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伯的酒
端午節回鄉看母親,住在縣城的老屋,十分安靜。鄰里都是老城的平房,彼此連接,串門十分方便。一日,鄰居周伯伯來訪,說,小侄,我有一瓶四十年前的老酒,是瓶茅臺,你給我看看。
周伯伯有三個孩子,他家老二是我同學,在我小的時候,會經常一起玩耍。有年春節,我一直在他們家里,到開飯了就同他們家人一起吃飯。我對周伯母(我們叫張阿姨)充滿了好感,她對子女的愛會延伸到我們這些她兒子的小伙伴身上。我有一個同學小鍋子,母親死得早,他父親娶了續弦,后媽對小鍋子很壞,動輒打罵,小鍋子吃飯,筷子稍在葷菜里翻幾下,后母伸手就是一筷子,打得小鍋子眼淚在眼眶里直滾,也不敢吭聲,張阿姨有時就偷偷留小鍋子吃飯,把瘦肉多夾給他吃。我后來出去工作,只有節假才能回來看父母,便與周伯伯一家接觸少了,但我對他們一家的感情一點沒有減少。
如今周伯伯和張阿姨都老了,他們都已經九十多歲。
周伯伯托我看看,我一定是要看看的。
午后,我正準備到周伯伯家去,門外卻傳來一陣腳步聲,慢慢走到堂房門口停住了,沒想到周伯伯和張阿姨自己來了。我趕緊招呼他們坐下。周伯伯和張阿姨都拄著拐杖,周伯伯穿著白色短袖襯衫,人清瘦清瘦,衣服給人的感覺是里面空空的。張阿姨人長得小巧,可腰還是挺直的,顯得精神,臉上氣色也還好,笑模笑樣的。周伯伯手里提個布袋,說,我給你帶來了,你給看看。我接過來,小心從布袋里拿出個紙包,紙包里就是那瓶老酒。紙包也是當年的原件,黃色粗紙,可是年頭太長了,已經有些破損,顏色也從黃色變得更為深沉,有一大塊已變成褐色,邊角有些茶色和咖啡色的斑點。透過破損處,可見茅臺那玉白色的瓷瓶,瓶下沿露出一片紅色標簽,約可見“茅臺酒廠出品”字樣。最重要的是在酒瓶的下方寫著幾行小字:
贈胡國銘先生。這是谷牧副總理給我的。一九八〇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北村博昭
字似硬筆所書,字跡相當鄭重。
周伯伯問:谷牧副總理,你知道吧?我說,我當然知道啦。他又問,那,北村博昭呢?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周伯伯拿過一把扇子,邊搖邊說,這個人可了不得。之后就輕言慢語聊了起來:
北村博昭是1942年出生于中國的,他的父親北村義夫是煤礦工程師,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后,北村義夫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邀請,前往黑龍江鶴崗煤礦擔任技術指導,1948年奉調遼寧撫順礦務局。1953年燃料化學工業部頒發獎狀獎金,表彰北村義夫在撫順煤礦的突出貢獻,北村義夫成為撫順知名人士。北村博昭也在當地小學戴上了紅領巾,人稱“小北村”。1954年9月,北村義夫全家回到日本。1962年,北村義夫病重,彌留之際囑托兒子“毋忘第二故鄉撫順,毋忘日中友誼”。
1965年,北村博昭進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工作。1971年他陪同日本大型經濟代表團訪華,周恩來總理會見了代表團。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北村博昭出任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常駐北京代表。北村博昭自己說過,他曾548次往來日中之間,廖承志公12次與他面談,鄧小平閣下4次接見他。1979年北村博昭又出任日本亞洲交流協會理事長,為中日友好作出了重要貢獻。
周伯伯把手中的扇子在椅子背上拍了拍,說:“所以谷牧副總理送給北村博昭的這瓶酒,就有了特別的意義。你說對不對?”
忽然一陣風,仿佛有了雨意。我家小院的石榴樹疾速搖動了起來,那喇叭似的火紅的花兒被吹落了幾朵。已經爬到屋檐的一架凌霄也在風中抖動起來。張阿姨站起來說:“要下雨了,衣服還在院子里,趕緊走吧?!?/p>
周伯伯走后,我忽然想起,還沒來得及問酒怎么到他手里的呢。
黃昏時,我也搖著一把折扇往周伯伯家去。周伯伯家在我家西南角,需要走過一叢樹籬,從一處長了兩棵烏桕樹的越塘邊過,越塘的花墻上爬滿了薔薇,花期已經過了,夕陽下許多枯黃的花頭藏于密密的葉子之間。
周伯伯家的這個院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是熟悉的,幾間房的式樣我還記得很清楚。我走進他家的那個小院,墻角的一叢天竺長得很旺,幾個大花盆里,種了蔻丹月季,開著鮮艷的大花。周伯伯和張阿姨站在院中,他們倆的眼鏡反映著亮光,因為他們正和夕陽的余暉相對。周伯伯說,屋里坐,外面熱。
進到屋里,我問:“我剛忘了問了。酒的受贈人胡國銘是誰?”
周伯伯說:“他是省外貿的?!薄澳怯衷趺崔D贈到你的手上?”
“胡國銘得到酒后,在他父親生日時給了父親。他父親是我的老朋友。過去困難時期,我給過他不少幫助,特別是有一年我們在鄉下搞社教,他深夜突發急病,我硬是背著他送到縣醫院,撿回了一條命。他出于感激,就把酒轉贈給了我。我很珍惜,一直收藏至今。”
“這個酒,幾十年來,幾次差點打開喝掉……孩子結婚,閨女出嫁,我們過八十大壽、九十壽,子女們都有提議,我是堅決不舍得……這瓶酒哪,它不僅僅是一瓶酒了,也不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份友誼,它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見證哪?!?/p>
我說:“有人愿意高價收藏,你賣不賣?”
“不賣。”
夕陽落下了。窗外的屋頂被映照得一片深黃,特別明亮。也打在院中那幾盆蔻丹月季上,仿佛給花瓣鍍了一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