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我的大雜院生活
    來源:光明日報 | 霍艷  2024年12月20日09:42

    我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童年時代生活在一個叫“五四大街”的地方,那時候我還不清楚這條街的光輝歷史。多年后我從事文學研究才知道,五四大街、北大紅樓正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起點。回想起自己在這條街上曾無數次游走,這或許是冥冥中注定的緣分。

    自太爺爺輩起,我們就在北京生活。我們家本是一座標準的四合院,后來因為修建美術館,進行道路改造,院子成了不規則的形狀。前后院住的都是親戚,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將屋子租給外人,記得90年代來了一戶河北人,做標牌制作的生意。小院一天到晚各種人進進出出,也充滿著家長里短的嘰嘰喳喳,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

    兒時的我住在一間不足12平方米的半地下平房里,那間屋子也是我父親出生的地方。因為隔壁院子墊高了一米多,我們家挨著它的院墻,所以成了這種半地下格局,也使得環境潮濕、陰暗。屋子過去用作廚房,本來只有6平方米,為了迎接我的到來,親戚們又湊出了6平方米。房間里一半的空間被一張“三人床”占據——其實是一張雙人床橫過來擺。我的腳剛好杵在衣柜上,父母睡覺時則要在床尾搭兩張板凳,否則會雙腳懸空。

    屋內時常掉落斑駁的墻皮,父親就把四面墻都貼上塑料布。然而,潮濕的環境還是會吸引一些可怕的蟲子,它們常常在塑料布上蠕動著身體。每當我驚恐地大叫,父親就用拖鞋小心翼翼地摁死它們,力氣要恰到好處,既要保證一擊致命,又不能把塑料布弄破。每次看到那些殘骸,我都生怕蟲子的親朋好友會循跡來報仇。所以,父親“處決”完,我就主動“善后”,拿著自己珍藏的七龍珠貼畫覆蓋住它們破碎的身體。

    除了床,小平房里的家具就是兩張單人沙發、兩把板凳和一個小茶幾,連張桌子也沒有。小茶幾既用來寫作業、練琴,也用來吃飯。家里也沒什么電器,只有一臺老掉牙的海鷗牌收音機,每天早晨6:30準時響起《新聞和報紙摘要》的聲音。我就在這個潮濕陰暗又缺乏娛樂的環境里度過了童年時光。陪伴我的除了蟲子們的尸體,還有一柜子親戚留下來的泛黃的書籍,我唯一的消遣就是看書,那時沒想到我一生真的會與書為伴。

    屋子外面是一棵大棗樹,它歪著脖子生長,但生命力頑強。一年秋天,父親爬上屋頂,用竹竿撥弄著樹枝,全院男女老少都眼巴巴地望著天空,期待著從天而降的水果。當父親開始用力搖動樹枝時,棗就像流星雨一樣墜落。可沒過兩年,棗就變得又少又小,偶爾撿到幾顆,我會像寶貝一樣揣在兜里。又過了幾年,那棵棗樹就只長葉不結棗了。

    是我家的煙囪給棗樹做了“絕育手術”。每到冬天,蜂窩煤爐子的濃煙就往棗樹身上冒,纏繞著枝條向上盤旋,在空中打幾個漂亮的蝴蝶結,然后消散開來,也帶走了棗樹孕育生命的能力。我始終對那棵棗樹充滿愧疚,覺得是我們一家剝奪了它開花結果的權利。好在它還活著,每年綻放新芽。

    冬天,平房沒有暖氣,只能燒火爐,火爐既能取暖也能做飯。大雜院里的人早早地就為過冬做準備了,門口整整齊齊地碼放著蜂窩煤和劈柴。父親細心拼接煙囪,堵住上面的漏洞。生火過程復雜,可爐子一旦著起來,屋里就會變得無比溫暖。爐子滅了大家就會去鄰居家借一塊燃燒得紅彤彤的蜂窩煤當火引子,發揚著互助精神。冬天最痛苦的是上公共廁所,尤其早晨會出現排隊的情況,大家裹著大衣,搓著手跺著腳,依然擋不住刺骨的寒意。

    大雜院里,常常會響起并不悅耳的琴聲。身為普通勞動者的父母,對我寄予了厚望。我七歲時,父親開始送我去學大提琴。每周,他都騎著摩托車帶我穿越北京城去上課;我在樂團排練,為了給我創造更多機會,他忙前忙后地搬運樂器。

    1999年是令我難忘的年份。天安門廣場舉行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彩排時我家屬于交通管制的區域。有時,五四大街上空無一人,成了我一個人的天堂。我翻出落滿灰塵的風箏,在馬路上撒丫子地跑。慶典那天,一大早門口就熙熙攘攘,參與活動的人們在馬路上翹首以待。這里面就有我的表姐,她的學校承擔了背景翻花的任務。為了保證翻花的順序不出錯,她還拜托做標牌生意的鄰居幫她打印了一張彩色圖標。有一次她神秘兮兮又滿臉驕傲地把翻花工具展示給我看,而我只有羨慕的份兒。

    也是在那年,一個夜晚,全院的男女老少都湊在一張公告前,鼻尖就快貼到墻上了——那是一張拆遷通知,到了該告別的時候了。

    我們搬離了五四大街,一些令人留戀的東西遠去了,然而我終于不用獻出珍藏的貼紙掩蓋蟲子的尸體,不用在寒風凜冽的冬日去公共廁所門口排隊,不用下雨天在每個角落放臉盆接水,不用整夜擔心墻皮掉在枕頭上,全院的人也終于不用再忍受我拉鋸一般的琴聲。

    21世紀的頭二十年,北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家樓下的亮馬河曾經是一條臭水溝,經過治理變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勝地。兩岸郁郁蔥蔥,一到夜晚燈火通明,游船在河面穿梭。在燕莎橋上,能看到大爺大媽的跳水表演,不遠處有人劃著皮劃艇,一幅美好的畫面。而今,翻修后的胡同也不再是從前的模樣,平房安裝上了暖氣,有了衛生間,解決了采光不足、漏雨的困擾,院子清幽而潔凈。我還不時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年輕人對平房的改造、美化,他們親自動手,融入巧思,將屋子布置成溫馨而時尚的居住空間。

    我改掉了不愛出門的毛病,開始到北京的各個角落:奧森公園、溫榆河公園、首鋼園、798藝術區、雁棲湖、良鄉大學城……我這才發現,這座城市竟然那么大。

    前幾年,我重回故地。在大雜院的原址,建起了一家五星級酒店。我從酒店高層的窗戶向外望去,才發現原來我家的位置是可以看見中央電視塔的。

    我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每天守著皇城根兒下那12平方米的半地下小屋,我從來都不知道,只要站得高一些,就可以看到那么遼闊的世界。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秋霞午夜鲁丝片午夜精品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91人前露出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