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抗日烽火中的晉察冀文藝
    來源:學習時報 | 邵文英?  2024年11月08日11:38

    華北聯大文工團團員合影

    晉察冀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領導創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被黨中央譽為“敵后模范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范區”。黨的領導下的晉察冀邊區文藝工作者以革命文學藝術為有力武器堅持對敵斗爭,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說、戲劇、音樂等作品,這些文藝作品在宣傳黨的抗日主張、歌頌抗日英雄事跡、揭露侵略者的罪行、激發民眾團結抗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鞏固和擴大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取得抗戰的最終勝利作出了貢獻。

    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宣傳抗戰的詩歌多以街頭詩的形式出現。街頭詩也叫墻頭詩,就是把創作的詩歌寫在紅綠紙上再貼到墻上,有的還配上幾筆簡單的畫。街頭詩起源于延安,后傳到晉察冀邊區,在晉察冀邊區扎根并得到蓬勃發展。1937年底,由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抗敵報》(后更名為《晉察冀日報》)正式創刊,《抗敵報》開辟了文藝副刊《海燕》,成為晉察冀邊區的一個重要文藝陣地。《海燕》創刊時就號召晉察冀邊區的詩歌工作者寫街頭詩,開展街頭詩運動。在數以萬計的晉察冀邊區抗戰詩歌中,田間的街頭詩《假使我們不去打仗》《義勇軍》、柯仲平的街頭詩《殺敵去》、孫犁的街頭詩《兒童團長》等是其中的優秀作品。這些宣傳抗戰的街頭詩往往運用民謠的韻律,言簡意賅、直抒胸臆,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鮮明的戰斗色彩、飽滿的革命熱情,形成了明快質樸的風格,深受群眾喜愛。當時邊區的詩社詩刊眾多,如戰地社的《詩建設》、鐵流社的《詩戰線》、新世紀詩社的《新世紀詩歌》以及邊區文救會的《邊區詩歌》等。抗戰街頭詩創作的興起,帶動了邊區詩歌的創作方向,這些詩刊也都刊登了大量抗戰詩歌,形成了宣傳抗戰的詩壇合力。

    除了街頭詩,街頭小說也是抗戰活動的重要宣傳形式。街頭小說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將創作的小說寫在單張紙上再貼到墻上,另外一種則是將小說編入各個鄉村、學校、部隊、機關的墻報和黑板報,而后者的形式最為普遍。街頭小說因通俗易懂、情節生動而為廣大農民群眾所喜愛,故廣泛在晉察冀邊區的鄉村和市鎮開展起來,成為抗戰文藝傳播的重要形式。隨著晉察冀邊區各界文藝團體的逐漸建立和工作的活躍,文藝工作者深感短小、通俗的街頭小說,已不足以反映晉察冀邊區的斗爭生活,便紛紛進行深度創作,使小說的內容更加豐富。這一時期,《晉察冀文藝》《戰地文藝》《山》《長城》等文藝刊物陸續出版,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晉察冀日報》《子弟兵報》以及平西抗日根據地辦的《挺進報》、中共冀中區委機關報《冀中導報》等均開辟文藝副刊,孫犁、康濯、蕭也牧、丁克辛、王林、柳杞、秦兆陽、管樺等都在這些文藝報刊上發表小說,多方面反映晉察冀邊區軍民的斗爭生活,塑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鼓舞了人們的抗戰熱情,堅定了人們的必勝信心,晉察冀邊區的小說創作也隨之逐步走向成熟。

    抗戰戲劇在晉察冀邊區的興起緣于邊區大批抗戰文藝社團的強力推動。1939年1月,西北戰地服務團從延安來到晉察冀邊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文工團、華北聯大文藝部、華北聯大文工團等也都來到晉察冀邊區,在邊區形成了一批生機勃勃的文藝隊伍和文藝社團。晉察冀邊區也建立了文協、劇協、音協、美協、文聯、各級文救會等文藝團體。抗敵劇社、西北戰地服務團、華北聯大文工團、火線劇社、群眾劇社、尖兵劇社、挺進劇社以及前哨劇社、大眾劇社都是當時非常有名氣的文藝社團。各劇社有的配合八路軍上前線演出,有的在游擊區村的地道里演出,有的去敵偽軍的“炮樓”前作“政治攻勢”演出,還有的每個月在村里演出“村民同樂會”,這些演出在宣傳、教育、鼓舞群眾團結抗戰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抗戰文藝社團的活躍為抗戰戲劇創作奠定了基礎,晉察冀邊區戲劇創作在戰火硝煙中越來越蓬勃發展,戲劇作品越來越富有戰斗力。1938年3月前后,火線劇社社長王林創作了《活路》《警號》《家賊難防》等劇本,這是晉察冀邊區第一批反映抗戰題材的戲劇作品。1939年7月,邊區成立劇協,隨后一大批戲劇陸續上演,很多村干部參與其中,戲劇演出普及到晉察冀邊區的各個村莊,幾乎成了群眾參加抗敵斗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相關資料統計,當時創作的劇目達500多個。晉察冀邊區戲劇的創作主要圍繞愛國、抗戰等重大主題,通過鐵與火的殘酷斗爭,筆墨酣暢地展現出人民群眾忠誠、正義、勇敢、慷慨的崇高品質,如丁里創作的《鋼鐵與泥土》、王林創作的《小英雄》、胡可創作的《五十九個殉難者》等。把英模人物的模范事跡搬演于舞臺,也是晉察冀邊區戲劇的一個突出特點,如胡可創作的《戎冠秀》、魯易創作的《洛唐哥》等。這些戲劇作品生動感人,大多洋溢著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晉察冀邊區歌曲的創作熱潮形成是以1939年4月《歌創造》的創刊為標志,晉察冀邊區音樂協會的成立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晉察冀邊區音樂工作者同廣大軍民堅強地戰斗、生活在一起,創作了大量抗戰歌曲,最為著名的有牧虹作詞、盧肅作曲的《團結就是力量》,曹火星創作的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方冰作詞、周巍峙作曲的《子弟兵進行曲》等。威武雄壯、昂揚嘹亮的抗戰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鏗鏘有力的節奏、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成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火炬和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這些抗戰歌曲記錄了那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歌頌了英勇無畏的民族大義,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意志,激勵著人們砥礪前行,鑄就了中國音樂史上的輝煌篇章。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91精品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人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一|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成人国产精品秘片多多|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亚洲精品456播放| 国产玖玖玖九九精品视频|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