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國際市場,靠什么?
國劇出海是近年來業界熱議的話題。但對于如何“走出去”,很多人心里沒譜。近日,《太陽星辰》開播,屬實讓國劇出海又往前邁了一大步。它摒除了以往國產劇延時登陸海外平臺的習慣,成為中國內地首部與Netflix同步上線的亞洲罪案劇集。這部劇究竟為未來國劇出海提供了哪些創作上的經驗,不難找到答案。
《太陽星辰》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香港西九龍重案組警察楊光耀(陳偉霆飾)在追查一起連環兇案的過程中,意外穿越到2018年,與同齡的搭檔陳凱晴(劉雅瑟飾),攜手追查塵封多年的連環殺人案,通過一段跨越25年的緝兇路呈現一場人性黑、白、灰之間的博弈。
這部劇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穿越元素。雖然穿越劇不少見,但疊加懸念、探案元素的穿越劇實屬難得。該劇敘事精巧,楊光耀穿越到的2018年是主時空,1993年多以回憶鏡頭呈現。于是,2018年的故事與1993年的故事穿插呈現,層層剝開案件、人生故事。一方面,復雜敘事會調動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不斷思考,厘清時間線后,才發現《太陽星辰》從頭到尾只講述一宗大案:1990年,楊光耀追查到大盜聶繼天及同黨,并將其捉拿歸案,犯罪團隊一度藏身的景順大廈發生五級大火,死傷百余人。1993年,楊光耀接手一樁連環殺人案,嫌犯麥志鴻自曝兇手身份,并栽贓楊光耀致其停職。此時,楊光耀穿越到2018年,重新追查當年的懸案,但又接連發生相關人員離奇死亡的案中案。另一方面,該劇一直在用不斷更替的敘事線引導觀眾猜每個小案件的兇手,不到最后一刻,恐怕很難猜出幕后大佬。
香港元素的植入也不容忽視。當懸念、探案元素與港風融合,一切變得合情合理。警匪、探案、罪案等題材的影視作品一直與香港影視工業高度捆綁,在世界范圍內有著極高認知度。《太陽星辰》也描繪了全球視野之下的香港圖景。劇集講述兩個時代的香港——20世紀90年代,在掛滿霓虹燈牌的廟街、九龍城唐樓,追緝戲在此上演,充滿街頭感。2018年,在高樓林立的香港,警方則頻繁使用現代偵破手段破案,充滿高級感。對比之下,這部劇也記錄了兩個時代香港探案題材劇的特色與變遷。香港探案題材影視作品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無間道》以來人設虛實相間的刻畫傳統。臥底、黑警、正義警察之間的力量博弈被移植到了《太陽星辰》,觀眾不看完整部劇,很難猜出角色真實身份。此外,香港知名電影咖組成的表演班底,也是該劇的加分項。
如果說穿越罪案題材、穿插敘事方式能讓外國觀眾感到新奇,呈現香港元素能讓外國觀眾感到熟悉,那么情感表達則是最不需要特色、最能引發外國觀眾共鳴的部分。《太陽星辰》充分刻畫了人類三大情感——親情、友情、愛情。1993年的楊光耀擁有溫馨家庭和璀璨人生,當他來到2018年后,回到過去、重見家人成為他在當下緝兇求真的動力。圍繞楊光耀的行動線,他與陳凱晴的父女情由陌生到熟悉,他對妻子佩潔的愛情至死不渝,他與劉偉滔的兄弟情更是堅不可摧。該劇用Beyond經典歌曲《情人》《無悔這一生》貫穿情感表達,增添浪漫氛圍。《情人》是楊光耀、佩潔的定情曲,也是楊光耀、陳凱晴父女情的見證,《無悔這一生》表現楊光耀作為警察的決心,也是與劉偉滔等一眾警察兄弟并肩作戰的證明。
目前看來,《太陽星辰》是一部符合國際制作標準的劇集,在選材用料上拿出了“走出去”的決心,也為內地劇集后續的海外合作提供經驗。至于這種創作模式是否成功,不妨讓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