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顧炎武的天下觀
    來源:北京晚報 | 劉誠龍  2024年12月26日08:23

    大學與大儒古來難得,顧炎武兼得了;大師與大賈古來難得,顧炎武兼得了。

    顧炎武的門生江藩曾說:“讀書一目十行,性耿介,絕不與世人交,獨與里中歸莊(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家)善,同游復社,相傳有歸奇顧怪之目。”顧炎武與歸莊,時人并稱“歸奇顧怪”。

    顧炎武之怪,除江藩所謂“絕不與世人交”之定力外,或還有四:大學能成,大師善賈,大咖有節,大遷自安。

    “耳讀”“走讀”有妙法

    顧炎武“絕不與世人交”,因為“性耿介”。

    除了性耿介外,還有原因是,顧公愿與知心消磨一個“下午茶”,不愿與酒肉朋友去搞什么“夜生活”。文人間那些座談會、研討會、慶典會,顧公一概拒絕這些無效社交,他要把這些時間節省出來去讀書:“亭林先生每見朋輩或宴飲終日,輒為攢眉,客退必戒曰:‘可惜一日虛度矣’。”

    顧炎武在當時看來,是不合時宜的。他有個外甥,或是徐乾學,喜歡過夜生活,白天是一天的結束,晚上是一天的開始,可是他老舅曾一拍桌子,操起棍子,去追打外甥:“世間惟淫奔納賄二者,皆于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眼睛鼓得嚇人,顧公外甥陸舒城說:“人眼俱白外黑中,惟我舅兩眼俱白中外黑。”眼珠子是白晃晃的,瞪起人來格外嚇人。

    以前不理解顧炎武對夜生活的這種定性與批判,但是當與上一則“可惜一日虛度矣”比照來解讀,他的言論不完全正確,卻有部分正確。讀書人最好讀書的時間是,星天在外,枯燈在內,靜謐時間,古書一卷。白天要工作,晚上再去浪蕩,還有什么時間來讀書呢?

    讀書的人多,但太多讀成了兩腳書櫥——雖腹有詩書,氣卻稀里嘩啦。上大學而難成大學者,即因死讀書而不善讀書。顧炎武讀書方法最是獨特:“其少時,以春秋溫經,請文學中聲音鴻鬯(洪亮流暢)者四人,設左右座,置注疏本于前,先生居中,其前亦置經本,使一人誦而己聽之,遇有字句不同或偶忘者,詳問而辯論之。”

    眼讀書累了,耳讀之;自己不能耳讀,請人來口讀,他耳讀,順便考考自己的記憶力,他人讀的與己默記者不一致,“停,這個地方再來對照看看”,這般讀書,一人嘴讀,眾人耳讀,讀書不寂寞,讀得也牢靠,“讀二十紙易一人,四人周而復始,計一日溫書二百紙。”每天都這樣讀二百頁,記牢二百頁,十天百天千天,那是一個龐大的閱讀量,“十三經畢,則溫三史或南北史,故先生之學,如此習熟而纖悉不遺也。”

    有這般苦讀,顧炎武博聞強記,無出其右者,有人跟他打賭,“請誦古樂府《蛺蝶行》一過,當拜服。”這篇文章很難讀,“蓋此篇聲字相雜,無句讀,又無文理可尋。”顧公當年有童子功,“瑯瑯背誦,不失一字”。

    讀書是要坐得住,但是顧公還有另一大讀書妙法——走讀。“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軍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到得東坡赤壁,何處是“東山之上”?到得荊公華山,何處是“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每到一處,與當地老人,閑說故典,與書中所記之事,所描之景,一一核對。

    這是實地求證讀書法,勝象牙塔書蠹不止十倍,“炎武之學大抵主于斂華就實,凡國家典制、群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家之屬,莫不窮究原委,考證得失”,將紙上與地上書,合起來讀,“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

    顧公影響力巨大的《日知錄》,“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日積月累,雕金琢玉,刻成大著。顧公著作多矣,除《日知錄》外,還著有《音學五書》《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亭林詩文集》,文學著作與學術著作等高。

    賣布種地開票號

    顧炎武之學,是經世濟用之學,是明道救世之學。

    史學家錢穆,贊其學術是:“能于政事諸端切實發揮其利弊,可謂內圣外王體用兼備之學。”

    一般儒家只說人文,不道經濟,說人文滔滔不絕,道經濟啞口無言。顧炎武說人文聲聲入耳,顧公道經濟頭頭是道,“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顧炎武所謂的“吾輩之任”,是以搞好經濟來“拯斯人于涂炭”,顧炎武說:“吾未見無人與財而能國者也。然則如之何?必有生財之方,而后賦稅可得而收也。”

    說得天花亂墜,干得一地雞毛,不是真學者。顧炎武不是空談家,而是實踐家。他曾牛刀小試,投身市場,并有斬獲。萬壽祺曾記述一事:“辛卯春始遇顧子于舊都。顧子名圭年。顧子曰:‘予再轉注而得此名。’予以異之。是年秋,顧子抱布為商賈,由唐市至淮之浦西,過予草堂。”顧炎武往來江淮之間,改了名字,從事布匹生意,并寫詩記事:

    “久客仍流轉,愁人獨遠征。釜遭行路奪,席與舍兒爭。混跡同傭販,甘心變姓名。寒依車下草,饑糝釜中羹。”

    顧炎武混跡同傭販,他說沒賺多少錢是謙虛。文人賺大錢,也說只賺幾塊豆腐錢。

    顧炎武對工商有新認識,更有新實踐,“亭林嘗得李自成窯金,因設票號,屬傅青主主之。始明時票號規則不善,亭林與青主更立新制,天下信從,以是饒于財用。清一代票號制度,皆亭林、青主所創也。”顧公開設銀行,改革改善金融制度,“亭林與青主更立新制”,他“饒于財用”,真不差錢。儒家所謂耕讀傳家,讀是讀的,耕卻未必,更以商賈為恥,而“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

    晚明其他文人,往往是寫書賣書,靠書吃書,只能做書生意,顧炎武的經濟之路,走得寬。他做布匹生意,開專賣店;他做金融生意,開“銀行”。他還買田買地,沒證據能證明他搞過房地產,但確實曾科學種田,搞規模經濟,“先生既負用世之略,所至每小試之,墾田度地,累至千金,故隨寓即富足。”顧炎武最后定居陜西華山之地,“置田五十畝以自食,而東西開墾所入,別儲以備事。”吃穿用度之外,還小有積蓄。王漁洋曾經感慨,“此漁洋所以卒為漁洋歟?”此顧公所以為顧公也。

    顧公一大奇處是,他好像是中國士大夫中的“吉卜賽人”,隨處安家,到處流浪,青山處處,綠水悠悠,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都留足跡,甚而還“墾田長白山下”。“先生在南時,號蔣山傭,中年以后,跡絕故鄉,遍游燕、齊、秦晉以終。”

    他在一個地方,住著住著就走了,地不要了,房子也不要了,不回來了。“時或留止耕牧,致富累萬,旋復棄去,人莫測其用意。”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焉能鈞三江,終年守菰蒲。”顧炎武最后安居在華陰之華山腳下。顧公無子,外甥徐乾學看到舅舅長期漂泊,“累書迎先生南歸”,把養老的地方給安排好了,“愿以所居為娛老地,先生不許。”葉落歸根,安土重遷,顧炎武對此卻不以為然,處處無家處處家。他在華陰買田五十畝,“供晨夕”,不貪享受,“餌沙苑蒺藜而甘之”,有吃有穿,夠了,“啖此,久不肉不茗,可也。”最后客死他鄉,“門人奉喪,歸葬昆山。”

    還有一事,值得一記,顧炎武走南闖北,走了大半個中國,他評價當時的南北學人:“北方之人,飽餐終日,無所用心;南方之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守節要義自己守

    顧炎武有才氣,卻無好運氣。他遇到了明清換朝,受到戰火考驗與洗禮。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一棵歪脖子樹上,南明政府還在茍延殘喘。

    顧炎武算得上明朝的人,談不上明朝的臣。他曾經參加明朝科考,因昔日齷齪,不曾中舉,最后捐納,弄了個國子監生,談不上為官。明朝興,顧炎武沒得什么實惠;明朝亡,卻遭到了很多苛責。

    顧炎武“思有所建白”,忠肝義膽,滿腔熱情,投身南明,任兵部司務。未曾上任,先當高參,撰乙酉四論:曰《軍制論》,曰《形勢論》,曰《田功論》,曰《錢法論》。可惜的是,他取道鎮江,赴職南京,尚未到達,南京已經淪陷,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皇帝都沒了,還打什么仗?很多人覺得反抗沒意思,放下武器了,顧公卻依然在戰斗,“與嘉定吳其沆,同里歸莊,共起兵”,參加了僉都御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聯合各地義軍,合謀先收復蘇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時間,“戈矛連海外,文檄動江東。”

    清兵鋒芒正盛,義軍多是臨時組織起來的,很難抵住八旗精銳。義軍曾攻蘇州,遇伏而潰,退守昆山,未幾,昆山失守,義軍戰死者,多達四萬人,顧炎武好友吳其沆也陣亡。在這次戰役中,顧炎武兩個弟弟遇害,母親失去右臂。

    顧炎武節義,是家教使然,“丁亥夏,避兵常熟,(顧公母親)年六十矣”,兵荒馬亂之際,她對顧公說:“我雖婦人,然受國恩矣,遇變,我必死之。”顧公得母之教,擔起匹夫之責。蘇州失敗,昆山失敗,顧炎武屢敗屢戰,戰而不止,多方聯絡,“東至海上,北至王家營,仆仆往來。”

    明朝氣運已盡,顧炎武百般努力,付之東流,但他終其一生,不仕清。大清為拉攏人心,曾多次請顧公去當官,他都拒絕了。“嗣母王氏未嫁守節,及聞國變不食而卒,臨終誡炎武以世食明祿,毋仕二姓,炎武奉母教,勵節終身。”

    顧公勵節,曾受人疵議。康熙九年(1670),顧公外甥徐乾學趕去科考,中了一甲進士,取了探花,之后一路高升,升侍講學士,升內閣學士,升左都御史,升刑部尚書。滿門忠烈,何以又出了“叛徒”?顧炎武算明朝人,徐乾學未必是。顧炎武對這個外甥的志氣取向,還真是不反對。他守節是自己守,不要求他人守,這才是守節要義。顧公對外甥仕清態度是:你去,我不去。

    又有批評者說,顧炎武后來行走山河之間,描繪山川地理,著書立說給徐乾學作參考,是間接為大清服務。抗清之始,顧炎武對天下的理解是狹義的,以為明朝就是天下,后來眼界擴大了,亡國不等于亡天下,“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才是顧公正解。

    天下已定,那就希望天下變好,不想天下再亂,這是顧炎武由朝廷觀變天下觀使然。“愚所謂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于文,曰行己有恥。”博學于文,是謂經師;行己有恥,是謂人師。顧公均可當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SUV|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99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3区 | 2021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www.精品视频|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97精品国产手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