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五個一工程”首次將“網絡文藝”作為獨立門類列出—— 網絡文藝走在主流化的大道上
    來源:光明日報 | 胡一峰  2025年01月06日09:21

    有兩個年份注定要寫在中國網絡文藝發展史上。一個是2015年,這一年出臺的《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對繁榮發展網絡文藝作出戰略部署,為網絡文藝指明了發展方向。另一個是剛剛過去的2024年,這一年評出的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一次把網絡文藝單列參與我國最高層次的文藝評獎,并評出十部優秀作品,完成了網絡文藝成果首次國家層面大檢閱,為網絡文藝創作確立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具體標桿。

    從這十部作品中可以看到30余年來中國網絡文藝發展的主流、格局、成就和趨勢。當下的網絡文藝大家庭包括網絡文學、網絡劇、網絡電影、微短劇、網絡紀錄片、網絡動畫片、網絡綜藝等諸多子類。此次獲獎的十部作品中,《陶三圓的春夏秋冬》、《濱江警事》(第1部)、《我們生活在南京》為網絡文學作品,三分天下有其一,網絡文學不愧為發展史最長、成熟度最高的網絡文藝子類。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5.2億人。據全國50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數據,網絡文學作品總量超3000萬部,年新增作品約200萬部。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超40億元,覆蓋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網絡文學在精品化道路上不斷邁進的同時,日益成為影視創作的“IP池”“素材庫”。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影視作品《流浪地球》《大江大河》就改編自網絡文學。《三體》被國內外影視機構多次改編的現象更讓人看到一部優秀文學作品對于文藝創作的巨大價值。更重要的是,源于網絡文學的類型化敘事新手法、年輕態審美新元素以及對當下生活現象的即時捕捉和表達能力,正被廣泛運用于傳統文藝創作,催生了諸如網絡劇《開端》等優秀作品。這些都充分說明網絡文學在互聯網賦能文藝創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樞紐作用。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把網絡文學看作撬動包括網絡文藝在內的當代中國文藝高質量發展的支點,給予更多關注和扶持,進一步激揚文學夢想,激發創作活力,加快優質內容生產供應,延長網絡文學轉化鏈,帶動文藝多門類跨門類創作聯動。

    本次獲獎的另外七部作品《漫長的季節》《我的阿勒泰》《特級英雄黃繼光》《浴血無名·奔襲》《我們的賽場》《中國奇譚》和《聲生不息·寶島季》皆為近年來廣受好評之作,分屬的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網絡動畫片和網絡綜藝等子類,均是發展較為成熟、規范的網絡文藝樣態。從作品主題立意和題材內容來看,這七部作品分別涉及現實、革命和歷史題材。《我的阿勒泰》細膩描寫百姓生活情感,洋溢著清新質樸、開朗自信的人生態度。《漫長的季節》精準打撈國人集體記憶,在辯證呈現人性光明與幽暗中發出了“往前看,別回頭”的有力呼喊。《我們的賽事》聚焦貴州“村超”“村BA”賽事,探索網絡熱度背后蘊藏的精神力量,展現鄉村振興的蓬勃景象。《特級英雄黃繼光》著力刻畫英雄成長心路,傾情塑造崇高形象。《浴血無名·奔襲》壯闊書寫保家衛國、爭取和平的正義之戰,展現小人物的勇氣和偉大。《中國奇譚》取材于民間故事和志怪小說,以中華美學講述中國故事,讓人再次領略中華文化的不竭生機。《聲生不息·寶島季》以聲通心,以樂共情,引導兩岸觀眾特別是年輕人不忘根脈、尋找共鳴,開辟了凝聚和抒發家國情懷的新方式。

    應該說,這七部網絡藝術作品,連同上述三部網絡文學作品,雖角度不同、切口各異,卻共同折射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宏闊歷程和文明底蘊。這再一次說明,推動我國網絡文藝繁榮發展,應堅持現實生活、紅色歷史、傳統文化這三類重點題材并舉,引導網絡文藝從業者深入火熱生活,致敬紅色歷史,賡續中華文脈,從中汲取藝術靈感,萃取精彩故事,不斷豐厚作品的現實觀照、文明底色和美學韻味。

    以這十部獲獎作品為窗口,回望我國網絡文藝從無到有、從有到盛的發展過程,正如源于科技之巔的潺潺小溪逐漸匯入主流文藝的大江大河。從中可以看到文藝創新與科技進步的聯動相融,也可以發現文藝繁榮與用戶需求的互動相生,更能感受文藝創造和時代審美的同氣相求。顯而易見,網絡文藝已是主流文化的生力軍,在服務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對于今天的文藝創作而言,互聯網不僅是作品傳播平臺、欣賞消費平臺,更是文藝創作的生產工具、文藝評價的關鍵指標。“互聯網”作為文藝創作生產關鍵詞的地位不斷凸顯。而網絡文藝最深厚的根基在于被互聯網聯系起來的人民生活。涌動于網絡文藝大潮深處的,正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想象。互聯網帶來的新交往方式讓自我表達變得便捷,也促使個體的文化需求在互相印證中被確認為共同的文化想象和審美訴求。截至202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其中,未成年網民規模2023年已上升至1.96億人,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7.3%。同時,隨著互聯網全面融入當代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作為網絡原住民的青少年運用互聯網進行表達自我和文化創造的能力越來越強。文藝來源于生活,而生活早已在互聯網的廣泛介入中深刻重構。作品抵達受眾才能最終完成,互聯網已成為信息傳送的主渠道。創作與評論如文藝的鳥之雙翼,互聯網積累的龐大數據早已是評論不可忽視的度量衡、創作必須時時關注的風向標。

    這些日積累月的變化既給網絡文藝注入內在動力,也影響著它的樣態和走向,推動其在量的增長中迎來質的提升,在滿足大眾文化需求中釋放出更加強勁的創造力,在價值觀校準和審美追求的提升中融入主流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精品化、主流化,既是社會對網絡文藝的迫切要求,也是網絡文藝自身發展的邏輯必然。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繁榮網絡文藝關鍵在于推出網絡文藝精品力作。“互聯網+文藝”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創作紅利,這筆紅利用得好不好、效益高不高,能否真正充實壯大主流文化,歸根結底也要看網絡文藝的創作水平和作品質量。毋庸諱言,即便在治理日趨規范、精品不斷涌現的今天,流量至上、審美畸形、技巧稚嫩、制作粗糙等問題依然在網絡文藝領域時隱時現。為此,有必要繼續強化精品化引導、行業化治理,在網絡文藝從“而立”邁向“不惑”的關鍵時期,去沉疴,治未病,避免“青春的煩惱”累積升級為“中年的焦慮”。這就要求強化行業規劃推動和理論評論引導。

    應該看到,面對商業資本對于網絡文藝創作生產的強大影響,科學高效的網絡文藝治理機制和行業組織體系尚待進一步完善健全;面對平臺作為網絡文藝通向受眾的“守門人”地位日益凸顯的境況,亟須優化互聯網平臺治理,營造符合網絡文藝創作規律的平臺生態,推動大平臺與好內容相得益彰、正能量與大流量相互賦能;面對算法過度介入網絡文藝生產創作傳播鏈條,亟須規避和突破“審美繭房”對創作的桎梏,保護文化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新鮮的審美體驗保留足夠空間;面對網絡文藝帶來的獨特文化體驗以及網絡文藝內部日新月異的類型和樣式迭代,亟須建構更具包容性和解釋力的網絡文藝理論和政策話語,創造出更多符合網絡文藝實際,接駁文藝理論、藝術理論和美學話語的原創性概念和范疇;面對網絡文藝不斷加快的精品化、主流化進程,必須盡快建立網絡文藝的科學評價體系,充分發揮文藝評論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風尚、引領審美的作用,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網絡文藝磅礴力量。前浪奏響澎湃曲,后浪奮進更磅礴。網絡文藝必將在主流化的道路上行穩致遠,鑄就輝煌。

    (作者:胡一峰,系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www好男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91精品视频免费|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