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簾洞的三個“漏洞”
讀過《西游記》的讀者都知道,孫悟空做了不少驚天動地的大事。要說他做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發現了“水簾洞”。當時,一群猴子閑來無事,順著澗水往上爬,想找尋源頭,到頭一看,是一股瀑布飛泉。
其實這也不算真源頭——瀑布的水又是從哪兒來的?得把瀑布的源頭找著,那才是真源頭。這時候,有猴連呼三聲:“誰有本事,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我們就拜他為王。進得去還得出得來,不能損傷身體。”忽見眾猴中跳出一只,應聲高叫:“我進去!我進去!”眾猴抬頭觀看,好一只石猴!接下來發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孫悟空跳進瀑布,發現后邊沒水,是一個洞府。
這第一個“漏洞”就來了。瀑布的水是從上邊流下來的,找源頭得順著山往上爬,哪兒有跳進瀑布的道理?
其實這是一語雙關。“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這源頭是什么源頭?不是水的源頭,而是人生的源頭、宇宙大道的源頭、修煉的源頭。《西游記》這一回的題目是“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可見此事不能較真兒。
石猴將身一縱,跳進瀑布,三撲通兩晃悠,來到瀑布里。一看,里邊沒水,敢情是一個大洞,迎面有明明朗朗的一座鐵板橋。這座鐵板橋也有隱喻:橋是兩個世界的連接點,過了橋,就到了另一個世界。石猴走上橋頭,抬頭一看,滿眼天光,這第二個“漏洞”就來了。
山洞里都是漆黑一片,怎么可能有光?又怎么可能像原文中寫的,有“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呢?
這就涉及古代的一個文化常識,叫“洞天福地”。福地,即有福之地;洞天是什么意思,洞和天有什么關系?
這個洞不是一般的山洞,有天光灑進去,才叫洞天。那些透氣、透光的口不大,又特別高,從外邊看不見、找不著。說不定哪年哪月,草籽、樹籽被風吹進來,洞里有光、有水,土質也好,自然成長起來。如果進來時烏七八黑、惡臭撲鼻,那能叫洞天福地嗎?
石猴見橋邊有石房,石房里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氐絹頃r路,又見一石碣,何為石碣?“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把石頭修整、打磨后,在上面刻字,稱“石碑”;一塊自然的石頭,不修整、不打磨,直接在上面刻字,稱“石碣”。這石碣很可能是一塊天然的石頭,不知誰在上面刻了一行楷書大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p>
既然有石碣,原文中也說洞里有人居住過的跡象,第三個“漏洞”隨即出現,這個人是誰?
原來這水簾洞同樣有隱喻。花果者,木也;水簾者,水也;鐵板橋者,金也;山石福地,皆土也;心猿似火居其中,可謂五行具備,故曰“天造地設的家當”。這石房就是石猴自己的心房。還是像這一回的題目所說,心性修持,返本還原,排除一切外物的干擾,回到自己心靈的居所,這才是修煉的根本。那究竟是誰居住過?自己在沒被萬物干擾的時候,在心沒離開心房的時候居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