及文學經典,均在他的研究范疇之內。對于某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樹增更是細致入微,運用多種資料相互印證和補充,密切關注后世的研究成果乃至考古新發現,以此來甄別歷史信息的真偽,力求準確而真實地還原歷史細節,客觀全面地評價歷史人物。

    與此同時,王樹增以現代軍事視角,充分運用現代軍事理論,從地緣政治、軍事地形、兵力對比、戰場形勢和戰略戰術等多個層面分析古代戰爭,并從軍史角度對一場戰爭在戰爭史上的地位、其戰術打法對于戰爭形態的影響等,也給出相對清晰的評價。他將繻葛之戰中鄭國軍隊的“魚麗陣”,即戰車和步兵協同作戰的樣式,與現代戰爭的“步坦協同”相類比;將長勺之戰中的“一鼓作氣”視為心理戰的古老典范,并對心理戰的作戰方式進行分析。此外,書中還指出鄭國抗擊北戎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中采用伏擊戰制勝的戰例;楚莊王滅庸之戰則體現分進合擊戰術;吳國和齊國的艾陵之戰是中國古代使用戰場預備隊的戰例等,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軍事理論和戰史研究的專業性、學理性。

    從文學敘述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點評將數千年前的古代戰爭與現代戰爭有機勾連在一起,使讀者更加清晰地看到現代戰爭的萌芽和源頭,看到我國幾千年歷史發展進程中總結的戰爭經驗,以及國人在戰爭中不斷積累和傳承的智慧,展現出縱橫捭闔、舒卷自如的寫作風格。

    《天著春秋》作為敘述歷史的文學作品,與歷史文獻資料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充分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向讀者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投入。這些主觀能動的情志是歷史題材文學作品的重要價值所在。

    在春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既有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有公卿貴族之間爭權奪利的戰亂。對此,王樹增寫道:“書寫戰爭,不是為了揭秘,也不是為了梳理戰史,而是去發掘在極端的戰爭條件下所形成的信仰與精神力量,以及這種精神力量對于當代中國人的意義。”

    王樹增用細膩的筆觸描繪戰爭中不同階級的人的處境和選擇,蘊含著他對戰爭本質的看法,以及內心對于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苦難的深深憂慮和思考。安穩和平的生活一直是普通百姓的愿望。“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古代兵法中對戰爭最高境界的美好設想就產生于春秋時期, “慎戰”“止戰”這些沉淀在中華民族精神血脈中的觀念,都是先人在血淋淋的戰爭中領悟到的。這里面寄托著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景,更承載著戰爭帶給中華民族的深重苦難。

    在《天著春秋》中,王樹增如同一位技藝嫻熟的雕塑家。他將史書中有些只有幾行字或一句話的記載,通過史料挖掘和文學筆觸鋪展開來,努力還原當時的戰爭和戰爭中的人。為了更直觀地感受歷史,王樹增還多次踏上尋訪古戰場的旅程。盡管歷經數千年的歲月變遷,這片土地上的風貌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當他站上那些曾經見證戰亂紛爭的古戰場時,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這種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和親身感悟,使得他的行文情感充沛、情思綿長。

    比如牧野之戰,史書中的記載非常簡略,但王樹增根據后世研究成果和考古發現,細致還原了雙方的陣法、兵器使用以及軍隊編制等情況。在描述戰爭過程時,他生動展現了三波進攻態勢,以及陣列中步兵、甲兵、弓弩手之間的配合,直到最后雙方短兵相接、殘酷廝殺。讀者仿佛能親眼目睹戰場上的沖鋒、肉搏和踐踏,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激烈。

    理想的文學作品很多時候是歷史與美學的融合,是詩與史的共構相生。這其中,既要有充實充分的史料支撐,又要具有表現力獨特的語言運用和敘事結構;既要有真實客觀的歷史細節,又要有文學的興味和意趣。這些特點,都不同程度上體現在《天著春秋》中。

    王樹增曾對春秋時期的戰爭進行總結:“據不完全記載,春秋時期的大小戰事達500多次,100多個諸侯國曾被兼并或亡國,超過50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死。”他以重要戰爭為脈絡,來講述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時代,凸顯了戰爭在霸權更替、推動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他大量使用倒敘、插敘的敘述方式將春秋乃至更早歷史時期紛繁復雜的諸侯關系和權力更迭編織在一起;他善于把控行文節奏,將緊張的戰爭場景與日常社會經濟狀況、理智的軍事分析相結合。在講述完周朝建立后,致力于從禮樂祭祀、政權結構到稅收、戰爭等各方面制定完備的典章制度時,作者寫下:“在戰爭如此頻繁的年代,竟能誕生如此周全工整的規章。”而這一系列規章制度在戰爭中對政權體系給予了全方位保障。

    除了宏大的戰爭敘事,王樹增用細膩生動的筆調,刻畫歷史大背景下的人情人性,展現出人性在戰爭中的復雜與多面。春秋時期,在戰爭的陰霾下,既有的價值認知和道德倫理觀念出現崩塌,人性的光輝與黑暗相互交織。有人會為了達到自己的戰爭目的,使用暗殺、離間計等各種戰術計謀。如晉國的趙盾,先后暗殺公子樂、背棄公子庸。這種用刺殺方式除掉政敵以確保權力穩固的做法,在春秋諸侯國中屢見不鮮。但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又會出現恪守周朝“戰爭禮”的現象。比如晉楚邲之戰,晉軍在潰敗時,戰車陷入泥濘。追擊的楚軍并沒有屠殺他們,而是教他們如何讓兵車從泥坑中出來。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當時人們面對戰爭的態度和思想,但從歷史的書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面對戰爭時,人性中殘酷與仁義共存的復雜。

    作品中尤為吸引人的是對《詩經》中民歌的現代化表達。作者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傳遞古老民歌的風情和韻律,再現先民的浪漫歡喜和愁緒憂傷,筆調悠揚和緩,傳達出自由平和的氣息。表現《詩經·鄭風·東門之墠》時,作者寫道:“東門外美麗的花園呀,茜草沿著山坡生長。她的家離我近在咫尺呀,人兒卻像在很遠的地方。東門外栗樹下的小屋呀,安寧溫暖讓我心曠神怡。難道是我不想與你親近?不肯親近的人呀是你。”淳樸的情歌語言勾勒出普通百姓簡單的幸福。與殘酷激烈的戰爭相比照,在疾徐有致的節奏中,尤顯作者在歷史書寫中深沉的人文情懷。

    文藝評論家李敬澤認為,《天著春秋》不僅僅是一部戰爭史,它實際上是一個以戰爭為線索的、為脈絡的文化史、生活史、精神史。“那是一個極其偉大的時代,春秋往上,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起源,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童年和青春時代,這需要一代一代人去寫,需要我們去重新想象它,重新認識它。這種想象不僅僅是為了認識歷史,也是為了認識自己。我們這個民族是怎么來的,我們的性情是怎么來的,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基本觀念,滲入我們血液里的那些東西是怎么來的。讀讀《天著春秋》就知道我們的來處在哪里。”

    王樹增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抒發了一位作家對于我們這個民族從何而來、我們精神觀念根源于何處的思考。他以文學表達帶領讀者重返歷史現場,重新尋找和認識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傳統的根與魂。

    我想,這就是《天著春秋》帶給我們的啟示:以更理性和更具現代精神的眼光去擇取分析來自歷史深處的優秀基因,讓未來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寬廣。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吗|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