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滬舉行
紀念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滬舉行
巴金圖書館暨巴金與上海文獻圖片展揭幕
第十四屆巴金學術研討會召開
今年是一代文學巨匠、“人民作家”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紀念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將在上海和北京隆重舉行。作為此次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25日,由中國作協主辦,上海市作協、中國現代文學館承辦的巴金圖書館暨巴金與上海文獻圖片展揭幕儀式在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出席揭幕儀式并致辭。中國作協原黨組書記金炳華出席揭幕儀式。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揭幕儀式并致辭。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上海市虹口區委書記李謙,巴金兒子李小棠等出席揭幕儀式。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宏森致辭
張宏森在致辭中代表中國作協向巴金圖書館開館表示祝賀。張宏森指出,巴金先生的一生,是與時代同行的一生。他的文學創作在精神上引領著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巴金先生的一生,是為人民寫作的一生。他的“說真話”“把心交給讀者”的創作信念成為中國文學寶貴的精神財富。巴金先生的一生,是為中國文學奉獻的一生。他是卓越的出版人、編輯家,始終滿懷熱誠地發現和培養文學的新生力量。從1981年開始,巴金先生四次當選中國作家協會主席,2003年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稱號,他以杰出的創作成就、高尚的道德情操、廣泛的社會影響成為中國文學的一面旗幟,推動著中國文學的發展與繁榮。
張宏森強調,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十周年,新時代文學正迎來新的廣闊天地。今天我們紀念和緬懷巴金先生的卓越成就,學習和傳承他的精神與信念,就是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創作出無愧于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文學作品,要像巴金先生一樣,心系民族復興偉業,勇于回應時代重大命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優秀的作品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在精神上引領人;始終懷抱對文學的敬畏之情與赤誠之心,在對真善美的追求中攀登新的文學高峰。讓我們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巴金先生的精神鼓舞下,為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致辭
趙嘉鳴表示,作為民族復興壯闊征程的親歷者,巴金先生堅持用筆墨書國運之變化、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留下了一部部無愧于時代的經典作品,彰顯著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承載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上海是巴金先生長期生活的地方,他的許多經典作品都誕生于此,他還長期擔任上海文聯主席、上海作協主席,為上海文學藝術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上海人民也始終懷念巴金先生。我們加強巴金故居修繕保護,以巴金故居和巴金研究會為平臺,持續推進文獻研究、文化普及,守護城市文化記憶。今天,巴金圖書館正式揭幕,我們也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在傳承弘揚巴金先生的文學精神上持續用力,讓流淌在那些經典作品里的文字活起來、傳下去,更好地滋養城市文脈,為上海努力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作出新貢獻。
巴金圖書館(主辦方供圖)
揭幕儀式后,與會領導和嘉賓一同參觀了巴金圖書館和巴金與上海文獻圖片展。巴金圖書館坐落于上海文學館的兩棟歷史建筑內,是以巴金先生命名的新型文化空間,這里收藏的書信、手稿、照片和巴金生前生活用品等珍貴文物,展示了巴金的文學、編輯成就及其生活世界。據悉,巴金圖書館將承擔起正在建設中的上海文學館的文化交流和服務公眾的功能,成為巴金文學成就的展示中心、巴金研究的學術中心和巴金精神的傳播中心。此次揭幕的巴金與上海文獻圖片展,以巴金與上海的關系為線索,呈現了巴金在上海的文學創作、文學活動和各項社會活動成就等豐富內容,可以使觀眾更好地了解巴金在上海的生活和創作經歷。值得一提的是,該展覽以“老巴金,生日快樂”作結,匯集了全國各地親朋曾經為巴老祝壽的賀卡、電報等,并邀請讀者通過觸屏點擊的方式為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送上鮮花和祝福。
游客在巴金圖書館參觀(主辦方供圖)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潘敏,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奚美娟,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夏煜靜,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馬文運,中國現代文學館常務副館長王軍以及文學藝術界代表、中外巴金研究專家代表、博物館界代表及上海市民和讀者代表參加揭幕儀式。
游客在巴金圖書館參觀(主辦方供圖)
作為紀念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國作協、上海市作協、巴金研究會、巴金故居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大廈協辦的第十四屆巴金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此次研討會以“二十一世紀如何讀巴金——以巴金作品為中心”為主題,毛時安、劉勇、李存光、陳子善、文貴良、吳俊、張燕玲等國內外80余位學者與會研討。研討會由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立民主持。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致辭
“在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愈發深刻地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巴金先生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多么豐富、多么重要的精神財富。”李敬澤認為,承繼巴金先生的傳統,首先是對巴金先生展開深入且與時俱進的學術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不僅作用于中國現當代學術的發展,也對推動新時代中國文學的繁榮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馬文運談到,新時代以來,巴金研究成果豐碩,呈現出多元發展的蓬勃姿態。今天,各位學人匯聚于此,共同思考在一個數字化、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承繼和發揚文學前輩的精神遺產。期待此次研討會能以新的觀點、新的視角和新的史料打開巴金的精神世界,進一步深入推動巴金研究,促進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介紹說,70多年來,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巴金作品集以及單行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與巴金先生的多年友情和書信往來,為新時代作者和編輯樹立了榜樣。人文社即將推出一套全新的代表新時代巴金研究學術水平的30卷、32冊《巴金全集》,以及一批巴金誕辰120周年紀念版圖書。未來,人文社將繼續做好巴金出版編輯工作,為廣大讀者奉獻更多優秀的精神食糧。
“巴金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整整19年了。我們接受了巴金先生的精神遺產,并將繼續探索、思考和傳承。”復旦大學教授、巴金研究會會長陳思和談到,很欣慰一批年輕的學者正在成長,為巴金學術研究帶來了新的思想觀念和研究成果,呈現了巴金研究生機勃勃的文化氣象和開闊創新的學術視野。
與會學者從巴金作品的新認識和新解讀、新史料的發掘和整理、巴金與同時代人研究,以及巴金編輯、出版、翻譯活動研究等主題切入,深入總結了巴金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探討了未來研究方向。大家認為,巴金先生的文學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社會變遷,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強烈的感染力,對20世紀、21世紀乃至未來的中國文學、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特殊意義。應當從更豐富的維度去認識、理解和闡釋這位文學巨匠的文學成就,推動新時代巴金學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主辦方供圖)
此外,11月25日,上海市作協、《收獲》雜志和巴金故居還在滬舉辦了“青年與文學的未來——青年作家創作座談會”。“紀念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捐贈藏書展”也將于12月18日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