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學》2024年第11期卷首語及目錄
卷首語
老年愛回憶,少年愛幻想。不管老年少年,回憶也罷,幻想也罷,總有一份情義在里面,而情義,也是本刊一直葆有的底色。今年是胡正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我們將分兩期特別刊發楊占平撰寫的《百年胡正》,本期刊發上部。作為“山藥蛋派”的主將、山西文壇“五老”之一,胡正老可供追述回憶的有很多。楊占平作為胡正老曾經的同事,對胡正老的研究相當深入,相信讀者會通過本文的敘述,從老一輩作家身上,不僅能夠想見歷史的變遷,更能看到胡正老成長為“人民作家”的奮斗史,感悟到充盈人生的力量。我們相信,繼往開來,是對胡正老最好的紀念。
追述過往的,還有李燕燕的非虛構作品《師范生(二)》。她的《師范生》首次在《山西文學》2023年第1期發表后,引起很大的反響。在大家的期盼和激勵下,她繼續在這一題材領域深度開掘。她目光獨特,十分擅長抓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又善于發現和精于刻畫細節,在她平實的描述中,歷史畫卷遠近映襯,一個個豐滿的人物聯袂而來。
往歷史更遠處回溯,有胡煙的《待詔》。作者用和緩生花的筆觸將我們引入了兩宋院體畫的世界。作者深切關注了眾多院體畫家的身世浮沉,人生際遇,性格特征,創作特點,有藝術的滋養,更有命運的喟嘆。
虛構作品中,章元的《我親愛的》敏銳抓住了“網暴”這一社會現象,生動描寫了網絡環境下群體無意識所暴露出的無人性底線的種種樣態,以及被施暴者所遭受到的心理傷害。作者的思考是理性的,“要不要期待人性?還是要的。但是不能期待流量颶風下的人性。”她借主人公之口說到:“網,是一個子宮。每個人都要在她里面,重生一次。”《成為那匹馬》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作者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氛圍。一個孩子無法選擇的責任擔當和難以做出決斷的逃離,他想盡起兄長的職責,想逃離不負責任的父親,從十三歲起,他的心里就背負了這樣的沉重。與孩子跳躍的思維相適應,小說采用蒙太奇的手法,但并不給人雜亂的感覺,相反,卻讓人覺得緊湊自然,這應該是有同一種情緒始終在穩定流動的緣故吧。
徐正國的《拐杖》讓人感到溫暖。寫父母親情,沒有生離死別,俱是日常呈現。平凡的家庭中有著不平凡,日常的生活中有著溫煦的精神之光。“陪伴與傾聽,也算一根拐杖吧?”這樣去看去做,溫情盈懷。梅鈺的《莫奈楊》,細細地反芻一段過往。右衛古城的神秘客人用藝術的抽象詮釋著愛。作家的刻畫反復觸摸著朦朧中的真實,但始終與核心保持著恍惚的距離,這使得作品豐富而深刻。
回到少年吧。“初聲”欄目刊發了木羽的《喵汪特工隊》,是一篇少兒科幻小說。作者想象大膽,地球上人類的生活被外星生命監視,它們寄居在寵物貓狗身上記錄著人間百態。作者對地球和人類的未來,既充滿擔憂,又寄予希望。科幻文學有三個要素:科學、生活和想象力。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正前所未有地改變著人類生活,希望有更多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品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探究未來無限的可能。
(東 海)
目錄
步履
成為那匹馬 顧 骨
去敏感地懷疑,去頑固地探尋(創作談) 顧 骨
短篇小說
我親愛的 章 元
消失于草地 林宕
兩個獵人的一個夜晚 黃靜泉
菊花與菊花茶 劉海紅
莫奈楊 梅 鈺
初聲
喵汪特工隊 木 羽
散文
待詔 胡 煙
歌曲三遐想 呂 巍
拐杖 徐正國
消失的四月八 閻靈娣
視野
百年胡正(上) 楊占平
專欄
當代散文界的天籟之音 王若冰
漢詩
嘶鳴者(組詩) 盤妙彬
我們彼此只隔著一個星空(組詩) 周 剛
摔跟頭的白云(組詩) 李 遂
天賦(組詩) 伊娃·達·曼德拉戈爾
來生(組詩) 不 器
隱喻(外二首) 張廣聞
凌晨時刻 斯 萬
小小說
玫瑰夢境 邵川其
離場 宋建明
一聲長嘆 陳剛權
非虛構
師范生(二)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