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個苗族女人,“語音轉文字”出了一本書
    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2025年01月14日08:39

    在《阿包》面世之前,阿包從沒想過要寫書。

    她只上過兩年學,幾乎不識字。她對寫字最難忘的印象是當年被人販子拐賣,在北京和武漢的收容所里,有人叫她簽字,她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很擔心他們因此不會送她回家。

    阿包

    阿包是苗族人,漢名李玉春,1968年在貴州雷山縣出生。她幼年喪母,經歷過被輟學、被拐賣、被詐騙。她形容自己的一生是“牲口一樣的命運”。她說:“像我們這樣卑微的生命,本來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

    在大約一年的時間里,在帶外孫女、照顧老伴、做家務之余,在家人都睡覺之后,她坐下來,靠著手機“語音轉文字”,先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手機聽,把講話變成文字,再把字一一抄到本子上。她寫滿了兩本信箋紙,還有兩個筆記本。就這樣有了10萬多字的《阿包》。

    《阿包》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

    翻開這本書,感覺是一個堅強又柔軟的人在你耳邊叨叨她的過去。那些叨叨里,比喻都很少,有也很簡單。它讓你想到了《活著》里的家珍。只是這一次,故事是由“家珍”自己講述的。

    阿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書寫完以后,對于“要不要出”,她糾結過好一陣。她不知道認識她的人看到這本書會怎么想,會不會笑話她,“但不管哪個看到,我可以對天發誓,我沒有一句是抄的,都是我自己活來的。”

    “沒有如果”的日子

    阿包取自她的苗族名字“包里給”。“包”是路邊生長的一根刺的意思。貴州漫山遍野生長著這種植物,父親就給她取了這個名字,而她亦像一根刺,一頭扎進了生活的暗處。

    8歲那年,阿包的媽媽去世了。爸爸再娶的后媽帶來4個孩子,家里一下有了8個正在長個的孩子。糧食不夠,年幼的阿包只能每天餓著肚子去干活。即使自己給自己賺學費,也只上了兩年,就被迫輟學了。

    回想后來種種“遭罪”,阿包把它們都歸咎于自己“沒有文化”。

    對愛情還沒有概念,懵懵懂懂就結了婚;生下兩個女兒,生生面對計生辦的重罰;去人才市場街找活路,稀里糊涂地被人販子拐去河北;好不容易回到家,劈頭蓋臉先砸來丈夫前妻回來的消息;千辛萬苦守住家庭,死神接連帶走了她的哥哥、丈夫;終于熬到兩個女兒畢業、成家,2017年,她又中了電信詐騙的圈套……

    她常常想,如果讀了書,日子會不會就是另一番模樣?

    在苗族,女孩家讀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嫁人。但阿包在心里告訴自己,要讓女兒讀書,不能讓她們遺憾終身。

    為了讓兩個女兒都有書念,阿包幾乎做過所有底層的工作。她賣過菜、掏過糞、下過水泥、打過石頭、做過護工、做過保姆……最累的時候,她同時做著25戶人家的保潔,兩只手都脫皮了。那會她害怕,兩只手天天這樣泡水,時間長了以后會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如果退掉幾家,錢就少了,她又很舍不得。

    “讀書是阿包的切膚之痛。”阿包的現任丈夫潘年英說,“她其實非常聰明,就上過兩年小學,那兩年她都考滿分。后來她去醫院做護工,久了也會做醫生做的事,開藥什么都不在話下。她本可以過上另一種日子。”

    潘年英是湖南科技大學的教授,也是阿包離家打工后的第一家雇主。兩人的緣分也是奇妙——2018年,潘年英因為腰椎間盤凸出請阿包幫忙護理。在生活中失意的兩個人,后來慢慢走到了一起。

    每次阿包給潘年英按摩腰椎,阿包都情不自禁講起自己的故事,潘年英也喜歡聽,聽到淚流滿面。有一天潘年英忍不住和阿包說,阿包,你這個經歷,可以寫一本書啊。

    這句話打動了阿包。事實上,當年從河北逃回貴州后,阿包就很想告訴女兒那些被拐的日子是怎么過來的,但因為不識字,也只能是一個念頭而已。現在有了手機“語音轉文字”,有了潘年英的鼓勵,阿包決定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

    阿包用手機“語音轉文字”來寫書

    潘年英有好幾次偷偷看到,阿包坐在那里,一邊寫,一邊抹眼淚。

    “但在生活里,她是一個很樂觀的人,遇到不高興的事了,會有幾分鐘不愛說話,但過一會就好了。”潘年英說,阿包和她的姊妹們一樣,能喝酒,能唱歌,能自我消解痛苦,家里總是嘰里呱啦地洋溢著阿包充滿活力的嗓音,“跟阿包在一起,她的樂觀會感染你。她很尊重我,但不是討好我。你跟她相處很舒服,不用猜謎。”

    讓潘年英感動的還有阿包的善良。當年從北京收容所到武漢收容所的火車上,警察給她買了坐票。她看到身邊有兩個小伙子站了幾天,一直沒位置坐,就把座位讓給了他們。

    還有一個細節書里都沒有寫到。被拐去河北后,曾有一次機會——公安局的人到了買家家里,問阿包是否需要求助,但阿包搖頭了。因為她想到這家人已經花了錢,對她也不錯,她得多干點活,“還完債馬上就走”。

    真了不起的媽媽

    阿包被拐到河北那年,大女兒小菊6歲,小女兒小芝4歲。

    “我是看了書,才知道媽媽當年逃回來這一路發生的事。很多細節我以前都不知道。”第一次讀到媽媽向陌生人跪求,讀到媽媽在火車上不敢睡著,讀到媽媽幾天就吃了一份盒飯,小菊泣不成聲。

    在“媽媽不見了”的那半年里,已經懂事的小菊對生活充滿恐懼。“爸爸以為媽媽跑了,不再回來了,就把他的前妻喊回來幫我們做飯、洗衣服。有一次我妹妹掉進廁所坑里,我很害怕,趕緊把她拉出來。回家后我和她(指爸爸的前妻)說,她非常嫌棄地叫我們滾出來,說那是我妹妹,我自己把她帶去哪里沖洗干凈了再回家。”

    “如果媽媽沒能回來,我不知道我的命運會變成什么樣子。”講到這里,小菊哽咽了,“我知道媽媽這樣努力地回來,就是想著我和妹妹。媽媽8歲沒了媽媽,她好怕我和妹妹也沒有媽媽。”

    阿包回來后,家里“有一塊錢就買一塊錢的東西吃,有五塊錢就買五塊錢的東西吃”。有時阿包會帶她們去公園,小菊和小芝都知道那些需要額外花錢的游樂項目只能“看看”。“媽媽說,等她下次有錢了,我們就來玩一次。”

    學校放假的時候,姐妹倆也會跟著阿包一起去別人家里做保潔。她們做好了,興沖沖地告訴媽媽,沒想到媽媽又把房間衛生重做了一遍。小菊一開始還有點生氣,覺得:媽媽重做一遍,她們不是白做了?

    “但媽媽說,她看到有些地方我們沒有擦到,一定要重擦一遍。她說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如果敷衍了事,下次別人就不會喊我們了,我們也掙不到這個錢了。”

    那會小菊還沒有“言傳身教”的概念,只是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媽媽也會在這個時候叮囑她們好好讀書,因為有了文化,哪怕考不上大學,將來也可以做一份輕松一點的工作。

    而今回想起來,在讀書這件事上,但凡她們需要,媽媽從不落下。

    小菊上初中后,阿包上班在醫院打掃衛生,下班就去別人家里干活,一聽小菊對一個英語培訓班有興趣,就把省吃儉用存起來的一點生活費拿給小菊,讓她去交學費。

    阿包也實現了心愿,小菊和小芝,一個考上大學,一個考上大專。小菊大學畢業了和同學聊天,聽到幾個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同學說他們在還貸,才知道原來有同學的學費是先向銀行借的。

    “我才想到,我們一年的學費是5000元,每到交學費的時候,不管家里多難,媽媽總能按時拿出學費讓我去交。她真的太了不起了。”

    而今,35歲的小菊也是兩個女孩的媽媽。她在貴陽把一家晚托全托輔導中心辦得有聲有色。

    “我對女兒的希望就是她們長大后可以獨立養活自己,不要依靠別人。這是媽媽用行動告訴我的。”

    小菊說,她的日子確實比媽媽的輕松多了。她常常帶兩個女兒去公園,只要她們想玩游樂項目,她一定會滿足她們。

    “我就買通票,她們愛玩多少,就玩多少。”

    活出來的《阿包》

    阿包有過糾結,擔心那些經歷寫出來會讓兩個女兒難為情,“說起來,都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

    但小菊和小芝都很支持她。“語音轉文字”這個辦法,就是小菊告訴阿包的。

    “媽媽寫書不是為了賣給誰,她想留給我和妹妹看,留給外孫看。而且寫書是媽媽自己的事情呀。”小菊說。

    《阿包》初稿在2022年就整理好了,但它的出版過程有點像阿包的人生,曲曲折折。

    一開始的編輯工作是由潘年英完成的。初稿里錯別字很多,也沒有標點,甚至有的句子語義都不明晰。潘年英把它交給打印店時,打印店的人看蒙了。潘年英說,你不管,先打出來,我會校正。

    稿子整理好后,潘年英找過幾家出版社,幾乎每個出版社都反饋稿子很感人。還有一家出版社明確表示要出,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把《阿包》改成《秋園》那樣的強文學性文本。

    從可行性上說,這完全可以實現。因為潘年英是大學教授,也是一個少數民族作家。

    “他們說故事要精煉,語言要優美,要有文學性。我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么,一個我和阿包合作的文本。”潘年英告訴我,他回去想了一個星期,越想越覺得這事是不對的,“改下來的話,就是我的作品,不是阿包的作品。”

    在潘年英看來,大多數作家的文本很受時尚文學的影響,但其實是虛偽的。相比之下,阿包的語言直白卻真誠,更有力量。

    出版人涂涂也認同潘年英的看法。看到《阿包》原稿的第一眼,涂涂就覺得它極其特別:“我們出《阿包》,不僅僅因為阿包是我們這個時代底層女性的真實寫照,還因為她的人生故事不是被任何人寫出來的,而是她自己拼命活出來、說出來的。”

    涂涂說:“我們的責編一開始讀前面幾段,感覺有點像流水賬,就動手改了幾處,但改了幾頁后她發現改不動,索性停下,先把書看完。等到看完以后,她回頭就把原先改的地方全改回去了。我們都很確定,這本書有它自己的風格。”

    “這本書會對別人有用嗎?會對社會有用嗎?我不知道。”阿包說,“但我希望,像我經歷過的這些苦日子不要再發生在孩子們的身上。我希望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好起來,我們窮人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

    對于《阿包》,阿包一開始有點緊張。話筒、鏡頭、來到家里的記者……這些在她過往的生命中不曾出現。但慢慢地,有老家親戚告訴她“我們很為你驕傲”,有陌生讀者告訴她“我被這書治愈了”,她也高興。

    到現在,除了偶有記者來訪,生活慢慢恢復了平靜。阿包依然做著家務,照顧老伴,帶帶外孫女。她寫好了自己的第二本書。她還喜歡唱歌、跳舞、拍抖音。兩個外孫女仿佛感染了外婆的樂觀,活潑開朗,總是遙遙一見就呼喊著“婆婆”飛奔而來。

    阿包說,今年或許會辛苦一點,因為二女兒有了身孕,之后她得去貴陽幫忙帶帶小外孫。“我是操心到死的命。”她說這話的時候,沒有一絲埋怨,反倒有些樂呵。

    但她也有自己的計劃。等小外孫長大一點,她就和老伴多出去走走看看。

    “我和潘哥都沒有太大支出,生活夠了。現在就希望我們身體好一點,多活幾年,多玩幾年。”

    我注意到阿包的抖音名叫“依然愛你”。一個特別適合她的名字。

    她并沒有闡釋這個名字背后的意思。她只是用她的活著,去詮釋那句“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回報以歌”。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91九色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免费|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91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a级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