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十場“京師講堂”再啟新程
1月4日,“首圖講壇?京師講堂”2025年度開講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首都圖書館A座報告廳舉行。此次發布會不僅回顧了2024年“京師講堂”舉辦情況,還向公眾發布了2025年主題講座計劃,其中首場講座開講也標志著新一年度系列講座的正式啟動。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副主任(副館長)李明洪,北京史研究會會長孫冬虎,首都圖書館館長毛雅君出席本次活動。
2024年,“京師講堂”承續“鄉土課堂”20年的積淀和口碑,全年舉辦講座41期,服務聽眾200萬余人次。以“講+走讀”“講+表演”等形式,重點打造了“運河探頤”“《紅樓夢》與大運河”“京劇美鑒”“清朝宮廷”四個系列,帶領讀者觀眾沿著大運河的歷史脈絡追溯北京城市記憶,品味文學經典,感受京劇藝術的審美內涵和獨特魅力,探秘清朝宮廷習俗與帝后的日常雅趣,在多維度的文化體驗中感知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與時代價值。2025年,“京師講堂”將繼續根植于古城底蘊、京華風情與時代創新之中,悉心雕琢每一場講座,以講育人、以文潤城,全力做好弘揚首都文化新篇章。
2025年度計劃有50場講座貫穿全年,將從北京歷史上從古代到近現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眾多領域展現北京文化的五彩繽紛。其中重點推出“魅力中軸線”“走讀北京”“清朝宮廷”三項專題系列講座。“魅力中軸線”系列講座進一步探討“中軸線”申遺成功后的研究、宣傳和保護工作,并通過中軸線沿途的考古發現、建筑獨特布局以及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議題,加深市民對中軸線文化的理解與認識。“走讀北京”系列講座將實地走訪與專家講解相結合,引領讀者走出首都圖書館,親赴現場,深度剖析大葆臺漢墓、金中都水關、天壇、景山等古跡園林的文化內涵,為聽眾帶來更直觀、更生動的文化體驗。“清朝宮廷”系列將再現清代宮廷生活的真實場景,協助聽眾更準確且深刻地領悟清代歷史與文化。
同日,孫冬虎為讀者帶來2025年京師講堂首場講座《尋訪北京冷門風物》,與讀者一起探索隱藏在北京城及郊區那些被忽視的歷史遺跡,揭示它們與北京文脈的深刻聯系,展現它們在城市發展中的獨特價值。
在活動現場,智化寺演出團隊精彩呈現了一項源自明清時期宮廷、已歷經數百年傳承、被譽為“音樂活化石”的非遺瑰寶——智化寺京音樂。演出通過管、笙、笛、云鑼等多種樂器的齊奏,重現古代的天籟之音。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胡慶學也親臨現場,為觀眾解讀工尺譜這一古老的音樂記譜方式,揭秘演奏曲目的豐富內涵。這樣的演出與講解,讓觀眾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智化寺京音樂那份莊重而典雅的古樂魅力。
附:2025年“首圖講壇·京師講堂”講座計劃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