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4年第6期目錄
—— 文學史研究 ——
從“城鄉交叉地帶”到“城鄉共同體”——中國當代文學的空間轉換/郜元寶/1
研究對象與研究的建構——論作為文學史研究對象的茅盾/楊揚/20
“文化主體性”的文學表達——以“十七年”時期的小說創作為核心的分析/叢新強 王光東/43
“浮躁”及其限度——以 1990 年代陳曉明學術精神為中心/吳慮/57
—— 重溫經典 ——
文體政治、事例事理與六十年代初的趙樹理——趙樹理《實干家潘永福》釋讀/李國華/66
在空間中講述故事——重讀《長恨歌》兼論 1990 年代日常生活美學/行超/74
城市空間與 1990 年代知識分子——重讀賈平凹長篇小說《廢都》/顧奕俊/82
—— 最新文本 ——
眾生喧嘩的世情“清明上河圖”——關于張楚長篇小說《云落圖》/王春林/90
敞開的視野與隱匿的問題域——對柳青長篇小說佚作《在曠野里》的征候閱讀/趙 勇/102
—— 思潮現象研究 ——
新時代“人民史詩”的文學之“革命歷史再敘事”——建構“新紅色經典”的現實意義與文學想象/傅逸塵/127
—— 作家作品研究 ——
地理的符號意味與“關系”形式”——《昆侖海》與海飛的“小說地理學”/周保欣/153
宏大時代里的個人傳奇:《戴花》的工業勞模再敘事/劉傳霞/161
夢想的破滅與歷史的宿命——論格非“江南三部曲”中人物悲劇命運/錢 虹 吳佳潔/169
失落與重構:轉折年代的文化眷戀與個體反思——讀《陳建功小說》/王 志 韓昊彤/191
小說家看見的“真實”——以鐘二毛的小說集《晚安》為例/唐小林/201
王堯歷史散文的影像化閱讀——以《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回響》為例/陳悅/213
[本期責編:鐘 媛]
[網絡編輯:陳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