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杉王樹下
    來源:人民日報 | 張亦斌  2024年11月14日09:02

    天氣愈熱,蟬聲愈密。

    一棵老杉樹端坐在村口的橋頭。白晃晃的陽光直射而下,四周的蟬鳴,將老杉樹團團圍住。

    據考證,這棵杉樹種植于東晉時,樹齡已逾千年。和這棵老杉樹一起從東晉存活到現在的,還有一片古杉群。它們有的生長在溪流邊的沙灘上,有的屹立在岸邊,唯有這棵駐守在橋頭的杉樹格外粗壯,當地人稱之為“杉樹王”。

    老杉樹的腳下,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橋面上布滿了馬蹄印、牛蹄印,那是歲月鐫刻在橋上的勛章。

    站在杉王樹下,抬頭便能看到大寨村。大寨村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營鎮,是個典型的侗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我從新建的石橋走進大寨村。

    走過石橋,便是一座牌樓。牌樓的兩端,分別建有一座涼亭。牌樓比涼亭稍高,整體呈“山”字形,都是紅漆青瓦,上有鏤空的木質花板,彩繪著山水、花卉、龍鳳、飛鳥,頗為別致。涼亭內有木質長凳,供人歇息。

    走過牌樓,便是一個大廣場,遠遠便能看見一座氣勢恢宏的鼓樓。鼓樓仿照杉樹形狀建造,木質結構,飛檐翹角,層層而上,呈寶塔形。

    “一朵好花長山頭,十人得見九人謀。哥要摘花連根扯,免得一心掛兩頭……”一陣山風吹過,從鼓樓里傳來一陣婉轉的歌聲。我走過去,輕輕推開了虛掩著的門,探頭一望,看見一位老人正在鼓樓的大廳里指導幾個年輕人練歌。老人一頭銀發,留著長長的白胡須,眼里精光閃爍。見我好奇,老人把我讓進大廳。練歌的幾個人,有男有女,有青年有少年。老人對他們揮揮手,示意他們休息一會兒。那幾個人走到大廳一側,那里擺放著直播設備。他們一邊唱著曲兒一邊擺弄設備,似乎在為直播做準備。

    老人招呼我坐下,拿起隨身帶的一個酒葫蘆,喝了一口酒,侃侃而談。他說,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的特色建筑,大寨村的鼓樓不僅是村民聚會的場所,也是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學歌、民間老藝人傳歌編侗戲的場所。侗族人愛唱歌由來已久,唱歌是村民們主要的日常交往方式之一。大家在爬山、狩獵、砍柴、挖土、打魚、放排等勞動過程中,都能即興演唱山歌,婚喪嫁娶、重大節日也有特定的山歌。湖南城步有“六月六山歌節”,寨子里基本上人人會唱、個個能舞。

    我見桌上有一本打印的山歌集,便拿過來翻看。山歌是侗族先民在長期勞動生活中積累、演化、流傳下來的,一向只能口耳相傳,如今能夠用文字記錄并保存下來,實屬不易。這些山歌內容多樣,既有傳統的,也有新創作的;既有表達男女愛情的,也有反映大寨自然美景和人民生活的。我覺得,這些新創作的山歌跳出了傳統山歌談情說愛、日常勞作的小圈子,比傳統山歌的視野更寬、思路更廣,多了許多現代元素,很好地傳遞了正能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中可以感受到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展現了侗寨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心里這么想著,便把這些理解對老人說了。

    老人聽了很是高興,熱情地向我介紹,以前大寨村交通閉塞,很多村民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根本不知道山外面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所以山歌的內容也局限得很。大寨的山歌一般采用對唱形式,多為一男一女對唱,也有多男多女對唱的。山歌的曲調相對固定,歌詞都是即興編的,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有時還加入“喲嗬”的喊腔。說著,老人站起身來,大聲唱道:“石板架橋架個西,腳踩石板畫金雞;十字街前請畫匠,畫妹眉毛一展齊。石板架橋架個東,腳踩石板畫蛟龍;十字街前請畫匠,畫妹眉毛像把弓。”老人唱歌時,其他人都自覺走了過來跟著老人唱,唱到第二、四、六、八句時,都齊喊一句“喲嗬”。那氣勢,頗為壯觀。

    老人唱完歌,拉著我去他家做客。寨子里的水泥路不寬,卻整潔,路邊有綠化帶,還有太陽能路燈。老人對大寨的歷史如數家珍。他說,早在東晉時就有人在這里生活,留下了這片古杉樹林。大寨村的民居是典型的吊腳樓,大多依山而建。老人指著山坡上一棟棟新修的吊腳樓說,近幾年來隨著旅游開發,古老的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硬化了,新房子多了,村寨變美了,大家伙兒的腰包鼓了,唱山歌的勁兒更足了。正說著,老人突然停下腳步,抿了一口酒,開口唱了起來:“感謝黨來感謝黨,黨的恩情萬丈長;山笑水笑人歡笑,千年古寨變了樣。”

    沿著石板小徑,我們來到一處院門前。老人推開院門,熱情地把我引了進去。老人的家是一棟三層木樓,一樓架空,堆放農具雜物,飼養雞鴨;二樓是起居飲食的地方;三樓用來儲放糧食。除了屋頂鋪的是青瓦,其他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是杉木。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鑲嵌,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翅欲飛的鳳凰。二樓堂屋的墻壁上,掛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和十幾張新舊不一的獎狀。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老人曾做過村干部,怪不得他對村里的歷史這么清楚。他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一直想把他接到城里去住。但他選擇留在村里,守著這千年古寨,教唱山歌。

    老人用紅漆茶盤端來油茶,讓我品嘗。我喝了一碗,覺得味道怪怪的,但還能接受。我放下碗,老人立馬給我續上,并且告訴我,至少得喝4碗,取“四季發財”之意。我一邊品嘗,一邊聽老人介紹油茶。原來,油茶看似簡單,實則食材豐富,分主料、配料和茶湯。主料有陰米、花生、黃豆、玉米等,配料有生姜、胡椒、蔥等,茶湯是用本地茶葉熬制而成。老人介紹完油茶,又開始唱:“今日來我大寨村,侗家油茶敬貴客。”

    在老人家里一連喝了4碗油茶,慢慢品味到油茶由澀轉香,喝完后滿口香甜。老人聽我說了喝油茶的感覺,格外開心,說油茶是侗家人日常生活中的“靈丹妙藥”,油茶入肚,百病祛除。紅軍長征時經過這里,在大寨休整了幾天,侗家群眾家家戶戶打油茶、炒臘肉款待紅軍。紅軍戰士離開村子時,個個精神飽滿,像下山的猛虎。

    與老人聊了會兒,我便向他告辭。老人熱情地送我出門,說參觀完風雨橋再走不遲。大寨村的風雨橋建在小溪上,狀似長廊,集橋、廊、亭為一體,有方便交通、避風擋雨、歇息乘涼的功能。整個橋身不用一釘一鉚,全部用榫卯銜接。橋身石板鋪墊,亭上蓋青瓦,兩側有木欄桿,架長木板為坐凳。橋身有彩繪的蟠龍彩鳳、花鳥圖案、人物故事,祈求村寨平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村民幸福。風雨橋與鼓樓、涼亭、民居一樣,都是杉木建造。

    站在風雨橋上,老人對我唱道:“石榴結籽抱得緊,各族人民一家親;天下大道千萬條,莫忘大寨侗家情。”

    回望大寨村,藍天白云之下,高大的杉王樹下層層疊疊的屋頂,與如黛的青山融為一體,好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妙畫卷。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主播叶子闺蜜|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91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61947|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