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說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北京站)圓滿結業
11月11日至15日,番茄小說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在北京出版集團十月文學院舉行,共有27位中國網絡作家完成培訓,圓滿結業。作為第九屆北京十月文學月系列活動之一,此次研修班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指導,北京出版集團、番茄小說主辦,十月文學院承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閱讀工作委員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協辦,抖音、今日頭條、番茄小說、番茄暢聽等平臺支持。
開班儀式上,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北京出版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周浩,抖音集團副總裁、總編輯張輔評分別致辭。周浩表示,今年以來,北京出版集團與抖音及番茄小說就多項業務達成合作,希望通過本次共同主辦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雙方進一步促進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符合時代需求、引領行業發展新模式與新路徑。
研修班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李弘介紹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現狀;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邵燕君與大家探討了網絡熱門作品《十日終焉》的社會價值;番茄小說金番作者京祺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番茄小說IP衍生業務負責人李茜茹則與網絡作家們分享了番茄在IP改編上的想法和進展。
此外,多位專家在本屆研修班上開班授課,從影視文學、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和小說創作技巧等多個角度暢談文學話題,幫助網絡作家提升創作水平。
編劇、白玉蘭最佳編劇獎獲得者全勇先以《影視文學漫談》為題授課。他帶領網絡作家們分析了《歲月》(小說《滄浪之水》改編)、《教父》(同名小說改編)、《激情燃燒的歲月》(小說《父親進城》改編)、《懸崖》(小說《霍爾瓦特大街》改編)、《周處除三害》等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的成功之處,并提出“我們要讓讀者、觀眾看到什么”這一問題,引發作家們的思考與討論。
《十月》雜志主編陳東捷曾多次在網絡文學作品評獎活動中擔任現實主義題材小說評委。他以《關于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幾點想法》為題授課,分享了著名作家阿來創作《云中記》的過程,反復強調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的重要性,并鼓勵網絡作家們突破類型化寫作的束縛,在注重生活積累的同時,在創作中大膽應用網絡文學的手段,發揮優勢。
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清華大學教授格非為網絡作家們帶來一場題為《小說中的“真”與“美”》的文學大師課。他以《戰爭與和平》《金瓶梅》等古今中外名著為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小說中的兩大核心問題——“真”與“美”。他強調,判斷文學作品優劣的最核心標準是“真實”,而隨著社會的變化、科技的進步,在小說中關于真實的表述和判斷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當代年輕的作家們需要深入理解和思考,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美”是如何產生的,要學會抓住“陌生化”“異質化”等要素創造美。
除線下課程外,番茄小說還特別邀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青年文學》主編張菁、網絡作家京祺,在線進行名家對話直播。徐則臣表示“小說可以虛構,但常識不可以虛構”,作家首先應該真誠地表達自己;韓敬群則寄語年輕作家不要急于求成,耐心培養自己的根基,等待成果。本次直播在抖音吸引了463萬人次觀看。
研修期間,網絡作家們還前往天壇公園、頤和園、恭王府、北京出版集團社史館等地進行采風活動,近距離感受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城市的厚重歷史積淀,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員們紛紛表示,本次研修班課程內容豐富,設計精巧,既具備深厚的理論高度,又提供了極具實用價值的創作指導。通過與行業專家、業內著名作家前輩深入學習與交流,探訪首都名勝古跡,實地參觀出版企業,學員們不僅汲取了前輩們的寶貴經驗,還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激發了新的創作靈感。作為新時代的網絡作家,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不斷提升自我,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人民情懷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