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義勤:開辟文學批評的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文學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置身新時代新征程,面對豐富的史詩性偉大實踐,廣大作家胸懷“國之大者”,牢記初心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與時代共振,與人民共情,用心用情用功書寫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展現中國人民昂揚的精神風貌,譜寫了新時代文學的輝煌篇章。
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是文學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一個時代的文學發展既需要廣大作家的筆耕不輟、創新創造,也需要批評家的積極呼應、理論引領。在新時代文學不斷攀登高峰的歷史進程中,新時代文學批評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豐碩的發展成果,形成了獨特的新時代文學批評景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學批評工作,近年來就繁榮新時代文學批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們策劃這套“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就是要全面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文學批評的講話與指示批示精神,一方面旨在呈現新時代文學批評的基本樣貌、發展成果,另一方面也希望從中獲得推動文學批評發展的經驗和啟示,為推動新時代文學理論批評建設和新時代文學繁榮提供有益的鏡鑒。
本叢書遴選的作者都是長期持續堅守在新時代文學批評現場并卓有成就的優秀批評家。從年齡結構上,他們涵蓋了“60后”“70后”“80后”,這也是當下文學批評的主力軍;從批評對象的文學門類上,覆蓋了小說、詩歌、散文等多個當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門類,可以說是對新時代文學的全面闡釋和研究。通過這套批評叢書,讀者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新時代文學批評的豐富實踐,同時可以通過文學批評了解新時代文學發展的基本風貌和歷史特征。
在內容上,本叢書側重于遴選研究新時代文學的評論文章,以對新時代十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廣泛影響的新文學現象、引人關注的文學熱點事件以及文學發展中存在的癥候性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是對圍繞新時代文學展開的文學批評成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集中展示。我們希望以出版批評叢書的方式,深入總結文學批評發展的歷史經驗,同時吸引更多研究力量來增強對新時代文學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新世紀之初,我曾和山東文藝出版社共同策劃出版了一套“e批評叢書”,在學術界產生了良好的反響。今年,又再次在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這套“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可謂是一種極為特殊也極為難得的緣分,也體現了山東文藝出版社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支持中國當代文學批評事業發展的出版精神。在此,我代表叢書編委會向山東文藝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兩套叢書雖然出版時間不同,但在內容上又有著一種延續性和整體性。“e批評叢書”著力呈現的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學批評的發展成果,也是當時年輕的“60后”批評家的一次集體亮相。“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更側重于展現新世紀尤其是新時代以來的文學批評成果,參與作者既包括了“e批評叢書”中的部分作者,又吸納了“70后”“80后”等新生批評力量。兩套叢書雖然側重點不同,但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呼應,構成了一種互補關系,具有了批評史意義上的“整體性”,某種意義上,它們就是一種特殊形態的近三十年來中國文學批評的發展史。
當然,對于新時代文學批評成果的總結展示并不意味著我們回避當下文學批評存在的問題。新時代以來,隨著時代語境和文學生態的不斷變化,文學批評面臨著更為復雜嚴峻的形勢和挑戰,文學批評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助推文學發展的“磨刀石”和“利器”?這是所有文學批評者面臨的共同課題和任務。出版這套叢書,我們一方面意在梳理總結這一時段文學批評發展的成果和經驗,同時也希望能夠從中析出當下文學批評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史為鏡,為未來更好地推動中國文學批評發展,更好地發揮文學批評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提供啟示和幫助。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遠征,新時代文學正在我們面前浩浩蕩蕩地展開,作為文學發展的重要一翼,中國文學批評也正在砥礪前行,積極開辟一個文學批評的新時代。
是為序。
“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吳義勤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2024年
(本文為“新時代文學批評叢書”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