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記住羅廣斌
11月27日,是重慶“11·27大屠殺”紀念日。75年前,國民黨反動派在倉皇逃跑前,對囚禁在白公館、渣滓洞等監獄的革命者進行了瘋狂的大規模屠殺,許曉軒、譚沈明、劉國志等近200人被殺害,僅羅廣斌等34人沖出牢房脫險。三天后,重慶解放。
羅廣斌脫險之后,忍著巨大的悲痛,拖著極度虛弱的身體,每天晚上一刻不停地伏案疾書。在脫險后的第28天,寫出了2萬多字的《關于重慶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正是這份報告,最真實地記錄了紅巖英雄群體在獄中可歌可泣的斗爭事跡,多年以后成為中國革命史上一部珍貴的文獻。
新中國成立后,羅廣斌與另外兩名獄友劉德彬、楊益言合著發表了獄中斗爭回憶錄《圣潔的血花》和《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紅巖》?!都t巖》一經面世,立即引起巨大轟動,至今發行二千多萬冊,成為了愛國主義教科書。正是經由《紅巖》的傳播,江姐、陳然、許曉軒等烈士們,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英雄形象。在重慶當地,“江姐”這兩個字已經不僅僅是一位烈士的名字,而是成為了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詞語。當人們想說一個女性性格堅強、不屈不撓、堅韌不拔、堅守自己內心的主張、不輕易妥協和茍同、具有獨立的人格,就會這樣說:“她這個人很‘江姐’?!币粋€人的名字能夠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成為一種象征、一種比喻,這里面是有著多么大的人格力量啊。
幾年前,為了寫一部弘揚紅巖精神的作品《一片丹心向陽開:紅巖故事》,我閱讀了二百多萬字的黨史資料、烈士傳記、革命回憶錄以及各類相關檔案,對紅巖英雄群像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我曾在后記中說紅巖英雄們讓我每每思之動容,我非常期望今后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為他們作傳,其中羅廣斌就是我最想為其作傳的英雄之一,因為他是讓紅巖英雄事跡能夠流傳后世的最為關鍵的人物。
羅廣斌是重慶忠縣人,1924年出生于一個地主兼官僚的家庭,家境富有,在鄉下有田產,在成都有房產,父母為大學教授,大哥羅廣文是國民黨兵團司令,陸軍中將。他自小被父母溺愛,沒有吃過苦,過的是富人家里的少爺生活。但羅廣斌性格叛逆,當他進入青春期后戀愛受到家庭的壓制和阻礙,便奮起抗爭,離家出走追求自由,與地主官僚家庭決裂了。著名作家馬識途家與羅家是世交,馬識途大羅廣斌九歲,羅廣斌深受馬識途進步思想的影響,逐步成長為進步青年,馬識途漸漸成了羅廣斌革命道路上的領路人。
1947年秋天,羅廣斌參加了由重慶市委領導的與《挺進報》并行的刊物《反攻》的編輯工作。1948年3月,由江竹筠、劉國志做入黨介紹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后到農村工作。1948年9月10日,由于叛徒出賣被捕。先是關押在渣滓洞,后來因為給新入獄的同志寫信通報消息,被特務發現,于是轉押到白公館。
羅廣斌剛入獄時,并不是像陳然、江姐他們那么鎮定自若,他的心里非常害怕,感覺到“完了”“度日如年”,不知道該怎么辦,當時也沒有為了革命事業犧牲自己的念頭。但他本質好,頭腦中一片混亂時,還記得馬識途對他說過的話“不管直接間接影響別人被捕,都算犯罪行為”。因此他下定了決心不影響任何朋友。在敵人審問的時候,什么也不說。后來他在江姐等獄中同志堅貞不屈的行動感染下,逐漸地堅強起來,在獄中有了優秀的表現。羅廣斌受到的最大的考驗是,他家里幾次營救他,特務頭子徐遠舉答應只要他答應“停止政治生活” 寫“悔過書”,就可以放他出去。但是羅廣斌都堅決地拒絕了,他表示絕不脫黨,絕不玷污自己的信念,絕不玷污黨員的純潔形象。
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他寫了一首詩。
望著腳上沉重的鐵鐐,
我沒有什么須要自白。
就拿起皮鞭吧,
舉起你們尖銳的刺刀吧!
我知道,你們饒不了我,
正如我饒不了你們一樣。
毒刑、拷打、槍斃、活埋,
你們要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是一個人,不能像狗樣地爬出去,
我恨煞那些怕死的東西!
沒有同黨,什么也沒有,
我的血肉全在此地!
就拿起皮鞭吧,
舉起你們尖銳的刺刀吧!
望著腳上沉重的鐵鐐,
我沒有什么須要自白!
后來羅廣斌就是在這首詩的基礎上,根據陳然平時與他談心時的思想交流和陳然的心愿,在《在烈火中永生》里替陳然寫出了那首著名的詩篇——《我的“自白”書》。
當初羅廣斌被捕的時候,特務頭子徐遠舉曾親自到第十六兵團司令部面請羅廣文示下,羅廣文說:“我這個弟弟不聽話,關關他也好,但不可傷了他性命?!弊畛趿_廣斌在獄中受到諸多優待,不上手銬腳鐐也不受刑,還曾被獄友們懷疑為奸細。后來因為羅廣斌經常與特務英勇斗爭,也被特務動了刑,羅廣斌帶著傷拖著手銬腳鐐回來,卻大感欣慰,喜形于色對獄友們說:“我終于跟你們一樣了!”有一次羅廣斌的家人太想他了,要求特務頭子把他釋放接回家里,他在家里吃了頓飯,洗了個澡,卻又堅決地主動回到了獄中,見到了獄友們,他喜氣洋洋地說:“我又回來了,跟大家一起繼續戰斗?!彼穆收婧蛯Ω锩某嗾\熱情,贏得了獄友們真心的喜愛和尊重。
羅廣斌在渣滓洞和白公館兩個監獄都關押過,對這兩處獄中的斗爭情形和被關押者的表現都了解。他向陳然講述了江姐在渣滓洞堅貞不屈的斗爭情形,“毒刑、鐐銬是太小的考驗!”“筷子不行,拿刀子來!”江姐的這些話經由羅廣斌的轉達,又鼓舞著白公館這邊很多的同志頂住特務的酷刑逼供,與特務們做堅決的斗爭!陳然心有所動:“廣斌,將來,你寫一本書吧,把江姐寫下來,把許建業寫下來,這能教育和鼓舞更多的人,也會成為我們革命事業的寶貴財富。對,把咱們與敵人做斗爭的經過寫下來,把你了解的都寫下來,把叛徒也寫下來……”陳然的話成為羅廣斌后來寫作《在烈火中永生》《紅巖》的長期的動力。
以許曉軒、譚沈明、陳然、劉國志、羅廣斌等為核心成員的這些忠誠的共產黨員,總結出了地下斗爭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結合眾多被捕者在獄中的表現,形成了“八條意見”。獄中黨支部希望把他們總結的“八條意見”向黨匯報,作為我們的黨在未來工作中的參考。因為羅廣文的關系,特務不會殺羅廣斌,他是最有可能活著出去的人。在陰沉昏暗的白公館牢房里,陳然對羅廣斌說:“廣斌,這八條意見,你要在心里記牢,咱們這些人只有你能有希望出去,把這些意見轉交給黨,可就全靠你了?!绷_廣斌成為獄中黨組織把“八條意見”向上級黨組織匯報的最合適人選,他自始至終參加了黨支部對這個重大問題的多次討論。羅廣斌把這一份無比珍貴的材料默記在心里,在紅巖地下斗爭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功不可沒。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白公館的難友們在放風時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還知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激動,狂喜,流淚!夜深了,大家的心情仍在澎湃著,毫無睡意。羅廣斌內心忽然靈光一閃,他充滿豪情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有個建議,我們也應該做一面五星紅旗,我們要打著五星紅旗沖出牢門去迎接解放!”一語提醒了大家,羅廣斌、陳然、劉國志等立刻行動起來。羅廣斌扯下了自己的紅綢子被面兒做紅旗,陳然拿出自己的白布襯衣做五星圖案,沒有針線,他們用剩飯將五星粘在了紅綢子的背面上,終于做成了一面五星紅旗。羅廣斌脫險之后的第二天,他回到白公館,從床鋪底下找到了這面五星紅旗。如今這面五星紅旗成為了珍貴的革命文物,也是獄中地下黨員精神面貌的最直接的證明。
新中國成立后,羅廣斌滿腔熱情地參加了革命工作,不只是投入《在烈火中永生》《紅巖》的寫作,還主動請纓下放到艱苦的長壽湖農場勞動鍛煉,先后擔任共青團長壽湖農場團委書記、漁場場長、農場科學院院長、漁業辦公室主任、農場代理場長等職。他工作努力,不怕辛苦,善于學習,頗有成績。196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邀請羅廣斌、楊益言到北京修改《紅巖》書稿?!都t巖》從準備到成書十年時間,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徹底返工修改三次,羅廣斌付出了巨大的勞動?!都t巖》出版后,既是幸存者,又是英雄,還是作者的羅廣斌,又成為了《紅巖》的宣講人,經常在各個場合宣傳講解紅巖英雄事跡。很多年以后,人們就是用最褒揚的語言也難以形容“紅巖”二字所帶有的巨大而深遠的精神意義。而在形成紅巖英雄群像的整個過程中,羅廣斌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獄中斗爭的許多重要節點和生動的細節,都有羅廣斌的參與,羅廣斌是與陳然、江姐、許曉軒、劉國志等最典型的紅巖英雄密切接觸最多的人,如果沒有羅廣斌,紅巖英雄群體的可歌可泣的事跡和形象,有可能會被埋沒。
令人扼腕的是,1967年2月羅廣斌逝世,終年43歲。如果不是這樣,他一定還能挖掘出紅巖英雄更多的可歌可泣的事跡和細節,他的去世令人痛惜!
(作者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