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許天倫:在“拘束之地”用生命寫詩
如果只看許天倫的笑容,你會被一種燦爛和陽光深深擊中。但很少有人會想到,陽光笑容背后卻是腦癱帶來的磨難——他目前全身僅存左手的一根中指可以自控輕微抬動,語言能力幾乎為零。但憑著驚人的毅力,他通過看電視自學,學會了認字,又在表哥的幫助下學會了拼音打字。就是用這一根手指,自2012年至今十幾年來,許天倫在平板電腦上打字、寫詩,表達自己,也溫暖他人。 2016年,他出版詩集《指尖的光芒》。第二本詩集內容已經編排好,叫《光的空隙處》。一個堅韌的靈魂,藉著詩歌書寫的力量,以文字為羽翼,沖破被病魔禁錮的身體,翱翔藍天之下,沐浴著自由和生命的光芒。指尖“追光者”:以文字為羽翼超越肉體束縛
2024年12月18日下午,許天倫在姑媽許翠華的陪同下,從江蘇常州來到成都,坐在輪椅上領取了第七屆草堂詩歌獎“年度青年詩人獎”。主辦方給許天倫的授獎詞中寫道:“許天倫身處‘拘束之地’,卻能以文字為羽翼,超越肉體的束縛。他的詩篇雖源于日常生活的微瀾,卻能在平凡之中洞悉出生活的智慧和生命的堅韌,用指尖的光芒照亮了人們心中的那片天空?!?/p>
許天倫因為聲帶痙攣,發聲困難不能正常說話,當他想說什么時,會很費勁地讓聲帶發出聲音,一般人都聽不懂,但姑媽許翠華會結合他的口型變化,大概判斷出他想表達什么意思。
許天倫的獲獎感言由姑媽代為發表。姑媽心情激動,邊說邊哭:“我昨天問他今天領獎,想跟各位老師表達些什么,他就說:謝謝草堂詩歌獎,謝謝評委,謝謝大家給我這么多的關愛。獲得這個獎很意外。太難得了。”掌聲雷動,很多人都眼泛淚光。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頒獎儀式結束后,還有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外國詩人走到許天倫面前,為他點贊、加油。
在頒獎臺下,記者與許翠華進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許翠華是江蘇常州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在兒子結婚成家后,她把許天倫接到家中,毅然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
據許翠華介紹,許天倫出生時就被診斷為腦癱,沒法正常去學校讀書。18歲以后,隨著病情嚴重,發展至全身癱瘓,目前僅剩一根手指頭能聽他大腦掌控。
前段日子,獲悉許天倫獲得第七屆草堂詩歌獎,許翠華說,“他特別開心?!钡灰獊沓啥碱I獎,許翠華一開始也很猶豫,“我們最終決定,還是來一趟?!?/p>
這不是許天倫第一次到成都。2023年暑假,許天倫曾在弟弟的照顧下,來過一次成都旅游,“天倫喜歡杜甫的詩,想來成都,想到杜甫草堂看看,實地感受一下杜詩的氣息?!彼亲詫W成才:看電視學認字讀康德、卡夫卡
很多人好奇,許天倫的文學天賦是如何被發現的?許翠華講述,以前沒感覺到他有詩歌方面的天賦?!安贿^,我們當時就發現,雖然他沒有上過學校,但是他靠著看電視、看新聞自學認字看書,掌握了很多知識。說話的時候,甚至運用一些成語。我才意識到,這個孩子很聰明,思維能力很好,記憶力很強?!?/p>
跟常人比,許天倫的世界只有一平方米,但他從未放棄閱讀?!八_始寫詩歌之前,看了很多各類書籍,包括《黃帝內經》白話文版,自己給自己看病,還大量閱讀其他各類書籍。全是自己學,沒有人教他?!痹S翠華說。
2012年的時候,當時微信還沒有普及,許天倫只是在QQ上寫作。姑媽和表哥讀后都非常感動。表哥就把許天倫寫的東西發到網上去。盡管許天倫寫的內容,連標點符號都沒有,也不會分段,但迸發出的情感和真心讓很多人感動,點擊率很高。
由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許天倫的故事被常州當地媒體發現并報道。常州市文聯的相關人士到家中看望許天倫。一位老師建議他專注于詩歌,因為詩歌篇幅較小,而且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據許翠華透露,文聯的老師建議天倫看《現代漢語詞典》,這個建議對他幫助很大。迄今為止,他已經翻爛了三本《現代漢語詞典》。
“這個夜晚,我只是一個萬物的虛影;我要替花朵沉眠,替星辰隕落……”許天倫的詩,風格大氣、純真,帶著哲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許天倫看過不少哲學書。他通過姑媽,逐一報出一串哲學家的名字:卡夫卡、康德、海德格爾……
許天倫甚至影響退休的姑媽開始喜歡文學。“哪個老師是江蘇的詩歌大咖,四川詩人有哪些,他都知道。吉狄馬加、雷平陽……我是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此前對文學都不懂。他告訴我很多,他的文學知識遠遠超過我?!迸c時間賽跑:要好好活下去爭取再拿更多的獎
這幾年,許天倫幾乎每年獲一個大獎:2022年是江蘇十佳青年詩人獎,2023年是紫金山文學新人獎,今年是草堂詩歌獎。
許翠華比許天倫還開心,她告訴記者:“真的,我好激動,也很意外。這么多年吃這么多苦,沒有白費?!彼蔡寡裕胰酥С衷S天倫寫作并沒有期待他非要寫出個名堂來,“純粹就是想著他可以有一個事情做,不孤獨不無聊。取得現在這樣的成績,遠遠超出我們的期待。”
許翠華透露,許天倫性格很活潑很幽默,愛開玩笑。說著說著,她的眼圈又紅了:“天倫基本沒有因為身體痛苦哭過,我作為照顧他的人,倒是看起來難受,這些年不知道哭了多少場?!?/p>
許翠華介紹,如果狀態好的話,許天倫一天能寫很多首詩。后來他對自己的要求高了,而且修改很多,在產量上就沒有那么多?!白罱驗樯眢w比較虛弱,就沒怎么寫。其實他也擔心自己有創作的瓶頸。畢竟生活面比較窄,閱讀視野也比較有限。而且他也知道自己這個身體狀況,要抓緊時間寫。 ”
當被問及對于未來的期待,許天倫艱難地“說”出四個字:“繼續寫作。”
采訪結束,臨別時,姑媽與天倫攜手相約:“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爭取再拿更多的獎!”
當我們偶爾感到悲傷的時候,不要太多抱怨,多一點感恩吧。畢竟當還有資格和條件去悲傷的時候,說明自己擁有的東西還足夠多,有悲傷的力量。而許天倫,在身體被“冰封”的時候,他用指尖的光芒,照亮了臉上的笑容,帶給我們很多生命的啟發和力量。
人物簡介
許天倫,出生于1992年,江蘇常州人,江蘇省作協簽約作家。獲“江蘇十佳青年詩人”獎、江蘇省第八屆紫金山文學新人獎、第七屆草堂詩歌獎等。已出版詩集《指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