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東鄉族)| 翻譯獲獎感言
艾布,東鄉族,1966年生,新疆察布查爾縣人。新疆作家協會創聯部主任、副秘書長。出版詩集《那是一個月夜》《馬蘭花》等,翻譯出版長篇小說《額古納河右岸》《木壘河》《駐村筆記》等。
我是一名東鄉族文學翻譯者、詩人。從小我就學習維吾爾語,并用維吾爾文進行文學創作。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文學翻譯工作,主要是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文學作品翻譯成維吾爾文。在30多年的文學翻譯歷程中,我翻譯了幾百萬字的小說、詩歌作品,對文學翻譯事業有了較深的理解和感悟。
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學翻譯的魅力和挑戰。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交流和傳承。在翻譯過程中,我們需要深入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語言特點、人物形象等,才能準確傳達原作的思想和情感。作為一名學習維吾爾語的東鄉族詩人和翻譯者,我在3個以上的語言語境中暢游,爭取做到文學之“信達雅”標準。
文學翻譯需要深厚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文化知識。翻譯文學作品需要掌握一定的詞匯量、語法規則和文化背景知識,才能夠準確地表達原作的內容和情感。同時,翻譯文學作品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文學修養,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原作的風格和特點。
在翻譯過程中,需要注重語言的表達和情感傳遞,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原作的情感和思想,還需要注重語言的風格和特點,讓譯文更加生動、自然、流暢。
文學翻譯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的語言和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和素養。同時,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翻譯方法和技巧。
總之,文學翻譯是一項非常有挑戰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探索和實踐。通過翻譯文學作品,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傳承做出貢獻。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學翻譯者。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區,我們自治區文聯有漢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柯爾克孜文和蒙古文這五種文字的文學期刊。精通幾門語言文字的文學翻譯者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橋梁作用。在今后的創作實踐當中,我將繼續努力,翻譯出更多更優秀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