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網絡文學觀察:國潮寫作熱度高 IP轉化加速
2024年“傳統文化熱”依舊強勁,越來越多網絡文學作者積極響應這一文化潮流,探索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空結合,“國潮”寫作對傳統文化元素采取了更具當代風格的轉化,體現了年輕作家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行動自覺和創新活力。
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指導、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主辦的“融媒體大眾化文學精品:2024年度網絡文學發展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會上發布了網絡文學年度觀察報告,聚焦近一年來網絡文學在創作、傳播、IP轉化等方面的實踐,旨在探討網絡文學如何守正創新,同時借助新智能技術做大做強內容產業。
過去一年來,許多中國傳統神話與歷史故事被融入網絡文學設定中,《西游記》《山海經》等古典文學名著成為創意背景,孫悟空、哪吒等經典形象被重新演繹,古代建筑、傳統服飾等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要素。
“文化氛圍與極具未來感的筆法相結合,在創造出獨特的角色形象、題材風格的同時,實現了傳統元素的現代化表達。”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瑋以網絡小說《我不是戲神》舉例,該作品充滿了國風元素,涉及醒獅等民間風俗。
李瑋表示,這些作品既有貼近現實的生活化描繪,又保留和挖掘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網絡文學題材的多樣性提供了豐富的開拓空間。
2024年,原創內容持續迭代升級,類型融合和風格創新頻頻生成“爆款”,網絡文學“數據庫”化趨勢愈加明顯,以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以番茄小說熱門作品《十日終焉》為例,該小說將游戲元素融入故事,在一次次緊張激烈的智力博弈中,讀者身臨其境般與書中角色并肩“站”在一起,共同拆解邏輯謎團,獲得積極的人生啟示。
2024年,中國網絡文學IP轉化持續活躍,涵蓋了影視、動畫、有聲劇等多個領域,與其他娛樂形式的融合,為作品帶來了新的表現空間,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深度轉型與發展。
“短劇化”在2024年成為網絡文學IP轉化的發力點。改編自知乎平臺熱門小說的微短劇《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以跨時空的視角,講述了主人公蘇梅梅在長征途中為紅軍送物資、見證紅軍戰士一次次浴血奮戰的故事。該劇首播反響熱烈,全網話題量超2億。源自網絡文學改編的微短劇行業有望在融合多元題材、提升內容質量、拓展受眾群體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成為推動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
此外,“AI+IP”成為這一年的關鍵詞。在人工智能輔助下,網文的翻譯水平大規模提升,推動了網絡文學的對外傳播。閱文集團旗下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目前已上線數千部中國網文的翻譯作品,覆蓋英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慶余年》等網文改編的劇集成功打開海外市場,在歐美主流視頻網站上引發熱議,IP出海的成果進一步凸顯了網絡文學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