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朗讀大賽10周年,上海少兒圖書館收錄千余個聲音檔案
“聲動十年,為愛朗讀”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活動展演
由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與魔法童書會聯合主辦的“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活動,12月1日迎來了第十屆的展演。10年間,有的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建立了自己的朗讀電臺,有的家長從忠實的參與者轉變為閱讀推廣人,有的三口之家迎來了二寶、三寶,家庭閱讀氛圍更加濃郁……近10萬個家庭參與,1136個優秀作品永久收錄進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的親子聲音檔案,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別收藏。
近年來,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聚焦少年兒童和親子家庭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續加強館藏資源組織利用,與社會各界跨界共融。親子家庭大手牽小手在此共度美好時光,繪就了愛“閱”之城一道道柔軟、溫暖的風景。
“親子朗讀”10周年,在孩子心中種下閱讀種子
“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展演現場,來自上海、江蘇南通、浙江嘉興、安徽合肥等長三角地區家庭分享親子朗讀作品。生動的表演、默契的配合、溫馨的互動感染了在場觀眾。“我們覺得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對小朋友成長非常重要。”參與展演的左佑媽媽表示:“今年,全家一起在舞臺上表演,留下了特別寶貴的回憶。”
快滿5歲的伍符申琪從3歲起年年參加親子朗讀,今年首次嘗試用雙語方式演繹。伍符申琪的媽媽說:“特別感謝這個活動,給了孩子更大的動力不斷閱讀,把好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
“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聯動上海圖書館少兒服務中心、各區圖書館,以上海為原點,逐步輻射長三角乃至云南、貴州等對口援建地區,架起親子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的橋梁。越來越多的親子家庭和社會力量、機構踴躍加入,構建起一張由點及面、層層發散的傳播網絡。
首屆親子朗讀走出的季語悅家庭,積累了豐富的親子閱讀經驗,在街道創辦了孩子們自己的讀書會“梧桐書屋悅讀會”。全家總動員,為更多孩子心中種下熱愛閱讀的種子。連續參加兩屆活動的丁漢明、丁梓軒家庭中,夢想成為導演的哥哥酷愛電影類書籍,愛講故事的妹妹偏好繪本。哥哥更是以閱讀“南翔小籠”非遺校本課程的心得,創作出了《閑不住的祥娃》一書,還將賣書所得捐給助學項目和自閉癥康復中心。
10年間,在讀者需求日益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的背景下,“親子朗讀”活動推動少兒閱讀“火”起來。良性的讀者反饋和社會效應賦予了活動創新活力。經過不斷的積累和傳承,市少兒圖書館策劃推出了“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相伴365”“圖畫上海”城市閱讀行走活動、“寶寶說節氣”“寶寶說節日”“新年說新書”等一系列高品質的閱讀活動和服務。2022年7月市少兒圖書館“一館兩址”(長風館、南西館)運營開放,“聲音檔案”在童年檔案館落地生根、深入家庭,推出“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相伴365”欄目。
這些活動直接面向少年兒童和親子家庭,也極大推動了“親子朗讀”本身的跨越式成長,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場館的生命力和價值所在。
沉浸式展覽舉辦,推動地方少兒文獻整理展示
近日,由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的“隕石與繁星——魯克文獻捐贈展暨魯克百年誕辰紀念”專題展覽在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開幕。融合實物展品、數字人文互動、藝術裝置、光影效果等多維方式,帶領觀眾走進上世紀上海少兒文藝的歷史現場,致敬魯克先生及在方寸之間為小朋友們創造天地的少兒文藝工作者。
魯克,原名邱建民,浙江寧波人,20世紀4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50年代起從事兒童文學、科學文藝創作,著有《奇妙的刀》《小黑鰻游大海》《誰丟了尾巴》《最后的一個夢》等,并主編有《童話選》《科學童話選》《365夜知識童話》等大型選集10余種。
本次展覽分為四個單元,分別是“隕石——隕石礪礪”“明星——明星煌煌”“繁星——繁星熠熠”“星芒——星芒熒熒”。第一單元“隕石——隕石礪礪”展示魯克的生平、早期個人經歷,展品包括魯克部分早期作品及所獲榮譽。第二單元“明星——明星煌煌”通過照片、信件、出版物等展品展示和魯克一樣投身于少兒文藝的創作者們,反映當時少兒文藝創作的熾熱氛圍與精神風貌。第三單元“繁星——繁星熠熠”展示上世紀創作的大量優秀的、經久不衰的少兒文藝作品。展品包括魯克家屬捐贈的魯克先生相關少兒出版物,市少兒圖書館館藏的上世紀少兒出版物,以及不同版本流變至今而歷久彌新的經典少兒出版物。第四單元“星芒——星芒熒熒”展示魯克的家庭生活,管窺上海家庭60年的光影流轉,瞥見時代變遷下的風貌變化。展品包括魯克家屬捐贈的魯克先生個人及家庭照片、證件等。
據悉,魯克家屬(長女邱小真、長子邱肖地、次子邱曉汕、幼子邱小鷹)于2023年至2024年分批次向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捐贈包括圖書、手稿、信件、照片、證件等紙質文獻資料277種、308冊,為市少兒圖書館(長風館)開館以來極具代表性的一批捐贈文獻。
“隕石與繁星”展以魯克個人創作歷程折射出該批捐贈文獻的文獻意義、學術意義、文化意義和時代意義。據悉,在“一館兩址”服務體系之下,市少兒圖書館為捐贈文獻提供更為優化的服務,未來將持續完善特色文獻資源收藏體系,推動地方少兒文獻的整理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