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燃燒的火焰——紀念艾明之誕辰一百周年
    來源:新民晚報 | 韋泱  2025年01月22日16:01

    早些年,常在舊書店淘到署名“艾明之”的書籍,如民國版《霧城秋》《饑餓的時候》,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小說《競賽》《不疲倦的斗爭》,電影劇本《偉大的起點》《幸福》《護士日記》等,面對這摞舊著,我想,一位創作成就如此突出的作家,怎么無聲無息了呢?帶著這個疑問,經多方查找詢問,我終于叩開了位于永嘉路上艾明之先生的家門。之后一次次拜訪聊談,我漸漸走近了這位著作等身的老作家,并撰寫了《尋找艾明之》一文,期望老作家能重新回到廣大讀者的視野。去年至今,因協助上海影協、影評學會等籌辦“紀念艾明之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我的腦際不時浮現艾明之先生親切的面容。

    危難中遇到貴人葉以群

    艾明之(1925—2017)生前多次跟我談及葉以群先生,說:“以群是我的貴人恩人啊!”艾明之原名黃志堃,出生在上海一小商戶人家,全家靠父親經營電影器材的小本生意維持生計。然而,“一·二八”日軍打進上海,炮火瞬間炸毀了商鋪兼居家的小平屋。從此,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十二歲的艾明之小學沒畢業,就進了難民所。白天在街頭背個小箱為路人擦皮鞋,當天報紙來了,還抽空做報童,滿街喊叫賣報紙,還去餐館做過洗碗端盆的堂倌,去網球場給人撿球,以此勉強糊口。可他不放棄讀書,考入陳鶴琴任校長的“國際難童中學”。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悍然進入租界,在敵人的威逼下,學校不得不停辦。艾明之失學后,從寫作中尋找心靈寄托,第一篇小說《人生驛站》,刊發在陳蝶衣主編的《萬象》上,這年艾明之才十五歲。接著他與幾個同學決定離家出走去重慶闖蕩。所幸,艾明之很快在巴蜀中學找到了一份教職。因課時不多,在閑悶時,他重新萌發了文學創作的欲望。想到上海的種種不爽,不禁百感涌上心頭,寫下平生第一部中篇小說《上海二十四小時》。

    當時的重慶,只有一份《文哨》刊物辦得還不錯,艾明之大膽把小說投去,也沒抱多大希望。很快,他收到了一封回信,不像退稿。拆開一看,是編輯約他去聊聊的短信。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了位于重慶朝天門江邊的一座舊房內。接待他的是一位和善的中年編輯,他作自我介紹說叫葉以群,從此艾明之記住了這一令他終生難忘的名字。葉以群筆名以群,曾留學日本,回國后參與左聯的創建,任組織部部長、《北斗》《抗敵文藝》編委。后來茅盾創辦《文哨》,具體編輯事務,都由葉以群一人負責。他告訴艾明之,《文哨》只發短篇作品,不刊中長篇小說。但如果能修改好,可以列入他們主編的“新綠叢書”中,出版單行本。艾明之聽后,心里燃起了一絲希望。接著,以群對《上海二十四小時》的創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肯定優點,給予熱情鼓勵,尤其是指出不足,一條一點都具體、細致,令艾明之口服心服。心想,以群對上海了解真多啊!仿佛有了指路明燈,艾明之信心滿滿地告別葉以群,回去修改。他終于不負所望,修改稿受到了以群的贊賞,欣然以責任編輯的名義,將艾明之的處女作列為“新綠叢書”第三種,由讀書出版社于一九四五年出版。

    此時,抗戰獲得勝利,在大后方的文化人大多回到上海,可艾明之窮得連飯都吃不飽,怎么回上海呀。他大膽地給葉以群寫了一封信,表達想回家的愿望,以群馬上回信,請他去找在川作家李劼人、陳翔鶴。果然,李劼人一見面就說以群來過信,并掏出十二元,交給艾明之作回家路費。如此,艾明之得以順利回到上海。回滬時,艾明之帶著一部剛完成的長篇手稿《霧城秋》,他在《后記》中寫道:“抗戰勝利了,大家原以為可以重新建筑自己應有的一份和平、安樂的生活,不幸的是,種種陰謀、毒辣,不僅沒有變成歷史,而且已普遍落在每一個人的頭上”。這是重慶也是當年上海的真實寫照。艾明之身無分文,找不到工作。危難之際,又是葉以群伸出援手,介紹艾明之進入鄒韜奮創辦的生活書店工作。艾明之曾在《追思綿綿》一文中說:“以群不僅是我在學習創作的長途跋涉中一位誨人不倦的師長,且在我生活面臨許多困難時總是第一個向我伸來熱情扶助的手。以群是我永志心頭、永懷感激的第一人!”

    陳原教艾明之學編稿

    生活書店是鄒韜奮先生在《生活》周刊社的基礎上,于一九三二年創建在環龍路(今南昌路),后遷往四馬路(今福州路)。韜奮先生去世后,生活書店經理徐伯昕按地下黨要求,秘密潛入香港,創建香港生活書店,上海的店務由陳原先生主持。艾明之到書店來,成為店里的新生力量,陳原非常高興,向他介紹了生活書店當時面臨的困難,又作了一些提問,了解到艾明之的基本情況后說,“放心在這里工作,有什么事情由我擔著。”簡單的一番話,使艾明之如沐春風,感到溫暖無比。這樣,艾明之就在陳原的領導下,開始步入出版工作。

    時值抗戰勝利不久,國共和談破裂,內戰烽火燃起,國統區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文化出版業也是舉步維艱。然而,生活書店繼承韜奮精神,繼續出版各種進步讀物。艾明之在陳原指導下,既學習做編輯,又把編務雜事都攬下,深得陳原欣賞。生活書店在出版書籍外,還出版了多種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刊物,《讀書與出版》就是其中的一種,此刊由陳原接替胡繩任主編。當時,白色恐怖嚴重,書店其實是處于半地下的工作狀態。平時,編輯部只有艾明之一人,陳原交辦可用的稿件,艾明之逐字逐句進行文字把關,稿件經終審后,他跑印刷廠排版校對,直到交書店發行。還要處理編務,登記來信來稿,給讀者回信等。在做好編輯和編務工作中,艾明之更加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提高,書店良好的環境,也為他廣泛涉獵各種讀物提供了諸多便利,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境界。同時,艾明之也沒有放松對文學創作的追求。一九四七年,他精選了九篇小說編成集子,請田漢題寫了書名《饑餓的時候》,請丁聰、朱金樓兩位著名畫家配上九幅精美插圖,由上海耕耘出版社出版。自渝返滬,艾明之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霧城秋》,以及中、短篇小說各一部,在文壇初露頭角。可惜,好景不長,白色恐怖越來越嚴重。經過慎重考慮,組織上安排艾明之于一九四八年春離開上海,轉入創辦不久的香港生活書店編輯部工作。在香港工作之余,閑不住的艾明之繼續努力創作,并常投寄給香港報刊發表。當時,生活書店正在推出“新中國百科小叢書”,秘密發往控制森嚴的國統區,為廣大讀者提供寶貴的精神食糧。在編輯部安排下,艾明之用半年時間,完成了《馬克思》《列寧》《孫中山》三部人物傳記的寫作。

    當三大戰役取得勝利后,又傳來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喜訊。艾明之和滯留在香港的大批民主人士無不歡欣鼓舞,黨組織及時租借了一艘外籍輪船,將他們專輪送到北平。

    周而復鼓勵他多寫上海

    在北平的生活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接著上海也解放了。艾明之歸滬心切,決定辭去生活書店工作,投入到新上海建設中。離開北平前夕,他去向茅盾先生辭行。茅盾對他的意愿表示肯定,并鼓勵他為今后寫作開辟一個新的起點,還請艾明之帶封信給時任華東局統戰部副部長的周而復同志。

    艾明之回滬后,就去找周而復轉交茅盾的信,周看信后對艾明之說:“茅公要我對你多幫助哪。你想深入生活,多寫上海,我非常贊同。”在周而復的關心下,艾明之很快去上海市政府重工業處報到,被任命為上海第三鋼鐵廠軍管會軍事助理員,一年后又繼任副廠長。艾明之的人生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生活是座富礦。在鋼鐵廠工作三年后,艾明之又到江南造船廠“下生活”一年多,這些都為艾明之創作上海題材的作品提供了豐富素材。在鋼鐵廠期間,他創作了建國后第一部長篇小說《不疲倦的斗爭》,獨幕劇《爐邊風波》,三幕話劇《鋼鐵的力量》等。尤其短篇小說集《競賽》出版后,其中有三篇作品被日本《新的世界》等雜志翻譯發表。

    一九五三年夏,夏衍將艾明之調到新成立的上海電影劇本創作所,成為專業作家。翌年,他寫出首部電影劇本《偉大的起點》,即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劇本獎。一九五五年,艾明之寫出建國后第二部長篇小說《浮沉》。小說女主人公簡素華從護士學校畢業后,主動奔赴北方工業基地,將青春熱血灑在那片熱土上。小說出版后印數超過百萬冊,還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印行。接著,艾明之又把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護士日記》,女主角由著名演員王丹鳳出任。影片放映后,贏得觀眾一片喝彩。尤其是王丹鳳演唱的影片插曲《小燕子》不脛而走,家喻戶曉。

    一九六三年,艾明之醞釀多年的長篇小說系列“火焰三部曲”第一部《火種》,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部小說以上海為背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工人斗爭生活寫起,通過一個工人家庭悲歡離合的命運,折射出工業城市初期及我國第一代產業工人,在上海波瀾壯闊的巨大變遷和斗爭畫卷。小說氣勢恢宏,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曲折生動,頗為引人入勝。《火種》的創作成功,大大地鼓舞了艾明之。于是,他馬不停蹄,投入第二部《燃燒吧,上海》創作中。然而,“十年動亂”中艾明之已完成的初稿連同所有資料,統統被打成“毒草”付之一炬。火光中,艾明之的心在顫抖,在無聲地淌血。一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艾明之在體質每況愈下的情況下,依然憑著一股頑強毅力,從頭開始,終于出版了五十余萬字的《燃燒吧,上海》。

    由于晚年患心臟病等老年性疾病,艾明之不得不放下一生所摯愛的筆,“火焰三部曲”的第三部將永付闕如,成為他無法彌補的遺憾。作為上海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的離休老作家,他深居簡出,淡出文壇。十五年前,為紀念市文聯成立六十周年,計劃出版紀念專集。在尋找參加過第一屆文代會的文化老人中,我想到了艾明之,他是唯一在世的小說作家,可謂碩果僅存。我請他談談參會經歷,他滔滔不絕,仿佛回到了當年。他說當年市文聯主席夏衍同志心胸開闊啊,把不同風格的作家都請來了,最大程度地團結了這些上海作家。我請他把這些內容寫下來,他信任地請我執筆記錄。《文代會前后》一文寫成后,發表在《文匯報》副刊,編入《我與文聯》一書,他見之非常高興。

    記得最后一次去看望他,聊談甚多。我請他題詞,他想了想,提筆寫下“熱愛文學”四個大字。我知道,他在文學這條道上走得太苦了,他不愿自己的后代從事這一行,兩個女兒先后從事貿易和餐飲。可他心中依然燃燒著文學的火焰,“熱愛文學”這四字是他一生的寫照,也是他生命的絕筆!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蜜芽tv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91精品国产入口|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2021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