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長安肆少:指尖的寬窄(組詩)(2024年第34期)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評選以作品質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站發表作品的數量與質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長安肆少
劉璽,筆名長安肆少,中國詩歌學會、陜西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學員。在網絡平臺發表詩歌1000余首,上榜2023年“中國好詩榜”,作品散見于《十月》《詩刊》《延河》《上海文學》等刊物。曾在多個國內外征文賽中獲獎。著有網絡小說《火鴉》、詩集《遙遠的水邊》。
作品欣賞:
指尖的寬窄(組詩)
1
我只是刪繁就簡,讓指尖開一朵
春天的花,或是一池秋天的褶皺
那不是皺紋
我知道,微笑在這里待過
陽光在這里,深耕黑土地的收獲
一抹嫩芽曾走過的繁花
蝴蝶追隨,蝸牛跟隨,燕子又輕輕銜起
沿著陽光撫摸的方向,高飛
我推開午后的窗
大雨過后的城市,滿指陽光
2
騰格里的烏云跌落在月亮湖
賀蘭山的風暴裹滿沙棗
我化成一頭蒼狼
追逐,黃河的影子
野馬群并不在意頭上的陰涼,除了那頭小馬駒
它望了我一眼,發出
恐懼的嘶叫
它們迎著我的挽留,倉皇遁去
這果然是一片寂靜的荒漠
走著走著, 我的眼淚開始
涌出
3
早晨是一只斑斕的瓢蟲
她從額頭悄然爬過
中午的蝴蝶飛過有格柵的窗口
振翅翩飛的節奏,如心跳
黃昏,鐵甲蟲碾過樓頂的罅隙
長長觸須從胸口伸出,奮力拽起夕陽
在深夜,我跟著一頭蝸牛慢慢攀爬
4
所有眼神都攀爬上窗欞
往前,再往前。延伸
岸上的彩燈延伸到水面
逆流的魚,仿佛有了小窗
什么時候關的窗?與門,與蟲子的罅隙
亦如瞬間潛入水底,觸摸河床
窗里,一杯冰涼的茶與
一盞孤獨的燈
城市與大河在其中,
我也在其中
5
芭蕉扇亦如蝴蝶翅膀,觸摸每一寸皮膚
爐火,燃盡芭蕉枝最深情的獻祭
芭蕉琴叩問黃昏里的竊竊私語
雨,時疏,時密,于芭蕉葉尖滴落
斑駁的銹,或是芭蕉雨
我就居住在這樣一條
生銹的街,連磨刀石都已斑斑
我鋸了多年的芭蕉樹,依然無功而歸
“時間來過了”,我暗自期待
本期點評:
風景的漫游
長安肆少的組詩《指間的寬窄》以敘述的筆法,描寫春天的景色。全詩在“風景”這一主題進行漫游。詩人以“我”的第一人稱形式,將讀者帶入到想象的境地:第一節中,透過“午后的窗”,詩人以飛翔的視角俯瞰春天,“蝴蝶追隨,蝸牛跟隨,燕子又輕輕銜起”,“大雨過后的城市,滿指陽光”這些句子指向了輕柔明澈的意境。第二節,詩人集中書寫西部地理,一改第一節的“輕柔”風。第二節中,騰格里沙漠、蒼狼、野馬、烏云,構成了遼闊的景象。第三節,視角更加微觀——詩人重新回到窗口,用“早晨是一只斑斕的瓢蟲”啟動了這一節的敘述。緊接著,詩人用振翅的蝴蝶、慢爬的蝸牛來支撐這一視角,但是“我曾經路過的地方,不盡荒涼”,這一句陡轉未能使其與這一節的其他句子保持統一隊形,有些突兀。第四節和第五節中,詩人的目光又回到了“窗欞”。第四節集中書寫水面,逆流的魚,一杯冰涼的茶,城市中的大河等等都是對于“水的意象”的轉化。第五節圍繞“芭蕉”生成,詩人寫了“芭蕉扇”“芭蕉雨”“芭蕉琴”,格調屬于南方風格。整體而言,詩人擅長于景物描寫,將小說的筆法引入了詩歌。詩歌獨有的跳躍性、意象的凝練性,節奏感也不同于小說。需要注意的是,詩歌形式不同于小說,長詩歌的寫作的視角的轉換要合理,節與節之間的承繼關系要合理。
——李嘯洋(電影學博士,青年詩人。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了解長安肆少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長安肆少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
惠永臣:它只有一顆豌豆大的心臟(組詩)(202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