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作家,職業編劇,職業間諜,本質上是相通的
間諜是一種很特別的職業,這種職業會拷問人性,辨別忠奸。這種類型在創作上以及閱讀上都會有一個天然的讓人感興趣的元素。
我的個人習慣是先有一個故事。然后寫成一個梗概,然后進入小說。相對于劇本而言,小說更自由,不受約束。劇本里勢必會減少小說里的很多情節和細節。人物是第一位的。如果人物鮮活,觀眾只要喜歡上這些人物,情節反而是其次的。
《角逐》和我之前寫過的諜戰小說如果說有什么共通點,就是對小人物的關注。
本質上,這些故事都是描摹一種特殊的職業,一些平時我們接觸不到的人群。間諜和反間諜都是一種很特別的人物,諜戰只是外衣,人物才是核心。在小說里的人物身上,精神困境也是另一種不同的體現。
不光是諜戰這一種類型,任何一種題材的小說,讓故事里面的人物和讀者產生共情是一個門檻。當文字帶著讀者進了門,他們就會對這些人物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繼而關心這些人物,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關切他們的命運,記掛他們的結局,關注他們的遭遇,并為此牽腸掛肚。
如果人物獲得了人們的共情,其它的一些細節或者情節,就會很自然地產生共鳴。
我大概是從初中就開始喜歡看一些課外書。瓊瑤,古龍,金庸都看,我眼睛近視就是因為上初三的時候,天天鉆在被子里悄悄看《鹿鼎記》,很快眼睛就近視了。當時害怕父母發現,躲在小房間里,用被子蒙著腦袋,打著手電筒看。那時候父母也不允許關房門。
我從小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語文相對還可以,但是考試成績也一般。不過寫作文一直是沒有障礙的。這也給了我自己一些寫作上的信心。真正意識到對寫作有興趣,是剛剛參加工作,那段時間一門心思就想出版自己的小說。這是最初一個很強烈的感覺。
自律是所有職業門類的基礎。職業間諜是一樣的,職業作家和職業編劇也一樣,本質上作家和編劇和職業運動員是一樣的,也有所謂創作黃金期一說,這個指的主要是體力。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的寫下去。
某種程度上,作家和職業運動員都需要高度自律,不拖稿,按時作息,善待自己的身體,保持好的狀態,競技狀態和寫作狀態。大量的訓練,不停的比賽。受傷之后的自我恢復。
在本質上,這三種職業都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