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當代人》2024年第12期|趙瑜:時光參照
    來源:《當代人》2024年第12期 | 趙瑜   2024年12月23日09:29

    時光參照

    人生的參照無比重要。

    出中原,往黃河上游走一走,便發現,有些季節,僅對中原有效。比如說立夏,中原地域麥子灌漿,天氣已經熱烈起來。可是在西北,或者更為廣闊的北方大地,不時還會下雪。即使是到了夏至的時節,朋友圈里新疆和甘南地域的友人不時會發一張大雪的照片,并說一句——凍死在這個夏天。

    立春對于南方的人來說,也是如此。在中原,立春時節,野地與河流里的冰雪開始融化,泛黃的麥苗正呼吸著春天的第一縷暖風,大地蘇醒了。可是,整個嶺南地區的冬天,都和平原上的春天一樣舒適。所以說,立春這樣的季節轉折點,便有了特別明晰的適用范圍。

    春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這屬文學的范疇。春天在野外,在柳樹抽芽的瞬間,在黃河兩岸的鳥類的鳴叫聲中,在小學教室的黑板上開始寫下關于春天的句子里。

    而立春比春天更早,立春屬于農耕時代的一個時光標記。立,是打開,是確立,是即將開始。立春,差不多是一種對美好心情的播種。

    按照舊歷,立春和春節相距很近,立春前后便是春節。春節是中國人的年,是一年的尾和頭。是全家坐在一起細數流年的時光,是兒孫給長輩跪拜以開啟新年的時光,是獨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家庭生活展覽。

    在舊年月里,立春屬于鄉村世界,我的祖父從不說立春,他在世的時候,都是說——打春。打春便是鄉村對立春的一種更親昵的稱呼。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鄉村的耕種都依賴黃牛,打春便是用泥巴或者木頭制作一頭春牛的形象,用鞭子來抽打,這是對春天耕作的期待,仿佛往泥牛的身上抽幾鞭子,家里的牛看到了,干活的時候,便會更賣力。說到底,是對生活一種鞭策。

    我幼年生活在豫東平原,村莊的河流冬天便會結冰。我們這些孩子最喜歡在冰上走,冰的下面,水還在流動,有時候能看到魚在冰的下面來回游弋。我們只需要將冰打一個洞,就會有一些魚游過來。我至今仍然記得,當我們在冰窟中捉到一條魚時的歡欣,那真是大自然給我上的一節課。

    但是,立春以后,大人們便會告誡我們,立春一到,冰就要融化了,不能再到冰面上去逛了。立春的“春”字,仿佛像一鍋燒開的熱水一樣,澆滅了我們到河流上玩耍的念頭。

    立春過后,鄉村世界里開始熱鬧起來,比如,我們家養的一頭驢子,會在春天的時候發情,叫個不停。我那時候很會模仿驢子的叫聲。有一次和別的孩子比賽誰學驢子的叫聲更像,我勝出了。我曾在班里的文藝演出時學驢子叫,把大家逗得哈哈笑。他們笑我的音樂老師是一頭驢子。

    城市里的人對于春天并不重視,除非柳樹抽了芽,碩大的玉蘭花開放了,我們才知道,噢,原來春天已經開啟了美術展模式。城市用高樓、酒店和立交橋將人類的時間分隔。城市只負責提供生活的必要條件,并不提供原野,不提供童年的回憶。所以在城市里,立春這個節氣,幾乎是日歷上的一頁紙。撕下來,時光便流走了。城市是用物品來紀念春天的到來的。比如,每年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媒體和廣告會用玫瑰迎接情人節,會用公園的花卉展覽來預告季節到了,甚至電影院在春天的時候,會上映與春天主題有關的作品,以喚醒城市的人們。在城市里,人正在被一種消費觀念包圍,甚至塑造。

    然而,城市也并非一無是處。城市交通的便捷,從城市中心到郊外的公共交通系統發達,人只需要抽空到郊區的河邊野地看一下,春天便像故鄉一下抵達。

    說到底,到了城市之后,我,或者和我一樣有著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在獲得了豐富物質的同時,都丟失了一種最為樸素的田野知識。

    人到中年以后,常常會回望自我的前半生,有時候便會沉浸在一段舊時光里不能自拔。我無數次回到我的村莊,回到我的十歲、我的青澀的初中時代,回到我的小鎮上的高中生活,回到我的大學時代。那么多年,我的身體里全是鄉村的狀物,是父母親的樣子,是紅磚墻壘成的院落,是村子里雞鳴狗叫聲。而一轉身,我身體的磁場,便只有城市意象了,我已經深度依賴暖氣、汽車和便捷的城市交通方式,我再也回不到我的過去了。

    作為人生的參照,當我的頻道改為城市,那么,立春這樣的字眼,便只能成為一首詩的前幾句,成為要在公園里、美術展以及電影院里才能尋找到的鄉愁。

    多年前看過一部顧長衛導演的電影《立春》,初次觀看的時候,有很多疑惑,覺得這部電影表達的是一種個體的失落和不甘,為什么要叫立春呢?我曾重復地看過這部電影,電影開頭的第一句旁白,便是對立春這個節氣的解釋:“立春之后,城市里其實沒有春天的跡象,只是風真的不一樣。似乎風在一夜之間變得溫暖而潮濕。這風一吹,我就想哭。我知道我被自己感動了。”

    立春距離春分尚久,但風已經有了暖意,尤其是在陽光燦爛的午后。多年以后,當我給孩子講述我幼年時的故事,一下子便想到了這部電影的臺詞,蔣雯麗說,風一吹,她就想哭。我懂得她,她知道,春天要來了,萬物的豐富讓人的內心柔軟起來,多么美好。

     

    日常生活

    逢周一,我的車子限號。騎共享單車前往單位。

    共享單車的車簍里若是有垃圾,我會在第一時間清理干凈。這樣細微而又有公德的小事,是我最喜歡做的。在每一個路口,我都會停在隊伍的最后面,不論前面排隊有多長,我都會給右側留著足夠寬的空間,讓那些急著要右轉的車輛通過。我不趕時間,有足夠的耐心觀察我身邊匆忙奔赴他們人生的路人。

    前兩年,東風路與花園路口有一個值班幫助維護交通秩序的大爺,有著河南人的幽默。他喜歡給每一個路過他的人起外號。若是有戴黃色頭盔的電動車停在了斑馬線上,他會提醒說,小黃帽,你靠右邊一點,別擋著右轉車輛通行。如果是有穿灰上衣的老人試圖闖紅燈,他會說,灰大俠,稍等一下,我迷路了,等一會兒你把我帶到馬路對面好不好。如果是年輕的情侶,雙雙停在了斑馬線的前面,他會說,那對神雕俠侶啊,你們如果不趕著去行俠仗義,就往后退一點。

    疫情過后,這位紅馬夾的值班大爺不見了。這個路口恢復沉默,每一次路過這里,我都覺得,我關注的一個生活主播停播了。

    出差去機場,我習慣坐地鐵前往。一路上,我不聽音樂,不刷手機。我覺得,地鐵里的人的面孔,就是最好的閱讀內容。我把地鐵上的人當作一條又一條微博內容來閱讀,那些擁抱在一起的情侶,是“愛情頻道”,而打電話給辦公室同事交代修改事項的管理人員,是“工作頻道”。那些妝容精致的白領表情謙和,而那些用油漆筒裝著工具的裝修工人則喜歡刷著抖音咧著嘴笑。偶爾也會在地鐵里遇到幾個看書的人,多數是女性。在鄭州,我很少看到男士在地鐵里看書。我的背包里必然會帶一本書,比如麥克尤恩的《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比如馬爾克斯的《枯枝敗葉》……最近我在寫一條河流,伴讀的書是梭羅的《瓦爾登湖》。

    我喜歡初春的鄭州,楊絮還沒有飄飛,北龍湖的櫻花開了不少。沙灘上有孩子的歡笑,而湖邊全是拍婚紗照的情侶。我在夕陽中跑步五公里,坐在湖邊看落日余暉。幾只已經落戶于此的白天鵝伸長了脖子在戲水,幾個拍照的人半趴在地上捕捉屬于他們的獨家照片,這一切都那么美好。

    這幾年,鄭州市路邊的薔薇突然多了起來,三月一到,薔薇花三朵五朵從墻里探出頭來。它們像春天往人間撒出的幾句情話,花一開,城市便有了表情。周一下班的時候,我習慣沿著河邊的小路騎行,路邊的薔薇花墻總會有拍照片的人。她們三五一群,擺著夸張的姿勢,被花的美傳染。某天下午,我步行路過鑫苑路的薔薇花墻,一個抱貓的女性在一束花前給貓講花的味道。看到我路過,請我幫忙給她拍一張照片。她給她的貓起了一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張愛玲。我一路上都在猜測,她為什么給一只貓起一個作家的名字?我想,可能這個女性的名字叫張玲。

    我總覺得,春天的美對人是一種教育。那些花朵的熱烈,自然而然地會讓年輕人聯想到愛情,想到甜蜜的食物,想到親密的關系。而湖邊的柳樹柔軟而飄逸的綠,也會讓看到的人的內心更加豐富。我所在的文學院,在經三路北段。有時候,下班時看到清潔工在掃花瓣。那么讓人沉醉的花瓣,被她用掃帚掃成了一堆,我正覺得可惜,突然,她蹲下來,將那些漂亮的花瓣撿了起來,用一個干凈的塑料袋裝好,我不知道她究竟會如何處理那些花瓣,但看到那樣認真又歡喜的表情,我覺得春天的確會蘇醒人們內心深處的審美和慈悲。

    我喜歡聽到生活現場的喧囂聲,熙攘的汽車發動機的聲音,菜市場人聲鼎沸的聲音,以及小飯館里杯盤碰撞的聲音。這些日常生活的細節飽滿了,人才會活得充實。春天過后,城市開始熱烈起來。街道上女性的裙子飛揚,生活用夏天的熱烈來獎勵那些熱愛穿裙子的女性。白天變長,對于那些在白天謀求生路的工人來說,夏天是好的。有時候,晚上帶著孩子到住處附近的路邊攤位吃小吃,便會被真正的夜生活淹沒。只見路邊攤位上兩個裝修工打扮的人在劃拳,他們一個站著,一只腳踩在凳子上,另一個仰著頭,兩個人劃拳的聲音劃破了半條街道,看到兩個人如此熱烈地活著,生活里吃過的苦仿佛也被如此熱烈的劃拳聲稀釋。

     

    畫秋天

    人到中年,年少時的愿望又漸次生出,比如繪畫。繪畫是想象力練習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在紙上重建故鄉的記憶,也是在宣紙上梳理色彩與萬物的關系。

    于是我開始購置繪畫的工具,毛筆,狼毫,羊毫,鼠須勾線筆,因為考慮可能要畫貓,又買了刷筆,設色用的兼毫筆。宣紙選了楮皮半生熟的手工宣紙,這樣的熟紙吃墨,對行筆的速度要求不高,對初學者還算友好。自然,我還買了整套的《芥子園畫譜》,齊白石的套裝,宋元山水的畫冊,等等。

    我零基礎,雖然練習過多年的毛筆字,但入不了法帖。所以,繪畫對我來說,是一次審美意義上的挑戰。

    我從畫樹干開始練習線條,墨的濃淡,筆畫在宣紙上行筆時的速度,以及我所臨摹的樹干的皴法,都是對人間萬物的模仿。松樹干可以畫圈,每一個圈都是時間的痕跡,這樣的繪畫既有著天真的想象,又和現實中松樹的樹干有著關聯。而柳樹的枝條是如何從樹干出來,妖嬈地隨風飄舞,這既是技術的問題,也是哲學的思考。沒有練習柳條出枝之前,我的用筆是錯亂的,枝條的長短、粗細以及前后順序,只要有一筆畫錯了,那么便毀了整個畫面。耐心練習之后,始知,枝條從樹干上是用狼毫筆一枝一枝寫出,它們或者被以“人”字形交叉的方式斜掛出來,或者被以“個”字從樹干上一筆一筆地寫出來,這種繪畫是書法的延伸,既是對自然中柳樹的想象,又是對內心里飛翔的枝條的抒情。

    繪畫必然是個人情感的書寫。孤獨時會畫秋天枯萎的畫面,以呈現內心的生態。在春天的時候,我喜歡畫鳥鳴,而秋天的時候,自然會畫落葉,畫枯萎的荷塘以及正在統領世界的菊花。用繪畫直接抒情的畫家頗多,最好玩的畫家莫過于八大山人,他筆下的鳥兒和魚,都和他一樣,對世間萬物不屑一顧。他畫的鳥兒是他自己,孤獨地站在枯萎的荷葉上。

    而我很快也發現了自己與繪畫的關系。我喜歡畫貓,不是因為家里養了貓,而是喜歡貓的眼睛有一種看透了人間萬物過后的孤獨感。我還喜歡畫公雞,除了傳統繪畫中“雞”的諧音是“吉祥”的意味,另外一個原因是,公雞會叫醒大家。我始終認為,一個覺醒了的人,才是對人間萬物有感情的人。中秋節我畫了幾個月亮,月光下需要有桂花開放,于是,我用藤黃加赭石畫了桂花,又用花青和藤黃畫了葉子。于是,水墨月亮下面的桂花樹有香味飄逸出來。

    臨近重陽節,秋天深處的味道撲面而來,我開始學習畫菊花。菊花有多種,在練習畫樹葉的時候,我練習過堆疊的葉片,像極了菊花的花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喜歡的菊花,不是平常多見的千層菊、金盞菊、瓜葉菊等繡球類菊花,我喜歡線條嫵媚的菊花,比如綠云,比如鳳凰振羽,比如十丈垂簾。

    畫菊花并不容易。中國畫講究的不是素描感,而是寫意。所以,要想畫出菊花的韻味,還要將秋天的味道畫出來。

    秋天是什么味道呢,其實就是一種色彩。是將秋天的落葉寫意出一種成熟的味道,是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后將腳步放慢的味道,是漸漸懂得了成全他人的味道,是學會放下并有能力祝賀別人的味道。

    中秋過后,天氣的涼會讓樹葉變紅,讓菊花開放。我用曙紅和鈦白調出粉紅色的菊花,這樣的菊花充滿了初秋的味道。我用赭石和藤黃調出了深黃色的顏色,又用花青和藤黃調出了綠色的菊花葉片。然而,我無論如何也調不出紫色的菊花。

    有一天,我幾乎要成功了,然而,等色彩干了以后,我發現,我調的不是紫色,而是藍色。我畫了幾朵藍色的菊花,那菊花的花瓣在宣紙上有了別樣的意味。

    我想給藍色的菊花起一個名字,一開始想要自況,但又覺得,我與藍色的菊花還有年齡差異,差不多相差十二歲。我筆下的藍色菊花更像是我的朋友馮杰兄,他喜歡常年穿一件藍色對襟中式上衣。

    菊花值得解釋的是,它不僅可以入畫,還可以入茶。而以菊花展覽著名的開封城,也有了加工皇菊的茶坊。這些都是一朵花對世俗生活的干預。我覺得這些都是及物的,甚至是審美的。

    重陽節,傳統中國強調后輩對老者的敬重。通過繪畫,我對年齡卻有了一些新的感觸。在別人看來,年歲漸長可能是生命走向衰老。而我卻覺得,年齡就是我筆下的藍色的菊花。它是一種時間調制出來的顏色,它大于日常生活中重復的部分,大于城市里的時間匆忙如流水,大于菊花本身的繁華和世俗。年齡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意味,而對于一個有著豐富內心的人來說,年齡就是將自己對世間萬物的理解轉述給別人聽。

     

    沒有地址的人

    方一兄是我的朋友圈里一個打工者,在深圳,他居無定所。他倒是熱愛讀書的,只是在各種車間流水線里打工。他很敏感,有了什么樣的新聞,會激動地轉發給我,用聲討的語氣,對我說,人怎么能這樣壞呢?

    怎么說呢,他在我的朋友圈里,是那種幾乎被我忽視的人。我差不多一直高高在上地陪他聊天。無非是給他推薦一些什么書單,又或者是我看了哪部電影,在朋友圈里寫了兩句隨感,他也恰好看過,微信和我討論。對我的觀點表示贊美。

    方一兄早些時候發給我一段話,說他讀季羨林的一段文字,讀得掉了眼淚。他是一個有著文學理解能力的人,只是生存得并不如意,一直在變換著工作。某一日,方一兄突然發來一句話,對我說,趙老師,你的那句話點醒了我。哪句話呢?他的話沒頭沒腦的。接下來便說了他的一些生活困惑,大抵是他的感情生活很少。

    我也曾試圖給他建議,我發現,他不是那種與我交心的人。語言有時候是一種籬笆,方一兄的語言永遠是客氣的,謙卑的,他不敢超越自己的身份。于是,我們又回到了普通網友的邊界里。

    我的微信換了新號碼,丟了不少舊朋友,然而新號開通的第一天,他便找到了我的新號。找到我的時候,他無比激動,說,趙老師,兩天沒有看到你說話,我覺得有些孤單。我相信他是真誠的,然而,他的真誠是單方面的。他不需要我來回應他。

    他發過一組詩給我看,大概是工廠生活的苦悶,句子樸實,平淡。他不是一位從眾多寫作者那里脫穎而出的人。但是,他很熱愛讀書。

    若是我還年輕,可能,我沒有這么好的耐心和一個寫作并不成功的人聊這么多。然而,現在,我比原來多了一些耐心。我喜歡聽不同的人談論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這樣,我才覺得全面。

    方一兄工作不穩定,收入應該也不會多。有一天,他看到我朋友圈在賣書,他是第一個轉賬的,轉完賬以后,他對我說,趙老師,我現在深圳還沒有固定地址,這兩天,就會定下來。到時候再給你地址。兩天以后,他發了一條微信截圖,是一家汽車公司焊裝部的地址。然而,入職了兩天以后,他又問我,趙老師,我的書,你寄出了沒有。我告訴他,我這兩天略忙碌,還沒有寄出。他長出一口氣,說,他的新工作,他適應不了,夜班太熬人了。他告訴我,他要再找工作,讓我等等再寄。他的地址,還沒有辦法定下來。說完以后,他隨手拍了幾張深圳街頭找工作的人拖著箱子的樣子。我不知道,他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告訴我,他現在也這樣呢,還是對自己未來幾天做了預告。

    那天看到他發我的那張照片,我突然覺得有些傷感。一個買了我的書的友人,卻沒有固定的地址。我對方一兄的了解,很有限,從他與我交流的話題中,我知道,他是一個三觀不錯的小伙子。喜歡閱讀,哪怕只在某個單位上班很短的時間,還在那里辦了借閱證,也喜歡寫一些短詩。我不知道他什么學歷。我甚至不知他的年齡,愛好,情感經歷,但是,我希望,他能找到一個好一點的工作,工作單位能給他提供住的地方,這樣,他就有了收快遞的地址,而我的書便也能如期寄出了。

    【趙瑜,作家,現居鄭州。主要著作有《小憂傷》《小閑事:戀愛中的魯迅》等。】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玖玖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不卡|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99re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看|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