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舊書,如何在新時代找到新知己
    來源:澎湃新聞 | 楊寶寶  2025年01月22日08:57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國各地都存在舊書市場,舊書行業一片繁榮。北京的潘家園和上海的文廟,是南北兩大古舊書市場,全國知名。

    近年來,多家知名民營舊書店迅速成長,成為出版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上海圖書公司創立“淘書樂”舊書市集,持續舉辦多季,受到滬上舊書愛好者歡迎。不少讀者感慨“文廟書市買書的快樂又回來了”。

    每一本舊書都承載著一個故事,在信息“快餐化”的時代,這份沉淀的故紙墨香尤為珍貴。如何為舊書找到新讀者,如何讓舊書吸引年輕人?如今,“舊書新知”在全國各地迅速推廣,1月20日,50余位業界代表和專家學者,齊聚2025“舊書新知·書香上海”專題研討會,探討古舊書業在當下的發展。

    承載歷史故事、城市文脈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是舊書的忠實讀者。在他看來,“舊書”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從別人家里賣出來的才是舊書,每一本舊書都有故事。舊書是歷史文化、是社會生活。”他每次去舊書店都懷著“如見故人”的心情,那種感覺與購買新書是截然不同的。

    “一本書的價值不僅是紙張文字,更重要的是文化傳承。”復旦舊書店店主張強在上海經營舊書店20多年,支撐他在這一行堅持下去的動力也是舊書蘊含的文化價值,“這一行就是‘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一本舊書有了妥帖的歸處,令他安心而有成就感。

    在上海,古舊書市場歷史源遠流長。在20世紀初至30年代,上海就逐漸成為全國主要的古舊書集散地之一。舊書店、舊書攤散布在上海市的大街小巷,尤以漢口路、福州路以及昭通路一帶為多。

    新中國成立后,古舊書業也經歷了一輪調整。1956年,古籍書店和上海舊書店在福州路開業,前者側重于線裝古籍、碑帖等的收購和銷售;后者側重于舊平裝和一般舊書的收購和銷售。有數據顯示,從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間,共收集到宋、元、明善本古籍等古舊書刊5000余種。即使在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間,舊書業收購人員也搶救、收購了古書10萬冊,舊書刊100萬冊。

    1986年起,文廟成為知名的舊書市場所在地。文廟舊書集市一年在春節、元宵節、暑假、國慶節舉辦4次,每次持續四到五天。到1993年,文廟舊書市場更改為一周一次。1994年舊書行業還曾被列入“十大熱門服務業”之一。

    據調查,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古舊書業包括舊書店、舊書市集、兼營二手書的舊貨店、舊貨交易市場、花鳥市場、小商品市場等店檔攤點等共有159處。舊書在這座城市中,依然有廣泛的民間基礎。

    面對新機遇,吸引新讀者

    作為一個小眾行業,舊書業有其存在基礎和穩定客源。舊書店主在城市中精心經營耕耘,但很難突破新的圈層。《藏書報》主編王雪霞直言,舊書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大眾關注度不高”,“與其他行業融合破圈不夠,還沒有形成一定聲勢”。

    北京的中國書店現有11家門市,不乏開在王府井這樣熱鬧地段的門市。但即使這樣,門店人流量依舊不高,“一萬人逛王府井,書店里也只有一兩百人。”中國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曉感慨,突破圈層、拓展新客是舊書業面臨的挑戰。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也感慨,對自己這樣從事現代文學研究的學者而言,所需資料不在圖書館 就在舊書攤,或者在舊書藏家手中,“我們這些人去古舊書店不稀奇,如何吸引年輕人才是重點,要有新招。”

    在新時代,業內人士也在做出新的探索。上海圖書公司的“淘書樂”就是一次嘗試。2022年,上海圖書公司在上海書展設立以古舊書刊銷售為核心的“淘書樂”專區,受到讀者熱烈歡迎,已成為上海書展常設項目。2023年9月,“淘書樂”走出書展,首季舊書市集在蘇州河畔櫻花谷舉辦,10月、11月又接連舉辦了第二、第三季,備受讀者歡迎。2024年,“淘書樂”舊書市集2.0版本在全市鋪開,創新推出了“書香巴士”“書香游輪”“鋼琴巴士”“閱游蘇河”人文行走等特別策劃,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將“淘書樂”的舊書書香散播至讀者群體中。目前已形成一個以古舊書刊為核心,結合展覽、講座、文創、非遺技藝、互動體驗等版塊,通過“可淘、可賞、可聽、可品、可打卡、可集章”等多元的文化形式,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實現城市景觀與其人文歷史的有機融合的古舊書市場。

    中國書店則提出“店內不足店外找,線下不足線上補,主業下降多元增”三條原則,與“舊書新知”品牌結合,書店參與市集、書展、廟會、大型書市;并走到線上直播賣書,參加出版社直播間活動,用跨界語言向年輕人宣傳古舊書籍;開發與書有關的多元業務,廣泛聯合京滬、京津冀同行,做出品牌,擦出火花,滿足讀者多元文化需求。經過各方面努力,目前中國書店實現銷售途徑多元化,店內舊書銷售只占總收入的20%。

    孔夫子舊書網深耕舊書線上銷售多年,創始人孫雨田肯定了線下活動的重要性,“目前舊書業線上線下結合是趨勢,只靠線上,沒有豐富的線下活動,影響也非常有限。”去年孔夫子舊書網開展進校園活動,在年輕人喜歡的小紅書平臺轉發預熱,送出白先勇等簽名本,反響十分熱烈。“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孔夫子網的注冊用戶明顯年輕化,去年5月以來新增130萬用戶,40%為30歲以下。”

    孫雨田表示,目前孔夫子舊書網共有2萬家書店,45萬家書攤,30%店家為35歲以下年輕人,“發展繁榮古舊書市場有廣大的年輕人基礎。”

    建立行業標準,規范市場

    “舊書不是一個大的產業,卻歷史悠久、綿延不絕。對從業者的要求也很高。”彭衛國認為,改革開放以后,古舊書行業一片繁榮,現在卻走向低潮,有一個原因是“很多這一行業的專業人員沒有了”。

    在20世紀初至30年代,上海古舊書店業主大多具有相當的版本目錄、文物考古、裝裱字畫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上世紀50-70年代,古籍書店和上海舊書店從業人員在收購舊書的同時,也搶救了一大批古籍善本。從繁雜的舊書中去蕪存菁,需要專業知識和毒辣的眼光。

    上海博古齋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曉明提到,他們曾從一堆舊書中挑出一本1928年出版的舊平裝詩集《花一般的罪惡》,作者是邵洵美,就年代來看,算不上古籍珍本,但裝幀精美,最后成交拍出近30萬元,“書的價值是人賦予的。年輕人買書的價值觀與我們不一樣。但凡他們認為漂亮的、美的舊書,他們就愿意出高價。”在新時代,舊書業評價標準也要跟上年輕讀者的需求。

    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提到,為規范古舊書業運營,加強行業管理,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近期將推出下列舉措:成立古舊書業工作委員會,聯系上海從事古舊書相關工作的會員單位,開展符合本專業需要的業務活動,促進古舊書市場的健康發展;還要評選“舊書新知 上海市特色舊書店”,在充分調查、評估的基礎上評出若干特色舊書店并授牌;建立古舊圖書業務專家庫,聘請多位具有豐富的學術成就、專業水準的資深專家、學者,為古舊書業健康良好發展獻計獻策、保駕護航。

    “上海有一兩百家舊書攤點,很多人以此為生,如何發揮好就業作用,在文化建設中的正向作用,相關部門加強管理支持培訓很重要。”彭衛國表示,“舊書在保存傳承文脈基礎上,也承擔著推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責任。舊書有依托,新書才有根基。”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四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