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春天”,這個春節你會去圖書館過嗎?
巴金先生曾說:“每個人都有春天?!?025年的春節,是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是位于武進路455號的巴金圖書館開館后的第一個春節,是上海圖書館無數個在大年初一迎接讀者的春節,是上海少兒圖書館用各種方式吸引小讀者的第N個春節……在圖書館過一個書香春節,會是許多愛書人的選擇。
觀看“申遺”紀錄片
從武康路到武進路,巴金圖書館是巴金故居所轄場館第一次向公眾開放的春節。巴金圖書館從小年夜開始為公眾上線春節文化大餐,文化年禮市集、馮驥才講“春節申遺”、黃永玉《過年》紀錄片特別放映、主題印章發布等,邀請讀者追尋春節背后獨特的文化內涵,一起迎接“我們的春天”。
小年夜,2025·春之聲巴金圖書館文化年禮市集于巴金圖書館一樓數字閱覽室正式向讀者開放。市集集合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聚珍出版公司、作家出版社、繁花書房以及《萌芽》《上海文學》等多家出版社、雜志社的多種優質、有趣的文化內容產品,包括作家金句趣味文學系列、經典《繁花》系列、快樂老頭黃永玉系列、非遺年味系列、外國文豪系列等多個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和書刊,為熱愛文化的廣大讀者朋友們搭建橋梁,把文化帶回家。
大年初二起,巴金圖書館將打開大門,和讀者一起迎春。同時,靈蛇迎春——巴金圖書館過大年主題印章將發布。以巴金圖書館經典視角為遠景,兩條頑皮可愛的Q版小蛇為近景,設計、制作的巴金圖書館蛇年主題年畫,憨態可掬,細節精致,色彩豐富。作為面向廣大讀者的開年禮物,巴金圖書館把這兩幅年畫制作成套色印章、靜電貼窗花、裝飾畫等,并在館內精心布置福字、掛花、中國結、紅燈籠等。讀者可獲贈窗花,共享文化新年味。
春節申遺成功離不開作家馮驥才。他用近20年時間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和搶救,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保護的領軍人物”。初三下午,巴金圖書館將舉行看片會,放映《文化十分:馮驥才》《中國木版年畫申遺》《用美好的年文化過好年》三部紀錄片。片中,黃永玉在女兒黑妮的陪同下,于2012年龍年除夕前三日,與導演楊凡傾談了人生中的點點滴滴……這些茶余飯后的片段,剪輯成《過年》。大年初四,巴金圖書館看片會為讀者安排了《過年》的特別放映,從過年聊人生,敘茶話。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每年春節大年初一,上海圖書館給到館的讀者拜年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今年大年初一當天,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入館前100位讀者、上圖東館入館前200位讀者(南、北門各100名)可獲得新年對聯套裝一份,發完即止。據悉,“福氣滿滿”春聯文字出自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一級文物《九成宮醴泉銘》(吳湖帆四歐堂本)。在淮海館一樓大廳,迎接讀者的將是“‘畫’說百姓美好生活主題年畫、宣傳畫展”,展覽以《人民至上》等主題出版物為基礎,通過年畫、宣傳畫,展現20世紀50-80年代上海人民群眾生活的多個方面,以溫暖的畫面反映城市的煙火氣,以蓬勃的場景鼓舞向上的信心,展現上海這座城市始終勇立時代潮頭的精神和氣質、上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除了藝術畫作外,展覽還將展出畫面中部分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帶領讀者重溫城市的“老味道”。在淮海館第一展廳,上海圖書館將聯合上海書畫出版社,共同推出“翰墨千載 魏晉風流——中華書畫名品臨摹創作新春特展”,立足上海圖書館豐厚的館藏碑帖尺牘,聚焦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張芝、鐘繇、王羲之、王獻之等書家名帖進行臨摹創作,為觀眾勾勒出這一時期書法藝術的美學流變與發展脈絡。
上海少兒圖書館長風館三樓將舉辦主題書展“魅力中國·屬于我們的寶藏”,展覽從我國的遺產名錄中挑選40個知名度較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以及自然遺產(故宮、莫高窟、京劇、皮影戲、醋、涮羊肉等)項目,采用有趣的文字和細致的手繪彩圖介紹世界遺產的基礎知識,通過主題書展、現場互動挑戰、線上共讀會、專家講堂系列活動,讓孩子從小感受中國人的創造力、大自然的神奇,在中國遺產之旅中開闊眼界。
同樣在長風館舉行的“隕石與繁星:魯克文獻捐贈展暨魯克百年誕辰紀念”展上,少兒文藝工作者魯克家屬慷慨捐贈的 277 種、308 冊珍貴的紙質文獻資料,為觀眾提供深入了解魯克及其時代的機會。
在非遺版春節里,感受非遺技藝。年初二,浦東圖書館的新春活動中,將邀請讀者體驗源自2000多年前楚國的漆藝,用大漆工藝制作漆扇,捏面人等非遺活動,帶來來年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