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之子》:飽含赤子之心的“童話風”科幻
11月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上海市作家協會和晉江文學城主辦的群星觀測《寄生之子》作品研討會在線上召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上海市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畢勝,晉江文學城內容主編錦瑟,以及周志強、周興杰、初清華、陳海燕、詹玲、翟羽佳、陳立群、戰玉冰、劉健、劉帥池、于楊、劉平、楊春燕、安迪斯晨風、篆愁君、長歌等評論家、編輯、讀者和網絡作家共20余人參加。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研討會。
《寄生之子》是一部溫暖、歡樂、可愛、正能量的科幻作品,以外星智慧生命寄生于一名12歲的少年、一只雞、一只貓構成主角團隊,展開了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星際童話之旅。該作品是群星觀測的第一部作品,首發于晉江文學城,作品的全年齡向特點使得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能從作品中尋找到共鳴和感動。
何弘表示,《寄生之子》在題材選擇、主題表達、敘事風格等方面都表現出顯著的創新性,呈現出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的動向與趨勢。作品在幽默、輕松的總基調下,保持現實關切,并對后人類時代的集體命運進行思考,葆有網絡文學文體特性的同時還生發出自己獨特的歡快文風和科幻觀念,為網絡文學提高自身價值、活力、內涵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為讀者提供了獨特的審美與閱讀體驗。
與會專家認為,《寄生之子》兼具童話和科幻兩種風格,故事既充滿了童趣與溫暖的氛圍,又蘊含著科幻作品的深邃與厚重,拓寬了女性向網文的邊界。作品聚焦“家庭倫理”和“星際歷險”兩個敘事點,前半部分以“家庭”為核心構建敘事結構,家庭的溫暖、奇幻的元素以及輕松的氛圍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溫情脈脈的童話風,后半部分“星際歷險”是主要情節敘事的爆發點,地球日常生活、外星的高科技生活、太空大戰等場景極具畫面感。整個故事把星際之間的纏斗與人類內心的犧牲、擔當、愛情與友誼關聯在一起,成為關于人類自我審視和自我珍視的由日常生活養成的成長史寓言。
科幻只能有一種泛著金屬冷硬色澤的風格嗎?《寄生之子》給出了一個感性、溫暖和絢爛的答案。保有最童真的幻想也是科幻小說的重要面向與創作方向之一,科幻作為成人童話的特質并不能被完全忽視。《寄生之子》用邏輯清晰、敘述優美的文本說服了許多已經成為大人的讀者——童話依然存在,人類可以飛翔。而另一方面,當大家總是習慣地將“童話”歸類于兒童的囈語時,也許在無數個平行世界當中,存在一種可能,在那里,童話才是更高維度的文明,它代表著超越人類現有認知的未來寓言,也帶來有關生命意義的思考。
群星觀測坦言,科幻小說不僅是娛樂載體,更應當用思想碰撞來激發人類對探索未知、拓展知識邊界的渴求。同時,她在寫作時不區分男頻、女頻向,正是期望任何年齡階段的讀者,都能在閱讀這個故事時獲得快樂。
朱鋼在總結中說到,外星噬心魔“小真”寄生于人類少年“顏真”之身,以“顏真”的角色進入校園和人類的其他日常生活,是兩種文明的沖突與交流。《寄生之子》想表達的是,無論如何跨種族,無論文明之差多么巨大,科技如何智能,愛與友誼總是最樸素的必備,正與善,始終是世界的底質和終極訴求。《寄生之子》以震撼的想象力和溫暖的人文關懷,洞悉并表達了文明和人生普遍且永恒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