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土2024生態文學年會”舉行
12月28日,由《今日國土》雜志社、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房山區生態環境局、房山生態文聯共同主辦的“今日國土2024生態文學年會”在北京市房山區智慧長陽美術館舉行。年會審議通過了日前專家團評選產生的“中國2024生態文學榜單”。上榜作品兼具生態性、科普性、思想性、藝術性、親歷性,呈現了新時代生態文學的多彩樣貌和萬千氣象,代表2024年度中國生態文學的水準和高度。
《今日國土》雜志社社長、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主任柳忠勤,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原司長、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劉友賓,《人民日報》文藝部原副主任、散文作家王必勝,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生態文學作家李青松,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中國青年作家報主編周偉,《人民日報》“大地”主編張健,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教授、評論家李林榮,《中國作家》紀實版編輯部主任佟鑫,中國作家網總編輯王楊,《秘境之眼》執行總導演劉曉舟,中國環境報文化部主任張輝,中國自然資源報編委辦副主任王彥,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房山生態文聯主席米忠誠,北京作協散文委員會主任、房山作協主席凸凹,房山區文聯主席郝金英等參加年會,共同探討生態文學的發展與未來。會議由《今日國土》執行總編王憲福主持。
米忠誠在致辭中說,文學是時代的鏡子,映照出社會的萬千氣象;生態是文明的底色,渲染了自然的詩意畫卷。此次生態文學年會的舉辦,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生態建設成果來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新時代發展理念,這對于推動房山區生態文明建設、繁榮生態文學創作、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有更多作家走進房山的河湖山川、田野鄉村,聆聽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用生花妙筆描繪房山的生態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柳忠勤在致辭中表示,如何發揮文學的力量,如何講好新時代生態強國的故事,既是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和廣大作家的使命責任,也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的現實需要。《今日國土》雜志社和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將繼續組織、開展各種生態文學活動,搭建好平臺,為繁榮生態文學作出新貢獻。希望作家們尤其是生態文學作家,深入火熱的生活,腳踩泥土的芳香,創作出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作品。
會上宣讀了關于增補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委員的決定,增補米忠誠、董巖、劉曉舟、鄭娜為委員,柳忠勤、劉友賓為到會的米忠誠、劉曉舟頒發證書。
與會者就生態文學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展開討論。李青松重點介紹了新出版的《中國2024生態文學年選》的指導思想、選編要求以及特點。“中國生態文學年選”由百花文藝出版社連續出版四年,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李青松說,生態文學是以自覺的生態意識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學,強調人的責任與擔當。喚醒人的良知,提醒每個人勿忘善待自然,是生態文學的功能和使命。
為進一步拓寬和豐富生態文學活動內容,培養扶植生態文學新人,《今日國土》雜志社于2022年成立了生態文學委員會,兩年來,以《今日國土》雜志和“生態文學時間”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為載體,打造“生態文學創作基地”,舉辦各種生態文學活動,先后與地方政府部門和有關企業舉辦了十多場生態文學采風、座談、研討等活動,創作、出版專集、雜志專刊,推出一系列體現中國當代生態文學創作思想高度和藝術水準的優秀作品。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特聘作家陳玉泉、李朝俊、王海濱、陳劍萍、高國鏡、冷杉、王永武、楊櫪等創作的作品在出版、報刊發表、入選年選等方面也取得豐碩成果。
研究出版社編輯張琨,今日國土雜志社副社長龐海濱,房山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梁麗芳,房山區生態環境局辦公室主任李娜,特聘作家李朝俊、陳玉泉、冷杉等參加會議。
附:中國2024生態文學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