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博物館:打造行走的文化大課堂
隨著寒假、冰雪季的到來以及即將舉辦的亞冬會,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游客熱度不斷攀升,哈爾濱市博物館觀眾如織,其中,青少年研學游成為一道亮麗美景。
2024年以來,哈爾濱市博物館依托館群優(yōu)勢及館藏資源,全力打造行走的文化大課堂,推出紅色、文學、藝術、歷史、非遺五大研學游品牌,引導廣大青少年在研學中親近文物、感受文化、了解藝術、提升素養(yǎng)、助力成長。
藝術研學活動 哈爾濱市博物館供圖
2024年9月30日,哈爾濱市博物館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以大思政課宣講的形式,開展了主題為“銘記英雄 牢記歷史”的紅色研學活動,吸引百余名中小學生參與。一位來自湖南的11歲女孩參加活動后說:“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懼艱險、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
這是哈爾濱市博物館紅色研學中的一個縮影。哈爾濱市博物館以“傳承紅色文化,激發(fā)家國情懷”為主題,依托哈爾濱黨史紀念館、李兆麟將軍紀念館等紅色展館,開展了“清明節(jié)紅色研學”“七一紅色研學”“紅星閃閃放光彩”等紅色研學活動,激發(fā)了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與此同時,哈爾濱市博物館充分利用藏品、展覽、研究成果等自身資源,將其與校內課程相結合,開發(fā)出多維度的研學活動。例如,依托哈爾濱市博物館文學館,在黑龍江首創(chuàng)文學研學游,通過舉辦“紅色文學之蕭紅的文學世界”等文學研學活動,使廣大學生體會到文人理想與國家存亡休戚與共的緊密關系。
哈爾濱市博物館在開展研學活動時更側重于知識性、互動性、體驗性,通過精美的展覽、精細的講解、精致的設計,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游學生,也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2024年5月4日,7組親子家庭走進哈爾濱市博物館歐洲銅版畫收藏館,參加銅版畫藝術體驗研學活動。歐洲銅版畫收藏館館長劉漢英為孩子們講述了歐洲銅版畫的歷史、藝術價值、工藝特點,并鼓勵孩子們在銅版畫文創(chuàng)繪紙上進行創(chuàng)作。一位家長表示,銅版畫研學活動讓孩子們領略了藝術的獨特魅力,激發(fā)了他們對藝術的熱愛。
哈爾濱市博物館在藝術研學游中精心設計研學課程,推出了美育大課堂、音樂公開課、版畫大課堂等多個研學產品,并邀請音樂家、舞蹈家、版畫家等擔任主講教師,培養(yǎng)孩子們的藝術審美能力。
哈爾濱市博物館社教部主任李爽說,哈爾濱市博物館制定了科學的研學方案,設計了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研學課程,開展了“博物館體驗設計實戰(zhàn)營”“非遺進校園”“開學第一課”等研學活動,更好地詮釋了“研中學”“學中游”的積極意義。
2024年1月19日,年齡從9歲到13歲的10名遼寧學生來到哈爾濱市博物館開展歷史研學活動。哈爾濱市博物館哈爾濱城市歷史展館的工作人員熱情地講述了金源文化、松花江流域文化、中東鐵路歷史,讓學生們受益匪淺。在東北菜模型旁,講解員詳細講解了鍋包肉的起源和烹飪方法,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嘗一嘗哈爾濱的鍋包肉。
歷史研學游是哈爾濱市博物館的研學游拳頭產品。依托哈爾濱城市歷史展館,“我心中的祖國”“博物探索 教育研思”“學革命歷史 做冰城新時代好少年”等歷史研學活動陸續(xù)開展,以多種視角展示哈爾濱的紅色歷史,受到了學校、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
哈爾濱市博物館注重引導學生在校園外的課堂中感悟世界、探索歷史文化的奧妙。金漆藝術館作為哈爾濱市博物館非遺研學基地,于2024年10月舉辦了為期1個月的“走進金漆”非遺研學活動,1800名兒童、家長、老師參加了該活動。金漆藝術館的研學老師以漆為墨,為孩子們展現(xiàn)了金漆鑲嵌藝術的工藝之美,通過實地參觀、專業(yè)講解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激發(fā)了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在開展研學活動時,哈爾濱市博物館還有針對性地增加實踐類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和團隊合作精神。2024年6月9日,該館開展“粽享端午 巧手童趣”主題研學活動。通過包粽子,孩子們對端午節(jié)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4年,哈爾濱市博物館共接待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東北林業(yè)大學、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實驗中學等40余所大中小學校及吉林、北京、上海等地的研學團隊273批次,共組織開展紅色、歷史、非遺、藝術、文學等類別研學活動106余場次,廣受社會各界關注和好評。
哈爾濱市博物館館長張建鑫表示,哈爾濱市博物館通過開展研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一步將通過打造冰雪研學品牌、紅色研學品牌、思政研學品牌等十大研學游品牌,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哈博、走進哈博、探索哈博、愛上哈博,讓哈爾濱市博物館成為廣大學生提升精神素養(yǎng)與文化內涵的重要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